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4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6003.1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节臂同步伸缩装置,包括第一节臂、第二节臂、第三节臂、第四节臂、第五节臂、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第一同步组件和第二同步组件,第二节臂套接在第一节臂内,第三节臂套接在第二节臂内,第四节臂套接在第三节臂内,第五节臂套接在第四节臂内,第一伸缩油缸分别与第一节臂、第二节臂和第三节臂连接,第二伸缩油缸分别与第三节臂、第四节臂和第五节臂连接,第一同步组件设置在第一节臂与第三节臂之间,第二同步组件设置在第三节臂与第五节臂之间。本发明有效保证了带载伸缩能力,同时可进行五节臂同步伸缩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02206.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链装置臂架及其设备,包括多个依次伸缩连接的节臂,连接后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伸缩端;多个支架,一端与多个节臂伸缩端的端部依次对应连接;多个拖链滑轨;多个拖链,多个拖链中的第一拖链的一端与多个拖链滑轨中的第一滑轨朝向节臂伸缩端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多个拖链滑轨中的第三拖链滑轨朝向固定端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拖链的一端与多个拖链滑轨中的第第三滑轨朝向节臂伸缩端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多个拖链滑轨中的第五拖链滑轨朝向固定端的端部固定连接;多个滑块在多个拖链滑轨中的第二拖链滑轨和第三拖链滑轨之间、第四拖链滑轨和第五拖链滑轨之间、第六拖链滑轨和第七拖链滑轨之间的分布方式均匀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03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20227.5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6C23/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起重机的配重系统及固定式起重机。配重系统包括回转行走轨道和配重组件,回转行走轨道设置在支撑板上部,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配重组件包括配重绳、重力体、连接架、回转驱动装置、回转行走机构,配重绳连接在重力体的上部以及转台的尾部之间,重力体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接架,回转行走机构设置在连接架上,回转驱动装置连接于回转行走机构;回转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本发明使得立柱承受的弯矩大幅降低,可减小立柱的截面以及缩短支撑杆的长度,显著降低设备自重,同时整机重心高度大幅度降低,有效提高了整机倾覆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087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20004.9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伸缩式起重臂,包括伸缩臂,在伸缩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副臂,副臂平行设置于伸缩臂一侧,副臂的底部朝向伸缩臂的顶部,顶部朝向伸缩臂的底部,伸缩臂的顶部和副臂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接件相铰接,在副臂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工作状态时,副臂能够围绕伸缩臂和副臂之间相铰接的连接件转动,使得副臂位于伸缩臂的顶部并进行固定,且在固定后副臂的中心面与伸缩臂的中心面相互重合,伸缩臂伸缩时能够带动副臂同步移动;在回收状态时,副臂固定连接于伸缩臂的一侧。副臂状态切换时仅有唯一的旋转中心,且在汽车起重机行驶时对伸缩油缸和拉索具有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309135591S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30801818.3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商用车及专用车的侧围板。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作商用车及专用车的侧围版。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组件1立体图1。
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6.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底面为使用时不容易看到或看不到的部位,省略组件1、组件2的仰视图。-
-
公开(公告)号:CN308219915S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30241949.0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汽车起重机。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作汽车式起重机来进行高空工程抢险以及起重作业。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6.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底面为使用时不容易看到或看不到的部位,省略仰视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