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平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1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6330.8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表面对流换热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量平板状构件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采用两个相同的实验件对称夹持加热片的双面结构,实现了对称加热,并在流道中双侧吹风,使加热片产生的热量平均地散向两侧,以总发热量的一半作为计算一侧平板表面换热的热流值。这样解决了传统的单侧加热方式中,加热片一侧无法绝热导致热损失较大的问题,大幅减少了非绝热损失和系统误差,从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本发明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空心框架结构采用较薄的壁厚,通过缩减导热面积抑制热量传递,减少发生在夹持装置与平板实验件接触面的热损失,尽可能地达到绝热的效果,提高了实验的精度。

    一种含气膜和热障涂层的平板壁面温度快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21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661499.X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涉及一种含气膜和热障涂层的平板壁面温度快速计算方法。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相较于常规的三维数值仿真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面向带气膜孔和热障涂层的平板结构设计问题,在短时间内能获得大量不同结构、不同材料和不同工况下的各壁面温度,用于佐证设计方案的成立和寻优等。在本发明中,通过对各壁面分区,将各区域传热过程拓扑转换为可求解的传热模型,实现了把复杂的三维偏微分方程组简化为一系列简单的一维公式。本发明方法可以避免大量重复的流程(建模、划分网格、求解计算等)和在诸多软件之间的承接与切换,从而大幅节约时间成本。

    一种尾缘采用盆背双侧变弯度劈缝冷却的涡轮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66242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77193.9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尾缘采用盆背双侧变弯度劈缝冷却的涡轮叶片。本发明通过在叶片尾缘的盆背两侧交替开设排气劈缝,可有效解决叶片背侧冷却不足的问题,同时改善叶片尾缘的温度均匀性,提高整体冷却效果;此外,本发明将劈缝通道的截面形状由常规的矩形改为三角形,可以形成周期性密排,提高尾缘空间利用率,并强化尾缘结构强度;另外,本发明的劈缝冷却结构采用变弯度的优化设计,使其具有较小的内部流动损失和较高的结构抗载荷能力。

    一种涡轮叶片内部背盆回转式冷却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129226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153580.8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叶片冷却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涡轮叶片内部背盆回转式冷却通道。所述的冷却通道包括涡轮叶片的叶盆和叶背,以及叶盆和叶背围成的叶片主体结构;涡轮叶片内部按照从前缘进气边向尾缘排气边方向分割为4个冷却通道,在第2、3冷却通道中布置有沿弦向伸展的背侧弦向隔墙和盆侧弦向隔墙以及分通道隔墙,弦向隔墙将每个冷却通道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冷却腔,分别为背侧腔、中间腔和盆侧腔。在采用背盆回转式冷却通道的腔中,多道隔墙对叶片内部空间进行了细分,不仅可以延长冷气流动距离,隔墙的侧表面还形成了丰富的内腔换热面积,相对于常规回转结构增加了约40%,从而使冷气对叶片的换热更充分,起到了增强冷却效果的作用。

    一种采用新月盾鳞复合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5045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696911.7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新月盾鳞复合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涡轮叶片在内冷表面的换热方式以对流换热为主,相比于无扰流结构的光滑涡轮叶片内表面,本发明通过新月状凸起部分与盾鳞状凹陷部分增加了约40%左右的面积。本发明采用新月盾鳞复合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可以在增强对流换热效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冷气之间碰撞、掺混和漩涡引起的阻力与损失。

    一种采用双螺旋冷却结构的涡轮外环

    公开(公告)号:CN11496189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684167.9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涡轮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双螺旋冷却结构的涡轮外环。涡轮外环常规冷却结构采用的是内部各单元相互连通的结构,空腔内的冷气会相互交汇、冲击和掺混,并且还有可能出现串流和回流的现象;而在本发明中,首先双螺旋冷气通道的结构对冷却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并按照螺旋式的唯一路径流动;其次位于双螺旋冷气通道中间的隔肋将来流分为两部分,可抑制原有单通道内大漩涡的产生,再加上各单元相互隔绝无冷气间的碰撞摩擦,因此大大减少了流动损失。本发明隔肋,六边形扰流柱以及单元体外廓形状均近似为六边形,不会产生流动突扩和节流现象,故相对涡轮外环常规冷却结构阻力更小。

    一种采用新月盾鳞复合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50457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96911.7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新月盾鳞复合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涡轮叶片在内冷表面的换热方式以对流换热为主,相比于无扰流结构的光滑涡轮叶片内表面,本发明通过新月状凸起部分与盾鳞状凹陷部分增加了约40%左右的面积。本发明采用新月盾鳞复合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可以在增强对流换热效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冷气之间碰撞、掺混和漩涡引起的阻力与损失。

    采用弹夹式货道扩容且无损投放的自动售货机

    公开(公告)号:CN1150356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62026.7

    申请日:2022-06-13

    Inventor: 刘会平 吕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售货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弹夹式货道扩容且无损投放的自动售货机。本发明不再采用复杂的机械结构作为传送装置,内部空间全部用于储存商品,且融入交叉排列的方式,从而增加存储商品的数量,储存商品的数量相对于常规单列商品堆积可提升6.7%以上,有效利用自动售货机的内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本发明传送动力来源于重力,减少耗能,传送轨迹依靠竖直条状挡板,避免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同时在传送时避免了碰撞和摔损。融合动力提供装置、投放装置和取货口于一体,将紧凑结构节省出的空间用于提高自动售货机货仓率。

    一种采用插销固定式陶瓷铠甲的涡轮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2901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125484.2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插销固定式陶瓷铠甲的涡轮叶片。本发明的结构方案针对涡轮叶片的前缘区域,可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与叶片金属基体快捷稳固相连,并且在不破坏叶片原有气动外型的前提下,有效的保护涡轮叶片前缘区域和减少对冷却气体的使用,以提高叶片的耐高温能力,以及发动机的推力性能。同时,该陶瓷铠甲在受损后,可在维修中方便更换,并使高价值的叶片金属基体重复利用延长寿命,从而使发动机的使用维护经济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种S型回转腔层板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145233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1014718.8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涡轮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S型回转腔层板冷却结构。所述的冷却结构由多个形状相同的单元体构成,每个单元体的结构包括位于进气板的进气孔、位于出气板的气膜孔、扰流柱和呈S型的回转腔。S型回转腔可分为进气腔和出气腔,并在各自中心处分别设有扰流柱,扰流柱的形状与腔体轮廓形状一致。在垂直于单元体表面的截面内,进气孔和气膜孔的中心线均呈S形曲线。进气孔中心线在进气板外表面处的切线方向与板面的夹角∠A1、气膜孔中心线在出气板外表面处的切线方向与板面的夹角∠A2均为锐角。本发明减小空气流动阻力和损失,增强叶片冷却效果,提高涡轮叶片的抗载荷能力并且优化层板布局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