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床椅对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883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16630.1

    申请日:2023-12-26

    申请人: 季华实验室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床椅对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图像采集组件采集的第一实时图像,若第一实时图像的画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标识,则根据第一实时图像,确定出轮椅在当前位置的初始位姿信息,根据初始位姿信息,规划轮椅的第一路径轨迹,根据第一路径轨迹,控制轮椅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处,控制轮椅从第一预设位置处移动至容纳槽内完成对接,进而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设置在轮椅上的图像采集组件根据采集得到的实时图像确定出轮椅的第一轨迹路径,仅需在固定床上布置定位标识即可,不必在使用场景中沿运动轨迹布置更多的定位标识,也不会因布置的多个定位标识而使得轮椅的运动轨迹单一,既提高了适用性和定位精度。

    位姿定位方法、可分离床椅对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860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16669.3

    申请日:2023-12-26

    申请人: 季华实验室

    IPC分类号: A61G5/04 A61G5/10 G01C2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姿定位方法、可分离床椅对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待位姿定位设备沿第一路径轨迹移动的各采样时刻获取图像采集组件采集的第三实时图像、惯性传感器采集的角速度信息以及速度传感器采集的速度信息,然后在各采样时刻,根据第三实时图像,获得待位姿定位设备的实时视觉位姿信息,接下来再根据角速度信息以及速度信息,对实时视觉位姿信息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实时视觉位姿信息,然后根据修正后的实时视觉位姿信息与第一路径轨迹中相应路径节点之间的误差,获得待位姿定位设备的运动参数控制量,最后根据运动参数控制量,控制待位姿定位设备移动,直至轮椅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处,提升了定位精度。

    一种复方外用贴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99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10903.4

    申请日:2023-12-12

    申请人: 季华实验室

    发明人: 王心醉 王海颖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复方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方外用贴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其中,所述复方外用贴包括凝胶基质以及掺杂到所述凝胶基质内的干浸膏和挥发油,所述干浸膏和挥发油来源于复方,所述复方按重量份计由10‑20份的肉桂、8‑12份的细辛、8‑12份的吴茱萸、8‑12份的川芎以及0.2‑0.8份的冰片组成。本发明复方外用贴经局部贴敷于DPN大鼠的腧穴或关节处,可以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延长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增加神经传导速度、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因此该复方外用贴可预防和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产生和恶化;且该复方外用贴相对于内服药剂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便利性。

    一种床椅一体式护理床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0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40664.7

    申请日:2023-12-18

    申请人: 季华实验室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床椅一体式护理床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该床椅一体式护理床包括床体和轮椅,床体的左右方向的其中一侧设置有进出口,进出口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承托部;轮椅包括可摆动的活动部;活动部往上摆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后能够随轮椅移动而越过床体以使轮椅能够通过进出口进出床体;轮椅进入床体后,轮椅处于床体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且活动部展平后由承托部承托。本发明的床椅一体式护理床设置较小的进出口有利于提高床体的结构强度且不妨碍轮椅进入到床体中间,患者无需再挪动身体,减少了不便之处,同时配合床体结构支撑轮椅,使得患者身体由床体支撑,有效降低侧翻风险。

    便头模块与两便处理模块的分合结构及两便护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2750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736881.8

    申请日:2022-06-27

    申请人: 季华实验室

    IPC分类号: A61G7/02 A61G5/10 A61G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头模块与两便处理模块的分合结构及两便护理装置,便头模块与两便处理模块的分合结构包括两便处理模块、便头模块、两便处理安装架、便头安装架、把手锁定件、底盘锁定件;两便处理模块和便头模块通过管路组件连接;两便处理安装架包括第一底盘和第一把手,两便处理模块安装于第一底盘;便头安装架包括第二底盘和第二把手,便头模块安装于第二底盘;把手锁定件连接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底盘锁定件连接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该实施例能够实现两便处理模块和便头模块的分离,然后将便头模块与一体式床椅对接,能兼容一体式床椅,能满足一对一、一对多的使用要求。

    排泄护理装置
    6.
    发明公开
    排泄护理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22751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37636.9

    申请日:2022-06-27

    申请人: 季华实验室

    IPC分类号: A61G7/02 A61G5/10 A61G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排泄护理装置,排泄护理装置包括两便处理模块、两便处理安装架、便头模块、便头安装架和一体式床椅;两便处理模块安装于两便处理安装架;便头模块包括便头箱,便头箱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升降件以及与升降件连接的两便便头,两便处理模块和便头箱通过管路组件连接;便头模块可滑动地安装于便头安装架;便头安装架和两便处理安装架可拆卸连接;一体式床椅包括床椅底盘、设置于床椅底盘的驱动件、锁紧组件和支撑架,锁紧组件用于锁紧一体式床椅和便头模块。该排泄护理装置避免了不舒适、不透气或压疮的问题;并且满足居家、机构等不同应用场合对一对一、一对多的使用要求;而且劳动强度小,效率高。

    污水处理装置和护理型机器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38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0982.3

    申请日:2022-02-23

    申请人: 季华实验室

    IPC分类号: C02F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和护理型机器人。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容腔的壳体、设于容腔内的污水箱以及驱动机构,壳体设有容腔以及连通容腔的开口和连接通道,连接通道内活动设有管接头机构,污水箱设于容腔内,且设有用于与管接头机构接通的管路接口。在管路分离时,驱动机构驱动管接头机构远离污水箱移动,以断开管接头机构和污水箱上的管路接口的连接;在管路接合时,污水箱设于容腔内,驱动机构释放管接头机构,管接头机构朝向污水箱移动,并与污水箱的管路接口自动接通,避免用户接触管路分合的连接部位,操作简便且卫生,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有效解决传统污水箱管路手动分合增大劳动强度且降低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折叠扶手、座椅及护理床

    公开(公告)号:CN113440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54417.7

    申请日:2021-07-01

    申请人: 季华实验室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折叠扶手、座椅及护理床,该折叠扶手包括扶手首段、扶手尾段、旋转中心块和固定件,扶手首段连接于座椅的靠背上,扶手首段设置有容置槽,扶手尾段的端部设置有旋转槽,扶手尾段设置有旋转槽的一端伸入容置槽内,旋转槽的槽口避开容置槽的槽口,旋转中心块设置于旋转槽内,旋转中心块相对于旋转槽的槽壁可转动,固定件穿设于容置槽的槽壁和旋转中心块,以将扶手首段与旋转中心块固定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将扶手尾段通过转动折叠在扶手首段,以减小折叠扶手的总长度,还可以通过转动扶手尾段以将扶手尾段从扶手首段上展开,以增加折叠扶手的总长度。

    基于分布式电动底盘的运动状态观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53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94684.X

    申请日:2021-06-22

    申请人: 季华实验室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电动底盘的运动状态观测方法及系统,针对驱动故障下分布式电动底盘的运动状态观测,设计了一种双结构多重渐消因子强跟踪运动状态观测器,通过基于多重渐消因子强跟踪滤波器分别对驱动状态观测层及整机运动状态观测层进行设计,针对每个驱动状态及整机运动状态分别引入不同的时变渐消因子,并结合对两个观测层状态的强跟踪以及两个观测层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在驱动故障下对不同运动状态快速、准确的跟踪。为避免由于引入多重渐消因子所导致的正定性破坏对运动状态观测精度的影响,对两个观测层分别引入正定参数对其进行改进,以进一步确保了在驱动故障下运动状态观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