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泵
    1.
    发明公开
    低温泵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66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27463.1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泵,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空间和敞口;障板,障板设在敞口上,障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区域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孔面积之和小于第二通孔的孔面积之和;冷板组件,冷板组件设在容纳空间内,冷板组件包括第一冷板和第二冷板,第一冷板在障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一区域的面积相等,第二冷板设在第一冷板的远离障板的一侧,并连接第一冷板。本发明的低温泵,通过降低冷板组件中第一冷板的气体捕获量,提高第二冷板的气体捕获量,使得第二冷板能被充分利用起来,提高了低温泵的吸气容量。

    一种液氮辅助降温的大冷量制冷机及制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6646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75057.6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氮辅助降温的大冷量制冷机及制冷方法,包括压缩机、管道、配气腔、液氮储罐、预冷腔,所述压缩机通过管道与配气腔相连通,所述配气腔的内腔安装有阀组,所述阀组通过管道与液氮储罐相连通,所述阀组通过管道与预冷腔相连通,所述预冷腔的下端通过管道贯通连接有膨胀腔,当阀组打开时,液氮储罐与配气腔均与预冷腔相通,当阀组关闭时,液氮储罐与配气腔均与预冷腔相隔断,通过引入液氮,对制冷工质先进行辅助降温,使得进入到膨胀腔的气体温度降低,可以提高制冷量效率,提升有效制冷量,并且通过一个配气阀门,同时控制氦气和液氮进入及排出,有效的提供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液氮的消耗量,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一种高纯气体纯度的测试分析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77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90967.9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气体纯度的测试分析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包括依次相连的分子泵、冷阱、测试腔体、连接管路、气体取样器,所述测试腔体外侧设有烘烤装置,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任一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MFC流量计,所述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上均设有阀门,所述测试腔体上连接有残余气体分析仪和高真空规。本发明中,通过气体分析仪能够对混合气体的组分定量分析监测,通过真空规测量10‑7Pa量级的压力,从而实现GM制冷机系统高纯氦气工质的纯度定量分析,监测氦气压缩机输出氦气的纯度,进而能够确认吸附器的更换周期。

    一种采用平面密封阀和回热器预冷的JT/GM制冷机及制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60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875079.2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平面密封阀和回热器预冷的JT/GM制冷机及制冷方法,包括压缩机、管道、储气腔、一级回热器、节流制冷器,所述压缩机通过管道与储气腔相连通,所述储气腔的内腔安装有阀组,所述阀组包括固定阀、旋转阀,所述固定阀的内腔圆周分布开设有三个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均与旋转阀相连通,所述旋转阀的表面相位角均开设有与排气孔相对应的第二进气孔,所述阀组通过管道与一级回热器相连通,所述一级回热器的下端通过管道贯通连接有二级回热器,所述二级回热器的下端通过管道与节流制冷器相连通,有效的提高了制冷效率,同时提升了有效的制冷量,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取消了外部的预冷部件,结构上整合成一套设备,更加紧凑。

    一种可高效再生的低温泵

    公开(公告)号:CN11114046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401689.8

    申请日:2019-12-30

    Inventor: 冯欣宇 俞杰 程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高效再生的低温泵,包括相互连接的低温泵泵体和压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单元包括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缓冲罐、压缩机泵、换向阀、油过滤器和吸附器,该压缩单元还包括换热器,经所述压缩机泵增压后的高压气体经所述换向阀后分为两路,一路直接流入所述油过滤器,另一路经所述换热器后再流入所述油过滤器。基于上述结构的低温泵,利用压缩机排出的没有经过换热器的高温高压工作气体,在低温泵再生升温阶段提供热源,加速升温过程,缩短升温时间。

    一种带低温预热功能的氦气压缩机及其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01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1088902.5

    申请日:2017-11-08

    Inventor: 冯欣宇 俞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6 F04B39/0207 F04B39/0284 F04B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低温预热功能的氦气压缩机,包括氦压缩泵、油过滤器、吸附器、冷却系统及电控系统,所述氦压缩泵大致呈圆柱状,该氦气压缩机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油器和控制热油器开关的温控器,所述热油器呈环状并与所述温控器一同固定于氦压缩泵表面接近油仓的位置,所述加热装置由电控系统供电。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氦气压缩机的预热方法。本发明具有设备简易、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可实现快速预热、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一种高精度液氮液位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99462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30389.7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液氮液位测量系统,包括有液氮容器、液位测量器,液位测量器包括主处理器、差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调理电路与主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调零电路、满量程设置电路与差压传感器控制连接,主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还连接有人机交互模块、信号输出端子、报警输出端子;液氮容器的底部通过测量连接管道与液位测量器的差压传感器相连接,液氮容器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排压阀,排压阀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主处理器连接的信号输出端子与排压阀控制连接。本发明装置采用差压式液位测量法,根据公式将压差转化为被测液体的高度,通过差压传感器测量压差来确定液面的高度,测量精度高。

    低温泵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0663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627463.1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泵,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空间和敞口;障板,障板设在敞口上,障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区域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孔面积之和小于第二通孔的孔面积之和;冷板组件,冷板组件设在容纳空间内,冷板组件包括第一冷板和第二冷板,第一冷板在障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一区域的面积相等,第二冷板设在第一冷板的远离障板的一侧,并连接第一冷板。本发明的低温泵,通过降低冷板组件中第一冷板的气体捕获量,提高第二冷板的气体捕获量,使得第二冷板能被充分利用起来,提高了低温泵的吸气容量。

    蓄冷装置、制冷机及低温泵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86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58252.7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冷装置、制冷机及低温泵,蓄冷装置包括:一级蓄冷部件,一级蓄冷部件上设有第一空腔,以及连通第一空腔的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第一排气孔设在一级蓄冷部件的外表面上,一级蓄冷部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排气孔设在第一端部上;二级蓄冷部件,二级蓄冷部件具有第二端部,第二端部设在第一端部上,且与第一端部之间形成有第一进气道,第二端部上设有进气口,二级蓄冷部件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连通进气口。本发明通过一级蓄冷部件上设置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能实现双排气,使一级蓄冷部件和二级蓄冷部件的关联性降低,冷量和温度的耦合性减小,可以增加一级蓄冷部件和二级蓄冷部件的冷量和温度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一种低温泵设备及其运转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81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32309.9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泵设备及其运转方法,包括GM制冷机、壳体、控制部件、压缩机单元、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与壳体连通的吹扫管路和抽空管路,所述吹扫管路和抽空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门,所述GM制冷机设于壳体内,且GM制冷机包括一级冷却台、二级冷却台以及驱动电机。本发明中,通过在控制部件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调节低温泵的驱动电机的转速,根据转速的调节达到控制设定的温度目标值。控制部件在低温泵再生过程中进行自动再生,压缩机通过自身控制单元与低温泵控制部件信息交互获取低温泵再生状态,在升温阶段提高压缩机的运行压力差,提高了低温泵的绝热压缩效率,加快再生升温阶段的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