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1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00835.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抑制小麦茎基腐病菌呕吐毒素合成的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克隆病原菌生物合成呕吐毒素过程中的关键催化酶基因FpgTri4的开放表达框并将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导至假禾谷镰刀菌菌株中诱导表达产生毒素小体,而对呕吐毒素产生有抑制性的抑制剂能够抑制重组菌株中的毒素小体的生成,因此,利用该方式可以筛选相关的抑制剂。本发明的方法快速简单易行,能够用于高通量的筛选,发掘既能防病又能控毒的化合物,对于小麦茎基腐病的科学防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08374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818175.9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宿州市植检植保站 , 安徽疆禾航空植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喷雾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用于进行温度调整的温度控制电路,用于进行压力调整的压力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压力采集电路;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控制电路、压力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压力采集电路分别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具体为控制器的温度控制输出端子连接温控开关,从而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温控开关的通断;所述压力控制电路采用外接变频器控制电机进而控制管道压力的方式。本发明通过温度和压力的双重检测以及双重控制,使得喷雾系统不过出现过热或者过压而失效;并当压力和温度失控时以及设备状态异常时能够第一时间告警杜绝危险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98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07730.8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的吡唑醚菌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在25℃下,将经乙酸乙酯溶解的吡唑醚菌酯原药、1%海藻酸钠水溶液以及5%碳酸钙水溶液混合,并将混合溶液与含10%乳化剂A‑110的液体石蜡混匀,保持1000 r/min的剪切速率乳化10 min;再利用87.5 mmol/L的冰醋酸降低混合相pH,使得离子之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微胶囊;最后利用pH为4.5的醋酸盐缓冲液洗涤分离出微胶囊浆液,经离心、冷冻干燥从而制备出吡唑醚菌酯SA微胶囊。本发明制备的吡唑醚菌酯微胶囊具有优异的制剂性能,可用于小麦根腐病菌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2249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3229.4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 深圳市名高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疆禾航空植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保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热雾施药无人机,其通过热力烟雾机加载到无人飞机,通过植保无人机实施热雾施药,所述热雾施药无人机的喷烟口位于所述六旋翼植保无人机中、后四旋翼对角线交叉点正下方前后5cm范围内,与植保无人机旋翼水平方向向下呈(10~30)°夹角。所述热雾喷药无人机应用于玉米、小麦、水稻、果树等病虫害防治的,解决现有植保无人机施药雾滴总数不足、单位面积雾滴覆盖度不够、防治效果不高的问题,亩用药液量可降低到0.5L,防治效率提高2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83960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86392.7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宿州市植检植保站 , 安徽疆禾航空植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保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及其喷雾装置,针对现有的无人机喷雾装置存在雾化产生的总雾滴数明显不足或雾滴细小化后易于受无人机旋翼产生风场的影响而漂移,药液在作物叶片上的沉降率不高的问题,均难以保障防治效果,且喷洒范围较小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无人机架,无人机架上设置有遥控启动装置、油箱、燃烧室、化油器动力系统、远程点火装置、药液精准控制系统、出药管路和压力喷头,出药管路和燃烧室上均连通有同一个导药管。本发明解决雾滴细小化以后药液挥发漂逸严重的问题,保障防治的有效性,避免药液飘逸浪费,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可以有效扩大喷洒范围,提高喷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6824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29835.1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子包衣剂,所包含的活性组分为杀菌剂噻呋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杀虫剂为呋虫胺,其中杀菌剂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与杀虫剂呋虫胺的质量比为20:1~1:20,余量为水。以此组分配置的种子包衣剂按照药种比1:2~1:1000包衣后对小麦前期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明显提高了出苗率、植株株高、鲜重等指标,明显好于常规包衣剂,是用于小麦种子很好的包衣剂。也可以应用于大豆、玉米、马铃薯、水稻等作物种子及块茎的包衣。本包衣剂原药易得、成本低,配置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47249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45990.8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雾机用功能化助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助剂中石蜡油质量百分比为75-94.5%,表面活性剂质量百分比为5-20%、热雾密度调节物质质量百分比为0.5-5%。其制备方法为:将表面活性剂加入石蜡油,搅拌均匀后加入热雾密度调节物质,制备成油悬浮剂,过滤去除残渣,得成品。其使用方法为:将功能化助剂30~50 mL/667m2与乳油、水乳剂、悬乳剂、悬浮剂等剂型的杀菌剂或杀虫剂农药充分混匀,按300-500mL/667m2补足水量制备乳状液,采用热雾机进行热雾施药防治作物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0590083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19833.3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以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油菜CGMCC NO.12262为父本,以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子代F1;B)以所述杂交子代F1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得到回交后代。C)以所述回交后代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品系为轮回亲本,得到回交后代;D)回交后代自交,即得到主花序多角常规甘蓝型油菜品种。利用该方法可选育具有“主花序多角”性状的常规油菜品种,作为适宜轻简化、高密度种植油菜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340454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323256.1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35 , Y02A50/348 , Y02A50/351 , Y02A50/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福美双和嘧菌酯的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福美双和嘧菌酯热雾剂的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福美双20-35%、嘧菌酯2-8%、热雾密度调节剂3-5%、植物源杀菌剂2-4%、表面活性剂6-8%、消泡剂0.1-1%、其余组分为发烟剂。本发明所制备的热雾剂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与热雾机相配套使用,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其施药效率高、药效好、适用于中、低杆植物如油菜、玉米和小麦等作物,热雾可控性强,对环境污染小,同时可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减少染毒风险,而且能完全解决缺水地区植物病害防治用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829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110050879.7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N43/653 , A01N43/56 , A01P7/04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R-烯唑醇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高效杀虫杀菌剂,其有效成分为R-烯唑醇和氯虫苯甲酰胺两种组分,其中,R-烯唑醇质量百分数为10%~30%,氯虫苯甲酰胺的质量百分数为10%~30%。该杀虫杀菌复配剂的剂型为水悬浮剂、油悬剂、悬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泡腾片、粒剂或微胶囊剂。所述的杀虫杀菌剂可用于作物病、虫害防治,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等多种作物的病、虫害具有兼治作用,做到了-药多治、兼治多种病虫害,减少施药次数,能有效降低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的施药成本,减少农户对农药的选择难度,同时对农田有益生物和环境安全,保护了农田良好的生态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