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007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86526.8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以所述紫青菜为父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子代F1;b)将所述杂交子代F1自交获得F2植株;c)选取所述F2植株中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的单株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3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BC3F1植株;d)将所述回交后代BC3F1植株自交,得到BC3F2代植株,选取BC3F2代植株中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且产量最高的株系,得到紫叶白花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利用该方法可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592550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420910.4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专用溶磷细菌及其菌剂。一种油菜专用溶磷细菌的菌株被命名为YP206,分类命名为葡萄牙双头菌(Labrys portucalensis),2016年5月23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274;将所述油菜专用溶磷细菌扩大培养得到菌剂;将菌剂用于拌种、或包衣、或浇根、或蘸根以实现有效接种,为油菜提供高浓度的速效磷营养。本发明的油菜专用溶磷细菌可与油菜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因此与目标作物具有亲和性,可在油菜根部长期定居存活,发挥促进油菜生长、提高植株含磷量、增加油菜抗逆性。本发明可以降低油菜栽培磷肥用量,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改变现有生物肥料专一性不强、使用效果不明显的弊病,有利生态农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5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624837.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113 , C12N9/22 , C07K14/415 , C12Q1/6895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油菜基因BnLYK及其在核盘菌导致的菌核病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油菜中两个同源拷贝BnLYK.A05、BnLYK.C05,获得BnLYK基因突变的双突变体油菜并分析其抗病功能,首次揭示了该基因对油菜抗菌核病具有正调控功能。BnLYK基因的纯合双突变体转基因油菜植株对菌核病更加感病。本发明的发现对于油菜菌核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油菜新品种的育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511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1344.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公开了根肿菌功能基因的筛选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三亲杂交将包含根肿菌cDNA序列信息的大肠杆菌文库转移至农杆菌;其次,进行根肿菌cDNA文库的规模筛选;再次,观察烟草叶片表型获得有表型的目的基因。本发明利用根肿菌cDNA文库成功筛选出有功能的基因,并提供了一套能够大量、有效进行筛选进而加快从根肿菌cDNA文库中获得功能基因的方法。本发明为研究根肿菌与其寄主之间的识别和作用关系,挖掘新的抗性基因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解析根肿菌病害发生的机理,从而不断发现新的抗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96118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319810.2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以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油菜CGMCC NO.12262为父本,以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子代F1;B)以所述杂交子代F1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得到回交后代,再以回交后代作为非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即得到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油菜恢复系。利用该方法可显著提高选育油菜恢复系的主花序角果数,用于配制“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易于从中筛选出适宜轻简化、高密度种植的杂交油菜新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900831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610319833.3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以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油菜CGMCC NO.12262为父本,以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子代F1;B)以所述杂交子代F1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得到回交后代。C)以所述回交后代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品系为轮回亲本,得到回交后代;D)回交后代自交,即得到主花序多角常规甘蓝型油菜品种。利用该方法可选育具有“主花序多角”性状的常规油菜品种,作为适宜轻简化、高密度种植油菜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41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833124.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油菜基因BnaGH3及其在油菜菌核病抗性中的调控作用。本发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油菜BnaGH3基因,获得了BnaGH3的纯合突变体,通过接种核盘菌,检测分析其对油菜菌核病的抗性,明确了BnaGH3基因对油菜菌核病抗性的正调控作用。基于本发明的研究结果,可以构建该基因的转基因载体、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创制和获取抗菌核病油菜新材料。本发明对于油菜菌核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油菜新品种的育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90243.6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耐镉性分子标记检测引物、检测引物的应用、分子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分子标记位于甘蓝型油菜C1染色体20935bp处,该位点的核苷酸为A或者G,分子标记的基因型包括AA、GG或AG/GA,分子标记的基因型为AA时,甘蓝型油菜表现为耐镉性,分子标记的基因型为GG时,甘蓝型油菜表现为镉敏感,分子标记的基因型为AG/GA时,甘蓝型油菜表现为杂合型,检测引物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上游引物包括C1‑20935‑F,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包括C1‑20935‑RA和C1‑20935‑RG,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甘蓝型油菜耐镉性标记检测引物、检测引物的应用、分子检测方法及试剂盒,耐镉性分子标记能从基因型水平有效区分耐镉性材料,为耐镉性种质资源鉴定和新品系筛选提供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624837.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113 , C12N9/22 , C07K14/415 , C12Q1/6895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油菜基因BnLYK及其在核盘菌导致的菌核病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油菜中两个同源拷贝BnLYK.A05、BnLYK.C05,获得BnLYK基因突变的双突变体油菜并分析其抗病功能,首次揭示了该基因对油菜抗菌核病具有正调控功能。BnLYK基因的纯合双突变体转基因油菜植株对菌核病更加感病。本发明的发现对于油菜菌核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油菜新品种的育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07397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486088.5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紫叶白花保持系与不育系选育:是将紫青菜紫叶性状转育到保藏号为CGMCC No.17384的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白花沪油17中,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二)紫叶白花杂交组合选育:紫叶白花不育系与普通绿叶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选育紫叶白花杂交油菜组合。利用该方法可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油菜组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