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双螺旋冷却结构的涡轮外环

    公开(公告)号:CN114961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84167.9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涡轮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双螺旋冷却结构的涡轮外环。涡轮外环常规冷却结构采用的是内部各单元相互连通的结构,空腔内的冷气会相互交汇、冲击和掺混,并且还有可能出现串流和回流的现象;而在本发明中,首先双螺旋冷气通道的结构对冷却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并按照螺旋式的唯一路径流动;其次位于双螺旋冷气通道中间的隔肋将来流分为两部分,可抑制原有单通道内大漩涡的产生,再加上各单元相互隔绝无冷气间的碰撞摩擦,因此大大减少了流动损失。本发明隔肋,六边形扰流柱以及单元体外廓形状均近似为六边形,不会产生流动突扩和节流现象,故相对涡轮外环常规冷却结构阻力更小。

    一种带气膜孔涡轮叶片的热障涂层喷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157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880781.2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热障涂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气膜孔涡轮叶片的热障涂层喷涂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涡轮叶片热障涂层的新喷涂工艺流程与原有的工艺流程相比,在喷涂热障涂层前在气膜孔里塞上塞子,能够有效避免热障涂层沉积在气膜孔内导致气膜孔被封堵的问题,气膜孔的孔径得到保证,进而减弱冷气出流的流动阻力,保证冷气出流的流量符合设计预期。相比较常规制造工艺中先打孔后涂层的方式,采用本发明的方案,避免气膜孔孔径减小约20%,避免通流面积减小约36%。通过塞子头部的遮挡以形成气膜孔下游无涂层区域,相比较完全涂层的工艺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案,预计可使冷却效果提高1.6%。

    一种带气膜孔涡轮叶片的热障涂层喷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157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80781.2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热障涂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气膜孔涡轮叶片的热障涂层喷涂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涡轮叶片热障涂层的新喷涂工艺流程与原有的工艺流程相比,在喷涂热障涂层前在气膜孔里塞上塞子,能够有效避免热障涂层沉积在气膜孔内导致气膜孔被封堵的问题,气膜孔的孔径得到保证,进而减弱冷气出流的流动阻力,保证冷气出流的流量符合设计预期。相比较常规制造工艺中先打孔后涂层的方式,采用本发明的方案,避免气膜孔孔径减小约20%,避免通流面积减小约36%。通过塞子头部的遮挡以形成气膜孔下游无涂层区域,相比较完全涂层的工艺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案,预计可使冷却效果提高1.6%。

    一种采用双螺旋冷却结构的涡轮外环

    公开(公告)号:CN11496189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684167.9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涡轮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双螺旋冷却结构的涡轮外环。涡轮外环常规冷却结构采用的是内部各单元相互连通的结构,空腔内的冷气会相互交汇、冲击和掺混,并且还有可能出现串流和回流的现象;而在本发明中,首先双螺旋冷气通道的结构对冷却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并按照螺旋式的唯一路径流动;其次位于双螺旋冷气通道中间的隔肋将来流分为两部分,可抑制原有单通道内大漩涡的产生,再加上各单元相互隔绝无冷气间的碰撞摩擦,因此大大减少了流动损失。本发明隔肋,六边形扰流柱以及单元体外廓形状均近似为六边形,不会产生流动突扩和节流现象,故相对涡轮外环常规冷却结构阻力更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