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48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278640.2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宁波甬利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用户操作确定测试类型,并获取与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参数以及时间参数;将测试参数发送给调节单元,并通过调节单元控制永磁同步电机处于与测试参数对应的目标状态;基于与目标状态对应的第一时刻以及时间参数,确定出第二时刻;接收由反馈单元采集到的与第二时刻对应的结果参数,并根据结果参数得到测试结果。通过使用带触摸屏的控制终端获取测试参数,并通过调节单元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调整自身的参数值,使其达到与测试参数对应的目标状态,进而由反馈单元采集结果参数,从而得到测试结果,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自动测试,节省了大量人力,并保证了测试过程中的精准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9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00110.2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41/0663 , G05B19/042 , H04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推进器的新型通讯切换装置,包括连接的BMS模块、电机控制器GCU、微控制器MCU,还包括与所述电机控制器GCU连接的电机,所述BMS模块、电机控制器GCU、微控制器MCU之间通过通讯主线实现电信连接,所述通讯主线用于将所述BMS模块的电池状态信息发送给微控制器MCU,并由所述微控制器MCU将自身及部分电池信息转发给电机控制器GCU以驱动电机转动,所述通讯主线上设有用于进行主动通讯的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所述电机控制器GCU与BMS模块之间还设有作为备用的通讯支线,所述通讯支线上设有用于切换为备用通讯状态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本发明改进了传统通讯方式中,保障正常通讯的同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备用通信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1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28459.X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速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采集原始信号,所述原始信号为定位系统发送的移速信号;对所述原始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并得到滤波信号,所述滤波信号为所述原始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后得到的移速信号;根据所述原始信号和所述滤波信号判断所述移动体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至少包括静止状态和运行状态;获取所述运动状态,基于所述运动状态选择显示值,所述显示值包括所述原始信号或所述滤波信号。本发明能够通过判断移动体的运动状态选择合适的显示值,不仅降低了定位系统的硬件成本,还减少了各定位传感器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222232028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0807763.6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宁波甬利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船外机操作手柄耐久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台;手柄支架,与所述支撑台连接,所述手柄支架用于安装受试手柄并使得所述受试手柄的握把突出于所述手柄支架;动力支撑架,与所述支撑台连接;驱动组件,与所述动力支撑架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受试手柄的握把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受试手柄的握把转动;检测部件,与所述动力支撑架以及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受试手柄的转动次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外机操作手柄耐久测试装置,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使操作手柄握把进行转动,待转动设定的次数后查看握把的损坏情况,以完成船外机操作手柄的耐久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221738062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20295952.X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宁波甬利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H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螺旋桨保护罩安装结构及其保护罩、水动力螺旋桨。该安装结构包含有设置于保护罩上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连接部。在固定保护罩时,第一安装部套设于螺旋桨发动机的外壳上靠近螺旋桨的一端;第二安装部套设于外壳上远离螺旋桨的一端;连接部则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该安装结构能够在保障保护罩安装牢固的前提下,减少对螺旋桨周围的导流板等零件的影响,从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降低上述零件发生较大磨损甚至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该安装结构能够将保护罩受到的冲击力进行传导、分散至外壳上,提高了保护罩的整体抗冲击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