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熵块体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72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529278.7

    申请日:2023-05-11

    Inventor: 李艳辉 张伟 陈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熵块体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高熵块体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化学组成为FeaCobNicRMdCueBfSig,其中,RM为Ta、Mo或W中的至少一种,a、b、c、d、e、f和g分别表示对应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含量;所述高熵块体纳米晶软磁合金具有非晶基体中均匀分布α‑Fe型纳米晶的复相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高熵块体纳米晶软磁合金制备方法可直接制备任意形状的高性能软磁铁心及元器件,扩大了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应用领域。

    一种基于协作非正交多址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776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847353.8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协作非正交多址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法,属于移动通讯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对于存在一个窃听者窃听远距离用户的NOMA系统,通过中继和将近距离用户的信号作为人工噪声,来保证远距离用户的物理层安全,得到近距离用户的中断概率和远距离用户的安全中断概率并求解。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NOMA系统,显著地提高了NOMA系统中远距离用户的物理层安全性能。

    基于干扰对齐的无人机通信系统的能量效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8344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497153.X

    申请日:2018-0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扰对齐的无人机通信系统的能量效率优化方法。首先确定系统模型并根据Bezout的理论分析该系统模型中干扰对齐的可行性。其次,确定满足可行条件之后,初始化预编码矩阵,利用网络互易性,可以迭代求出干扰对齐的预编码矩阵和解码矩阵解。最后考虑收集能量,提出一种融合方法,在天线选择基础上,将功率分割技术应用在用于信息解码的天线上进一步收集多余能量,计算针对每一种方案的速率和收集的能量,选择其中使得速率和能量效率综合性能最优的天线选择和功率分割方法,作为基于干扰对齐的无人机通信系统中的能量效率优化解。

    一种基于协作非正交多址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776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47353.8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协作非正交多址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法,属于移动通讯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对于存在一个窃听者窃听远距离用户的NOMA系统,通过中继和将近距离用户的信号作为人工噪声,来保证远距离用户的物理层安全,得到近距离用户的中断概率和远距离用户的安全中断概率并求解。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NOMA系统,显著地提高了NOMA系统中远距离用户的物理层安全性能。

    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监测与健康等级评价物联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1684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420144.7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一种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监测与健康等级评价物联网系统,属于居住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及信息通讯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室内各功能房间环境参数,综合分析室内环境各参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权重及健康危险等级;并给出改善相应环境状况的专家意见及策略。同时构建物联网实时数据监测系统,不仅能够及时将数据传输到用户显示终端及远程中央服务系统,而且可作为基础科研数据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依据。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解决了以单一参数实时表征室内环境的不科学性,能够同时实现居住环境室内综合评价参数实时监测及用户移动终端同步查讯对比结果,并获得有效改善环境的建议及措施;应用面广,普及率高。

    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监测与健康等级评价物联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1684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20144.7

    申请日:2015-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855

    Abstract: 一种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监测与健康等级评价物联网系统,属于居住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及信息通讯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室内各功能房间环境参数,综合分析室内环境各参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权重及健康危险等级;并给出改善相应环境状况的专家意见及策略。同时构建物联网实时数据监测系统,不仅能够及时将数据传输到用户显示终端及远程中央服务系统,而且可作为基础科研数据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依据。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解决了以单一参数实时表征室内环境的不科学性,能够同时实现居住环境室内综合评价参数实时监测及用户移动终端同步查讯对比结果,并获得有效改善环境的建议及措施;应用面广,普及率高。

    随身携带式数据采样物联网环境时空信息智能化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1599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0171260.5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随身携带式数据采样物联网环境时空信息智能化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基于为进行针对人舒适性需求导向的行为调节调查研究而开发,适用于监测记录动态环境中受试者的环境暴露经历,包含光环境、热环境、空气质量以及暴露过程的涉及的时空信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物联网人员环境暴露评价装置“缺失空间维度信息”与“仅提供基于采集时刻的反馈评价”的缺陷,提供一种随身携带式数据采样物联网环境时空信息智能化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监测系统包含三部分:环境经历采集母模块、环境经历采集子模块、物联网环境时空信息智能化监测平台。

    随身携带式数据采样物联网环境时空信息智能化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15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71260.5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随身携带式数据采样物联网环境时空信息智能化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基于为进行针对人舒适性需求导向的行为调节调查研究而开发,适用于监测记录动态环境中受试者的环境暴露经历,包含光环境、热环境、空气质量以及暴露过程的涉及的时空信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物联网人员环境暴露评价装置“缺失空间维度信息”与“仅提供基于采集时刻的反馈评价”的缺陷,提供一种随身携带式数据采样物联网环境时空信息智能化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监测系统包含三部分:环境经历采集母模块、环境经历采集子模块、物联网环境时空信息智能化监测平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