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5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84521.3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底物通道效应的双功能酶突变体及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该突变体在序列为SEQ ID NO.1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合成酶(FADS)上定点突变204位亮氨酸所得,突变体1(L204V)、突变体2(L204H)和突变体3(L204C)的酶活力分别是野生型的2.3、1.9和1.7倍。所述的双功能酶突变体构建方法指提升反应物在双功能酶两个功能模块间传输效率,如FADS由FMNAT与RFK两个功能模块组成,本发明通过上述构建方法最终筛选到三个提升反应物在两个模块间传输效率的双功能酶突变体,进而提升酶的活性。本发明公开的FADS高活性突变体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216586.6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阿魏酸脱羧酶高效催化肉桂酸合成苯乙烯的方法,属于蛋白质与酶工程技术领域。通过构建阿魏酸脱羧酶Fdc以及其辅因子prFMN高效供给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以菌株粗酶液为全细胞催化剂,在15min条件下,仅转化Fdc的菌株粗酶液测得肉桂酸的转化效率为6%;而辅因子高效供给菌株粗酶液肉桂酸转化效率为43%,相比提升了7倍,在酶量加倍且30min条件下,底物转化效率可达100%。本发明所构建的prFMN辅因子高效供给的阿魏酸脱羧酶Fdc菌株,在苯乙烯生物合成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572551.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魏酸脱羧酶高活性组合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阿魏酸脱羧酶的突变体文库,筛选得到了对非天然底物4‑乙酰氧基肉桂酸活性显著提升的组合突变体。本发明所述阿魏酸脱羧酶组合突变体是对如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突变并应用于4‑乙酰氧基苯乙烯的生物合成,包括:将第397位苯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将第398位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将第438位苏氨酸突变为脯氨酸,将第441位脯氨酸突变为丝氨酸或将第441位脯氨酸突变为缬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所述突变体提升了阿魏酸脱羧酶对4‑乙酰氧基肉桂酸的脱羧活性,且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58436.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供给阿魏酸脱羧酶的辅因子prFMN的工程菌及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以过表达异丙基转移酶UbiX以及阿魏酸脱羧Fdc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SC‑2)为基础,进一步过表达黄素还原酶Fre、甲酸脱氢酶FDH、二甲氨基吡啶活化酶ThiM及核黄素激酶RFK形成工程菌株SC‑6,进而提供充足Fdc辅因子prFMN,将重组工程菌全细胞作为催化剂。同SC‑2相比,以肉桂酸为底物(苯乙烯为脱羧产物),SC‑6的脱羧活性提升约45倍,而且以苯乙烯为底物(肉桂酸为羧化产物),其羧化活性提升近20倍。辅因子prFMN高效供给的工程菌株SC‑6在Fdc的脱羧及羧化活性提升,尤其在合成肉桂酸型等高值产物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53598.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魏酸脱羧酶高活性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阿魏酸脱羧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SEQ ID NO.14或SEQ ID NO.16。本发明解决了天然阿魏酸脱羧酶Fdc1催化活性低的技术问题,可用于4‑乙酰氧基苯乙烯的生物合成。本发明所述突变体提升了阿魏酸脱羧酶对4‑乙酰氧基肉桂酸的脱羧活性,且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79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1358436.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供给阿魏酸脱羧酶的辅因子prFMN的工程菌及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以过表达异丙基转移酶UbiX以及阿魏酸脱羧Fdc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SC‑2)为基础,进一步过表达黄素还原酶Fre、甲酸脱氢酶FDH、二甲氨基吡啶活化酶ThiM及核黄素激酶RFK形成工程菌株SC‑6,进而提供充足Fdc辅因子prFMN,将重组工程菌全细胞作为催化剂。同SC‑2相比,以肉桂酸为底物(苯乙烯为脱羧产物),SC‑6的脱羧活性提升约45倍,而且以苯乙烯为底物(肉桂酸为羧化产物),其羧化活性提升近20倍。辅因子prFMN高效供给的工程菌株SC‑6在Fdc的脱羧及羧化活性提升,尤其在合成肉桂酸型等高值产物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0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52527.0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酶法制备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D‑核糖、烟酰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为原料,以核糖激酶、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以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合成NMN,同时反应体系引入了多聚磷酸激酶和多聚磷酸盐形成了ATP的再生循环,引入了焦磷酸水解酶水解PPi,保证了ATP循环利用的同时,消除了副产物ADP和PPi对产率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利用AMP核苷酶构建了AMP回收系统,将副产物AMP转化成5磷酸核糖,进而转化为PRPP,实现了在不额外投料的条件下增加PRPP的合成途径,进一步增加NMN合成效率。该发明最终获得NMN的产率达90%以上,实现了低酶量条件下高效合成NMN。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0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25552.X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成海藻糖‑6‑磷酸的多酶级联催化反应体系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体外重组表达麦芽糖磷酸化酶、多聚磷酸葡萄糖激酶、海藻糖‑6‑磷酸磷酸化酶和多聚磷酸激酶,构建了含有上述酶的多酶级联催化反应体系,并实现了多酶级联催化反应体系催化原料麦芽糖合成海藻糖‑6‑磷酸,本发明方法的原料利用率高,麦芽糖到目标产物海藻糖‑6‑磷酸的转化效率达到90%,为当前国内外报道的最高水平,为海藻糖‑6‑磷酸工业合成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3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39579.1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连续位点组合突变的耐热脂肪酸光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小球藻来源脂肪酸光脱羧酶CvFAP构建了连续位点组合突变体文库,筛选到一个8位点组合突变体M8,组合突变体M8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相比CvFAP提升15℃,且M8在55℃条件下保留50%活性,而CvFAP在该温度几乎无活性。本发明突破了常规CvFAP催化最适温度30℃,且底物脂肪酸依赖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助溶的限制。在高于豆蔻酸熔点的55℃且无有机溶剂助溶条件下,实现了以含有突变体M8的全细胞高效催化豆蔻酸生成十三烷。本发明为高温且不需有机助溶剂条件下脂肪酸光脱羧酶的应用提供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4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1781.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生物酶法合成L‑苹果酸的方法,属于有机酸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分别获得乙醇脱氢酶、丙酮酸脱羧酶和苹果酸酶,然后利用偶联底物再生NADH的策略,将乙醇脱氢酶、丙酮酸脱羧酶和苹果酸酶进行级联反应,构建从乙醇固定两分子CO2合成L‑苹果酸的合成路线,进而获得L‑苹果酸。该方法的为工业合成L‑苹果酸提供了一种新策略,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