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4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1129.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荷载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垂直设置于底座上;沙荷载输入模块,用于对角钢试件施加沙荷载;滑动调节模块,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杆与沙荷载输入模块,可沿支撑杆上下滑动,用于调整沙荷载输入模块的高度;试件固定模块,设置于底座上,用于将角钢试件固定在沙荷载输入模块的正下方以及调节角钢试件的约束条件;试件固定模块中设置有应变片,应变片所采集的应变数据用于计算沙荷载测量值。本发明能够通过调节角钢的约束条件来改变振动频率,进而实现不同振动频率时角钢所受沙荷载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3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11126.5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沙荷载下的输电塔可靠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输电塔所在区域的气象数据,获取风速分布情况以及风速与沙粒质量密度的关系;根据风速分布情况、风速与沙粒质量密度的关系以及目标输电塔的结构参数,生成纯风荷载与风驱沙碰撞荷载,进而得到风沙荷载;基于风沙荷载,采用输电塔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目标输电塔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在风沙荷载的作用下目标输电塔的结构失效概率;根据目标输电塔的结构失效概率以及风速分布情况,计算得到目标输电塔的结构可靠度。本发明能够对风沙荷载作用下的输电塔进行可靠性评估,为增强输电塔线体系的抗风沙能力提供了有效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2448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304017.8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热互联背景下的配电网可靠性增效计算方法,其包括:获取供能网络元件故障率、风光负荷数据、能源集线器元器件配置及网络结构参数;利用获取的参数对电‑气‑热独立供能配电网进行供电不足期望计算;计算能源集线器对电负荷的最大支撑能力;对电‑气‑热互联供能配电网进行供电不足期望计算;利用独立供能和互联供能供电不足期望计算互联供能情况下配电网可靠性增效。本发明能为电‑气‑热互联系统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增效计算及投资决策提供技术基础与支持,可以广泛在配电网可靠性技术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48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04017.8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热互联背景下的配电网可靠性增效计算方法,其包括:获取供能网络元件故障率、风光负荷数据、能源集线器元器件配置及网络结构参数;利用获取的参数对电‑气‑热独立供能配电网进行供电不足期望计算;计算能源集线器对电负荷的最大支撑能力;对电‑气‑热互联供能配电网进行供电不足期望计算;利用独立供能和互联供能供电不足期望计算互联供能情况下配电网可靠性增效。本发明能为电‑气‑热互联系统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增效计算及投资决策提供技术基础与支持,可以广泛在配电网可靠性技术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23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583945.2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参与区域能源网络的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区域能源网络的支援请求,在区域能源网络与综合能源系统之间联络管线传输功率的范围内确定多个交互功率值;基于各交互功率值分别利用预先构建的调度模型得到与各交互功率值对应的调度成本;基于所述各交互功率值对应的调度成本以及各交互功率值对应的补偿收益生成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计划;其中,所述调度模型基于交互功率值、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运行调节成本以及负荷削减量构建。本发明为区域能源网络故障恢复或紧急调度时,通过对USIES进行优化调度从而起到支撑区域能源网络故障恢复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47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69965.6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变电站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应用于变电站的空调控制装置,包括:接收第一采集执行单元发送的语音数据,语音数据是第一采集执行单元对对象的语音进行采集得到的,获取语音数据中的指令信息,指令信息包括目标空调的标识信息和针对目标空调的控制指令,根据标识信息,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空调关联的目标采集执行单元,以使目标采集执行单元控制目标空调执行与控制指令对应的任务。本方案提高了对变电站中空调控制的效率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2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72187.6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郭铭群 , 刘冀邱 , 李本良 , 卢飞 , 李静波 , 田蔚光 , 管仁锋 , 邹军 , 韦联永 , 王婷婷 , 骆云飞 , 张亮 , 牛凯 , 蒋伟 , 李伟 , 官澜 , 于洋 , 黄宝莹 , 金梦菡
IPC: G06Q10/063 , G06N3/0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智能选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选站数据对可建造变电站的区域进行筛选,得到目标选址区域,根据预设定的站址搜索数量,在目标选址区域内生成N组待处理站址;将待处理站址输入基于改进型多峰优化粒子群算法构成的搜寻模型中,筛选中各组待处理站址的最优站址,根据前N个最优站址,确定目标选址区域的变电站选址规划结果。本发明采用科学的区域筛选方法对选址区域进行筛选,为选站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指导;在寻找最优站址的过程中对任两个距离过近的站址根据排斥策略进行调整,以保证改进的多峰优化粒子群算法的多峰解之间的距离,避免不同种群输出的站址间过度收敛到局部最优,以保证最优的选址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88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328056.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 达峰时代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轻钢屋面与光伏组件支撑结构体系,包括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安装在轨道上,轨道通过夹具固定在压型钢板波峰处,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设计,将整体集成到建筑上,将光伏发电系统与新建筑同时设计、施工、安装,使光伏板与建筑屋面、立面有机结合,压型钢板可代替最上层屋面,替换式安装节省部分屋面投资,25年内无需再进行屋顶更换、检修及保养维护,节约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28056.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 达峰时代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轻钢屋面与光伏组件支撑结构体系,包括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安装在轨道上,轨道通过夹具固定在压型钢板波峰处,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设计,将整体集成到建筑上,将光伏发电系统与新建筑同时设计、施工、安装,使光伏板与建筑屋面、立面有机结合,压型钢板可代替最上层屋面,替换式安装节省部分屋面投资,25年内无需再进行屋顶更换、检修及保养维护,节约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112005.7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阀低温余热回收用喷射膨胀热泵系统及方法,其包括:气液分离器、第一制冷剂支路和第二制冷剂支路,气液分离器的两个出口分别与第一制冷剂支路的一端和第二制冷剂支路的一端连接;以及设置在第一制冷剂支路的另一端和第二制冷剂支路的另一端之间的喷射器;喷射器的第一端口与第一制冷剂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喷射器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制冷剂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喷射器的第三端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连接;由喷射器将接收的饱和液态制冷剂和饱和气态制冷剂混合后形成气液饱和两相流体,输入气液分离器内。本发明结构紧凑、高性能系数、性能代偿小、高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