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406428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1027371.6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定远县明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用人工催产注射器,包括注射筒、推杆和针头,所述注射筒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调节保护套;所述调节保护套包括固定套、设于固定套内的移动套、设于移动套外壁上的刻度线以及设于固定套上的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的一端与移动套接触;所述注射筒上靠近针头的位置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注射筒与固定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移动套的外壁上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固定套上设有螺孔。该渔用人工催产注射器,针头处增设了一个调节保护套,可以精准的调节针头露在保护套外部的长度,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精准控制针头插入鱼体内的长度,较为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261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091515.3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鱼类收集蓝藻装置,包括放养食藻鱼类的单元网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箱底部设置有藻粪收集器。本发明在养鱼网箱底部设置藻粪收集器,湖泊中的蓝藻通过食藻鱼类摄食,再通过鱼类消化转化成藻粪、再通过藻粪收集器对其收集,不仅能够通过生物控制湖泊蓝藻的数量,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含量,改善水质、提高用水安全、并且在经济上能获得循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64555.4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口黑鲈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大口黑鲈循环养殖系统,包括若干个养鱼池以及一个过渡池和一个暂存池,所述过渡池和各个养鱼池之间通过连接槽连通,所述的暂存池和各个养鱼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在各个通路内均安装有阀门,所述过渡池内中部设置内筒,所述内筒和过渡池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过滤腔,且内筒的壳体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器连通的溢水孔,所述的过滤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底部过滤层、中间过滤层以及顶部过滤层,所述养鱼池内液面高于过渡池内顶部过滤层的顶端高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养殖鱼苗的养鱼池可进行水路循环,在水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对水质进行过滤改善,方便养殖鱼苗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308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91530.8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集蓝藻净化水质的方法,采用在水体内放养食藻鱼类,其特征在于,在控藻水域内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放养食藻鱼类的网箱,在每个网箱的底部设置由密网制成的鱼粪收集器,所述食藻鱼类被放养在网箱中,在网箱所在水域边界设置一个鱼类漂浮藻粪拦截网。本发明通过在局部水域通过设置鱼类藻粪拦截网、鱼类拦截捕获蓝藻模块、生态浮岛水质净化模块,以有效控制水源地蓝藻生物量,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含量,改善水质、提高用水安全、并且在经济上能获得循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14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364555.4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口黑鲈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大口黑鲈循环养殖系统,包括若干个养鱼池以及一个过渡池和一个暂存池,所述过渡池和各个养鱼池之间通过连接槽连通,所述的暂存池和各个养鱼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在各个通路内均安装有阀门,所述过渡池内中部设置内筒,所述内筒和过渡池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过滤腔,且内筒的壳体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器连通的溢水孔,所述的过滤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底部过滤层、中间过滤层以及顶部过滤层,所述养鱼池内液面高于过渡池内顶部过滤层的顶端高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养殖鱼苗的养鱼池可进行水路循环,在水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对水质进行过滤改善,方便养殖鱼苗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14381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489097.2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鸡β-防御素AvBD6基因,其序列如序列表所示。参照乳酸乳球菌密码子的偏爱性进行密码子优化处理,将稀有密码子agg、cgg、tgc等优化为偏爱密码子cgt、tgt,设计并合成后命名为Op-AvBD6。本发明还公开了鸡β-防御素AvBD6基因乳酸菌载体的构建方法:对载体pNZ8148、Op-AvBD6进行双酶切;回收酶切产物,经DNA Ligation Kit连接后电转化到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中;经氯霉素筛选、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后得到目的产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明显提高雏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免疫器官指数,维持雏鸡肠道菌群结构的稳定。同时,在感染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后,可降低雏鸡的死亡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14380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488740.X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鸡β-防御素9酵母工程菌制备及表达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制药技术领域。首先利用毕赤酵母惯用密码子优化鸡β-防御素9基因,在其前端添加Kex2酶切位点编码序列并人工合成该基因,然后将合成的β-防御素9基因序列插入酵母组成型表达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整合到甲基营养型毕赤酵母染色体中,经多次筛选得到生产鸡β-防御素9的酵母工程菌。经发酵培养,它能持续性进行蛋白高水平表达,表达产物产量高、更接近天然结构且分泌到发酵液中,也具有较强的抗食源性病原活性。将发酵液通过初步分离,经浓缩或干燥后可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动物养殖业,降低了防御素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本发明为β-防御素9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及开发家禽饲料抗生素添加剂替代品奠定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212973150U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21473776.5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61D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用人工催产注射针及其注射器。该渔用人工催产注射针,包括针帽,及设于针帽上的针头,还包括套设在针头外表面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呈“工”字型,其内侧壁与针头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弹性件内设有与弹性件“工”字型匹配的刚性支撑件,所述针头的外表面设有多组刻度线;该渔用人工催产注射器,包括针管和上述注射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渔用人工催产注射针及其注射器,便于调节针头可插入的长度,做出限位处理,防止操作人员插入过深或者过浅,使其操作注射器时更加稳定,防止因为手抖紧张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0671734U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20908757.9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养殖池的增氧曝气潜水泵,包括潜水泵、支撑柱、喷阀、输送管、气泵、槽口、滤板、固位板和喷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曝气的方式进行,将液体持续经水泵加压排向空中,进行曝气处理,从而增加液体的含氧量,避免了普通的充气式增氧装置所具有的气液混合时间短的问题,喷阀采用大范围的角度分布,通过多种角度的槽口,将经潜水泵加压后的液体大范围的喷向喷阀周围的水面,使液体在空气中进行曝气,并通过液体重新落入池面时的拍打力增加气体的混合程度,装置具有结构新颖,工作高效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976229U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21522763.2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粉虫幼虫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主体,所述分离装置主体的上端中部设有工作槽,所述分离装置主体的内部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且旋转盘的上端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环,且套环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套环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分离筛放置架,且分离筛放置架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分离筛,所述电机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该黄粉虫幼虫分离装置,可以快速的将大量的麸皮与黄粉虫幼虫分离开,且在麸皮收集满后,方便更换麸皮收集盒,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工作效率更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