-
公开(公告)号:CN1129202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123087.1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8B37/00 ,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脂活性的黄大茶酸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黄大茶酸性多糖组分LYTP‑2的分子量为4.57×104Da,糖醛酸含量在62%以上,其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甘露糖=69.45:1:10.41:10.13:9.78:6.03:1.36。本发明黄大茶酸性多糖组分LYTP‑2,采用聚酰胺色谱脱蛋白脱色与超滤膜分离多糖组分技术联用制得,具有显著的降脂功能,可明显降低油酸诱导HepG2细胞的脂质积累,且对正常肝细胞LO2无损害作用。LYTP‑2作为新型天然的高活性降脂多糖,可广泛用于保健食品与医药健康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969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32135.6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A61K31/715 , A61K36/82 , A61P25/28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大茶多糖L2‑1制备方法及其预防和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用途,黄大茶多糖L2‑1总糖含量为91.89%,蛋白质含量为1.19%,糖醛酸含量为13.18%;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0.169:0.256:0.464:1:1.396。本发明制备黄大茶多糖L2‑1可显著提高L‑Glu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并恢复细胞形态,提升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小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减轻小鼠脑部的神经炎症,黄大茶多糖L2‑1具有改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32379.3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C12N1/14 , A23L31/00 , A61K8/9728 , A61Q19/08 , A61K36/06 , A61K36/074 , A61P39/06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菌丝体与药用菌菌丝体共发酵液的制备方法,通过灵芝菌丝体和药用真菌菌丝体共同发酵,其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增加1倍多),同时发酵液还能够产生具有令人愉悦的天然果香;该双菌发酵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时间短、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易于规模生产,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及日化领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82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291498.6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8B37/00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压制取黄大茶多糖的方法及其应用,相较于传统热水浸提的黄大茶多糖,本发明方法制取的黄大茶多糖的糖醛酸含量由31.62%增加到53.65%,保肝功效显著,可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相媲美,黄大茶多糖的一级结构发生了改变。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可应用于医药和功能食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87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27132.8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安徽中鸣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强机体运动耐力的白参菌子实体醇提萃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增强机体运动耐力的白参菌子实体醇提萃取物为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物(SPE‑n)。小鼠负重游泳实验结果显示SPE‑n能够显著延长机体运动耐力时间,延长率可达75.8%,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西洋参;此外,SPE‑n还可有效减少运动中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微损伤,可应用于运动健康营养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515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70880.3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黑曲霉液体发酵苦荞制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以苦荞为原料,液体发酵制备成品苦荞可溶性膳食纤维。相较于未发酵而言,发酵处理可使苦荞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18%~25%。本发明利用黑曲霉液体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纤维素酶、果胶酶等酶系,不仅促进苦荞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溶出,而且具备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为苦荞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功能食品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方法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0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032379.3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C12N1/14 , A23L31/00 , A61K8/9728 , A61Q19/08 , A61K36/06 , A61K36/074 , A61P39/06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菌丝体与药用菌菌丝体共发酵液的制备方法,通过灵芝菌丝体和药用真菌菌丝体共同发酵,其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增加1倍多),同时发酵液还能够产生具有令人愉悦的天然果香;该双菌发酵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时间短、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易于规模生产,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及日化领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3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1199516.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安徽慧之诺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K31/513 , A61P15/1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大茶多糖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是以黄大茶多糖与5‑氟尿嘧啶为活性成分,其中黄大茶多糖ULYTP‑1的分子量为1.29×104Da;黄大茶多糖与5‑氟尿嘧啶的质量比为10‑20:1。本发明首次发现相较于单独使用5‑氟尿嘧啶,黄大茶多糖与5‑氟尿嘧啶联用不仅有效提高抗肿瘤作用,而且可显著缓解5‑氟尿嘧啶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3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99516.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安徽慧之诺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K31/513 , A61P15/1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大茶多糖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是以黄大茶多糖与5‑氟尿嘧啶为活性成分,其中黄大茶多糖ULYTP‑1的分子量为1.29×104Da;黄大茶多糖与5‑氟尿嘧啶的质量比为10‑20:1。本发明首次发现相较于单独使用5‑氟尿嘧啶,黄大茶多糖与5‑氟尿嘧啶联用不仅有效提高抗肿瘤作用,而且可显著缓解5‑氟尿嘧啶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8314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40610.8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安徽慧之诺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0 , C12P19/04 , C12N1/14 , A01N43/16 , A01P1/00 , A61K8/73 , A61Q11/00 , A61Q19/10 , A61Q17/00 , A61K31/715 , A61K36/07 , A61P3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菌菌丝体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抑菌用途,亮菌菌丝体多糖PAT总糖含量为93.41%,糖醛酸含量为12.24%;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阿拉伯糖=2.87:6.41:9.56:2.53:0.81。本发明制备的亮菌菌丝体多糖PAT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过程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亮菌菌丝体多糖PAT可作为新型天然抑菌剂,在日化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