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8013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37546.4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游奎 , 吴美仪 , 于忠鑫 , 刘懿萱 , 马彩华 , 孙守林 , 王振宇 , 张芳 , 董婧 , 刘心田 , 王绍军 , 韩方鑫 , 刘永飞 , 徐华 , 徐铮 , 王宇然 , 谭鑫桢
IPC: A01K79/02
Abstract: 一种辙行式的环境友好型水生底栖动物捕捞装置,前部为一个两侧具有行驶辙的捕捞半艇,后部是收集囊网及水滴形浮漂,艏鼻中间为拖曳牵引位置,电缆伴随拖曳缆绳布设。其内部封装姿态与深度感知系统及控制系统,下壳面前部正中为惰性栅状电极,之后为弧形穹斜面通往收集囊网。其优化后具有不倒翁的特性,上下壳面不对称,上壳面更凸出一些,自身沉底但运动时有上浮趋势,捕捞作业时近似悬浮于水底之上。预先测定迫使目标动物惊扰逃逸的电场条件与逃逸参数,由上位机输入至控制系统中,进而产生特定的惊扰电场,迫使目标底栖动物被惊起并落入收集囊网之中而被捕获。本发明作业时与水底直接作用极小,不破坏底栖生态环境,绿色环保,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65606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09689.6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矢量推进的流线型四旋翼水下航行器,包括:电子舱、流线型外壳,螺旋桨推进器、转动机构、控制模块、动力模块和姿态传感器;流线型外壳将转动机构和电子舱包裹在其内部,控制模块和动力模块位于电子舱内部,动力模块用于为姿态传感器、控制模块和螺旋桨推进器提供能量,促使其动作;四个螺旋桨推进器对称固定于流线型外壳两侧,四个螺旋桨推进器相对于转动机构中心对称;姿态传感器实时检测螺旋桨推进器的姿态流线型外壳整体绕转动机构中心自由圆周运动。本发明在实现水下航行器基本运动的同时,丰富了水下航行器的运动形式,提高了水下航行器减阻性能、运动稳定性和推进器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8013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237546.4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游奎 , 吴美仪 , 于忠鑫 , 刘懿萱 , 马彩华 , 孙守林 , 王振宇 , 张芳 , 董婧 , 刘心田 , 王绍军 , 韩方鑫 , 刘永飞 , 徐华 , 徐铮 , 王宇然 , 谭鑫桢
IPC: A01K79/02
Abstract: 一种辙行式的环境友好型水生底栖动物捕捞装置,前部为一个两侧具有行驶辙的捕捞半艇,后部是收集囊网及水滴形浮漂,艏鼻中间为拖曳牵引位置,电缆伴随拖曳缆绳布设。其内部封装姿态与深度感知系统及控制系统,下壳面前部正中为惰性栅状电极,之后为弧形穹斜面通往收集囊网。其优化后具有不倒翁的特性,上下壳面不对称,上壳面更凸出一些,自身沉底但运动时有上浮趋势,捕捞作业时近似悬浮于水底之上。预先测定迫使目标动物惊扰逃逸的电场条件与逃逸参数,由上位机输入至控制系统中,进而产生特定的惊扰电场,迫使目标底栖动物被惊起并落入收集囊网之中而被捕获。本发明作业时与水底直接作用极小,不破坏底栖生态环境,绿色环保,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0671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237540.7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游奎 , 吴美仪 , 刘懿萱 , 于忠鑫 , 马彩华 , 孙守林 , 贾子光 , 张芳 , 董婧 , 刘心田 , 王绍军 , 韩方鑫 , 刘永飞 , 徐华 , 王宇然 , 徐铮 , 谭鑫桢
Abstract: 一种下潜式的环境友好型水生底栖动物捕捞装置,前部为一个形似倒置潜艇的捕捞半艇,后部是收集囊网及水滴形浮漂,艏鼻为拖曳牵引位置,电缆伴随拖曳缆绳布设。其内部封装姿态与深度感知系统及控制系统,下壳面前部正中为惰性栅状电极,之后为弧形穹斜面通往收集囊网。其优化后具有不倒翁的特性,上下壳面不对称,下壳面更凸出一些,自身漂浮但运动时有下沉趋势,捕捞作业时悬浮于水底上一定距离之内。预先测定迫使目标动物惊扰逃逸的电场条件与逃逸参数,由上位机输入至控制系统中,进而产生特定的惊扰电场,迫使目标底栖动物被惊起并落入收集囊网之中而被捕获。本发明捕捞作业时不与水底相接触,不破坏底栖生态环境,绿色环保,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067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37540.7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游奎 , 吴美仪 , 刘懿萱 , 于忠鑫 , 马彩华 , 孙守林 , 贾子光 , 张芳 , 董婧 , 刘心田 , 王绍军 , 韩方鑫 , 刘永飞 , 徐华 , 王宇然 , 徐铮 , 谭鑫桢
