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81273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70797.X
申请日:2007-11-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513 , A61K9/14 , A61K47/36 , A61K47/4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制备壳聚糖聚天冬氨酸包载5-氟尿嘧啶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中,利用壳聚糖和聚天冬氨酸形成离子复合物的过程对5-氟尿嘧啶进行包载,通过改变原料的分子量、摩尔配比以及反应条件等因素,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壳聚糖聚天冬氨酸包载5-氟尿嘧啶纳米粒子水分散体系,将其冷冻干燥后即得到纳米粒子粉状物。本发明中壳聚糖聚天冬氨酸包载5-氟尿嘧啶水分散体系是分散均匀、形状为球形的纳米粒子。本发明产物在水中能够重新分散成纳米粒子,具有一定的靶向和缓释性能。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产品口服后,与市售口服制剂相比,其肠道吸收效率和生物利用度有明显提高,对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
-
-
公开(公告)号:CN1080730C
公开(公告)日:2002-03-13
申请号:CN96116526.X
申请日:1996-10-03
Applicant: 中国石化金陵石化公司研究院 , 复旦大学
IPC: C08F230/08 , C02F5/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制备含磷多元共聚物水处理剂的方法。其步骤是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引发多种单体,在40-150℃温度条件下,反应2-6小时,制得固含量不小于30%的淡黄色或无色透明溶液。其中氧化剂采用过氧化氢或过硫酸盐类,还原利采用次磷酸或其盐类,单体为含有侧基的不饱和烯类单体。由本发明制备的水处理剂,能够有效地防止条种盐类的沉积,特别与其它缓蚀类药剂复配时可以起协同作用。可广泛用于工业水系统,特别时冷却水系统的盐类沉积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332181A
公开(公告)日:2002-01-23
申请号:CN01105859.5
申请日:2001-04-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透明纳米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高聚物水凝胶制备反应条件苛刻,体系复杂。本发明使用改进的O/W微乳液聚合方法,对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在氧化还原、热引发体系中,加入乳化剂、引发剂,控制反应在一定的投料范围内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均匀透明的高分子纳米级物理水凝胶。若在体系中加入交联剂则加快水凝胶的形成。本发明产物是一种高水含量的凝胶网络结构。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产品具有广泛的水凝胶优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72502A
公开(公告)日:2000-11-08
申请号:CN00116219.5
申请日:2000-05-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F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工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固含量的纳米级聚合物微乳液的合成方声。其合成步骤是先将少量单体加入乳化剂、助乳化剂形成预微乳液,并引发;然后将大部分单体缓慢、连续、滴加;单体滴加完后继续反应一段时间,使其反应完全。本方法制得的微乳液固含量可高达40wt%以上,聚合物纳米粒子可含有羧基、胺基、羟基和环氧基等多种官能团。可广泛用于药物定向输送、微胶囊化、高效催化剂载体、波导材料及高性能涂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235592C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410052766.0
申请日:2004-07-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9/14 , A61P1/16 , A61P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草酸三元复合物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现有的甘草酸类药物存在口服难吸收的不足,本发明的三元复合物纳米微粒,提高了甘草酸的口服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本发明利用离子凝胶化方法,以三聚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聚阴离子和壳聚糖或季铵化的N-(2-羟基)丙基-3-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进行离子凝胶化反应,并通过甘草酸和壳聚糖的相互作用制备甘草酸三元复合物纳米微粒。通过控制壳聚糖的分子量、壳聚糖(季铵化的N-(2-羟基)丙基-3-三甲基氯化铵)、三聚磷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甘草酸的浓度和比例可以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微粒。本发明的甘草酸纳米微粒径可控、尺寸均一,该纳米微粒表面带有正电荷,利于表面修饰。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得,制备过程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200028C
公开(公告)日:2005-05-04
申请号:CN02111451.X
申请日:2002-04-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G69/00 , A61K47/34 , C09D177/00 , C02F1/56 , C11D3/3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聚天冬酰胺衍生物及其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尚无该类聚合物,更未见该类聚合物制成纳米胶囊的报导。本发明的聚天冬酰胺衍生物包含有亲水性的N-低级脂肪烃基天冬酰胺重复单元以及疏水性的天冬酰胺重复单元或N-高级脂肪烃基或芳香烃基天冬酰胺重复单元。利用该类聚合物的亲、疏水性特点,将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滴加到一定量的水中,可制得纳米级胶囊。在纳米胶囊的制备过程中可包裹药物,达到控释目的,效果良好。本发明方法简便,成本不高,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6377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3116912.0
申请日:2003-05-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响应性能的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以正硅酸烷基酯为前驱体,利用凝胶-溶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裹的磁性纳米颗粒,并以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采用模板聚合方法,以上述磁性纳米颗粒为种子,以异丙基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为主单体,以丙烯酸或其盐等为功能单体,通过控制主单体、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用量,制备得不同溶胀比例的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微球。这种微球具有磁响应性、温度敏感性以及pH敏感性。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所制得的微球粒径大小、溶胀比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332180A
公开(公告)日:2002-01-23
申请号:CN01126451.9
申请日:2001-08-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F2/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分散于油相的纳米级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反应性微凝胶制备方法常用乳液聚合,溶液聚合等,制得微凝胶粒子较大或固含量不高。本发明使用改进的正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对甲基丙烯酸酯类或苯乙烯类单体在热引发体系中,加入乳化剂、引发剂、长链柔性单体、功能性单体、多官能度单体等,控制反应在一定的投料范围内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均匀透明或半透明的高分子纳米级微凝胶,然后将其转入油相形成反应性微凝胶的非水分散液。本发明产物是一种接近透明的分子内交联的结构,分散体表面和内部保留有大量反应活性的官能团,利用反应性微凝胶的这种表面改性,不仅可调节涂料的流变性,还可制备颜料润湿分散剂等。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产品具有广泛的反应性微凝胶的优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328064A
公开(公告)日:2001-12-26
申请号:CN01126181.1
申请日:2001-07-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王雷 , 邓勇华 , 阿德尔哈米特·欧拉萨 , 府寿宽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磁性聚合物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在氧化还原或热引发体系中,对丙烯酰胺类和丙烯酸类等亲水性单体,加入乳化剂、引发剂、交联剂、不同价态的铁盐,控制反应在一定的投料范围内,在反相微乳液中一步直接合成具有超顺磁性的、粒径在20-125nm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粒径大小可以由碱的种类,乳化剂的用量控制。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微球粒径可控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