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3168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37471.X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 C21D1/04 ,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碰撞领域,提供一种针对汽车碰撞吸能盒的残余应力消除方法,包括振动时效处理、对吸能盒进行热时效处理、对吸能盒表面进行超声冲击处理。本发明将振动时效、热时效以及超声冲击的结合使用,经过工程实践及测试,吸能盒的残余应力消除率能够达到90%以上,表面得到强化,吸能效果大幅度提升。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金属薄壁结构残余应力的消除,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63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88857.5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轨道车辆吸能装置,属于轨道车辆碰撞安全技术领域,轨道车辆吸能装置中的所述的防爬器设于吸能装置前端,防爬器一侧面设有防爬齿;第一级吸能结构与第二级吸能结构之间设有连接板,基座置于吸能装置后端,与第二级吸能结构连接。刀具安装座位安装在防爬器另一侧面,用于安装切削刀具。第一级吸能结构内部中心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刀具安装座固接;所述的第二级吸能结构内部中心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基座固接。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吸能效果好、安装方便,能够大幅改善吸能装置的耐碰撞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63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88973.7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串联式的局部表面纳米化金属薄壁吸能装置,属于汽车碰撞安全技术领域,采用串联式组合方式,沿轴向具有两级吸能单元,包括前安装板、一级吸能单元、中间稳定板、二级吸能单元、后安装板,前安装板安装在一级吸能单元前端,后安装板安装在二级吸能单元后端,上下两级吸能单元之间采用中部稳定板连接,保证结构可以稳定变形。吸能单元为局部表面纳米化处理的薄壁吸能管。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能量吸收效率,提升吸能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碰撞产生的峰值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0926367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1188857.5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轨道车辆吸能装置,属于轨道车辆碰撞安全技术领域,轨道车辆吸能装置中的所述的防爬器设于吸能装置前端,防爬器一侧面设有防爬齿;第一级吸能结构与第二级吸能结构之间设有连接板,基座置于吸能装置后端,与第二级吸能结构连接。刀具安装座位安装在防爬器另一侧面,用于安装切削刀具。第一级吸能结构内部中心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刀具安装座固接;所述的第二级吸能结构内部中心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基座固接。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吸能效果好、安装方便,能够大幅改善吸能装置的耐碰撞性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