Abstract: 一种下潜式的环境友好型水生底栖动物捕捞装置,前部为一个形似倒置潜艇的捕捞半艇,后部是收集囊网及水滴形浮漂,艏鼻为拖曳牵引位置,电缆伴随拖曳缆绳布设。其内部封装姿态与深度感知系统及控制系统,下壳面前部正中为惰性栅状电极,之后为弧形穹斜面通往收集囊网。其优化后具有不倒翁的特性,上下壳面不对称,下壳面更凸出一些,自身漂浮但运动时有下沉趋势,捕捞作业时悬浮于水底上一定距离之内。预先测定迫使目标动物惊扰逃逸的电场条件与逃逸参数,由上位机输入至控制系统中,进而产生特定的惊扰电场,迫使目标底栖动物被惊起并落入收集囊网之中而被捕获。本发明捕捞作业时不与水底相接触,不破坏底栖生态环境,绿色环保,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2077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47500.4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与智能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VC碘钟反应的智能小车,包括车体、动力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电源优化模块。控制模块利用激光对射传感器将VC碘钟反应的颜色变化转化为激光对射传感器的电信号,进而控制继电器对小车起停进行控制。动力模块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装置使小车运动。电源模块通过锌空电池为电机供电。电源优化模块通过机械结构对电源模块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电池的效率和寿命。本发明将VC碘钟反应与智能小车起停控制结合,提供利用VC碘钟反应控制智能小车的完整方案,其控制方法较为简单易行,操作简单,并通过机械结构优化锌空电池散热和内部电解质变质的问题,提高锌空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9921584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698585.7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矢量推进的流线型四旋翼水下航行器,包括:电子舱、流线型外壳,螺旋桨推进器、转动机构、控制模块、动力模块和姿态传感器;流线型外壳将转动机构和电子舱包裹在其内部,控制模块和动力模块位于电子舱内部,动力模块用于为姿态传感器、控制模块和螺旋桨推进器提供能量,促使其动作;四个螺旋桨推进器对称固定于流线型外壳两侧,四个螺旋桨推进器相对于转动机构中心对称;姿态传感器实时检测螺旋桨推进器的姿态流线型外壳整体绕转动机构中心自由圆周运动。本实用新型在实现水下航行器基本运动的同时,丰富了水下航行器的运动形式,提高了水下航行器减阻性能、运动稳定性和推进器利用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23331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22178879.X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与智能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VC碘钟反应的智能小车,包括车体、动力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电源优化模块。控制模块利用激光对射传感器将VC碘钟反应的颜色变化转化为激光对射传感器的电信号,进而控制继电器对小车起停进行控制。动力模块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装置使小车运动。电源模块通过锌空电池为电机供电。电源优化模块通过机械结构对电源模块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电池的效率和寿命。本实用新型将VC碘钟反应与智能小车起停控制结合,提供利用VC碘钟反应控制智能小车的完整方案,其控制方法较为简单易行,操作简单,并通过机械结构优化锌空电池散热和内部电解质变质的问题,提高锌空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