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11790.3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24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F03D9/25 , F03B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抽蓄联合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系统、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风光抽蓄联合系统的风电机组预测出力曲线和光伏机组预测出力曲线,抽水蓄能机组的最大充电功率、最小充电功率、最大放电功率、最小放电功率、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上游水库和下游水库的最大库容和最小库容,电动机的最小开机时间和最小停机时间,发电机的最小开机时间和最小停机时间,以及风光抽蓄联合系统的计划出力数据;将获取的数据输入至预先构建的风光抽蓄联合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中,得到待测风光抽蓄联合系统中抽水蓄能机组的最优出力计划和待测风光抽蓄联合系统的最优调度策略,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21520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6637.1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孙珂 , 李凡 , 秦博宇 , 王智冬 , 刘栋 , 王丹 , 张哲 , 苏筱凡 , 徐加银 , 薛雅玮 , 于昊洋 , 梁涵卿 , 张逸兴 , 张柯欣 , 秦继朔 , 朱思睿 , 冯沛儒 , 游沛羽 , 章程 , 陶太堃 , 王璐 , 沈玉明 , 郭国栋 , 司远 , 胡天宇
IPC: G05B13/04 , H02J3/36 , H02J3/12 , H02J1/00 , H02J3/38 , G06F18/214 , G06F18/243
Abstract: 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的电力系统控制参数优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方面专门适用于预测 化提供可靠依据与指导。目的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决策树和ISS理论的直流系统控制参数分析方法,包括:根据直流系统控制参数样本数据,通过基于输入‑状态稳定理论构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水平量化评估指标,得到电压稳定水平样本标签数据;采用基于纯度损失的决策树框架,训练得到直流系统控制参数分析模型。本发明通过直流系统控制参数分析模型评估不同直流系统控制(56)对比文件CN 113239963 A,2021.08.10CN 113506186 A,2021.10.15CN 113746087 A,2021.12.03CN 115271070 A,2022.11.01CN 115713032 A,2023.02.24CN 115842366 A,2023.03.24CN 116031867 A,2023.04.28IN 202041030781 A,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59559.X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丹 , 刘栋 , 李欣蔚 , 李晖 , 梁涵卿 , 冯沛儒 , 薛雅玮 , 郝义东 , 陆建忠 , 李凡 , 郭国栋 , 王绪利 , 徐加银 , 司远 , 胡天宇 , 史锐 , 朱刘柱 , 于慧芳 , 徐秋实 , 李坤 , 莫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电网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初步确定交直流电网中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的配置数量和地点;筛选出区域电网中的电压失稳关键事故集;在交直流电网的各区域电网内部,基于筛选出的电压失稳关键事故集以及初步确定的配置数量和地点,构建基于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或SVC(支持向量机)的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模型,并计算得到各区域电网的电压变化动态过程;采用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基于初步确定的配置数量和地点以及各区域电网的电压变化动态过程,求解预先构建的交直流电网配置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的多目标数学优化模型,得到交直流电网的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方案,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交直流电网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2152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86637.1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孙珂 , 李凡 , 秦博宇 , 王智冬 , 刘栋 , 王丹 , 张哲 , 苏筱凡 , 徐加银 , 薛雅玮 , 于昊洋 , 梁涵卿 , 张逸兴 , 张柯欣 , 秦继朔 , 朱思睿 , 冯沛儒 , 游沛羽 , 章程 , 陶太堃 , 王璐 , 沈玉明 , 郭国栋 , 司远 , 胡天宇
IPC: G05B13/04 , H02J3/36 , H02J3/12 , H02J1/00 , H02J3/38 , G06F18/214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方面专门适用于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决策树和ISS理论的直流系统控制参数分析方法,包括:根据直流系统控制参数样本数据,通过基于输入‑状态稳定理论构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水平量化评估指标,得到电压稳定水平样本标签数据;采用基于纯度损失的决策树框架,训练得到直流系统控制参数分析模型。本发明通过直流系统控制参数分析模型评估不同直流系统控制参数数据下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水平,利用决策树可视化的生成过程得到直流系统控制参数数据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水平的重要性排序,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的电力系统控制参数优化提供可靠依据与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54825.6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效益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从待测风光混合储能系统内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力历史发电数据中随机提取风力发电序列,并确定待测风光混合储能系统内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的预测值和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的实际值;基于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的预测值,对预先构建的日前申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申报曲线;基于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的真实值,对预先构建的日内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售电曲线;确定待测风光混合储能系统的寿命损耗,并评估待测风光混合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效益,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储能评估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8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06989.5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孙英云 , 孙一丁 , 黄津钜 , 杨月 , 刘栋 , 郭国栋 , 王丹 , 辛蜀骏 , 路畅 , 薛雅玮 , 李凡 , 孟健 , 陈天一 , 于昊洋 , 梁涵卿 , 秦继朔 , 张紫桐 , 陈文哲 , 宋汶秦 , 章程 , 陶太堃 , 麻滨麒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50/06 , H02J3/38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特高压直流输电特性的沙戈荒基地输储协同规划方法,利用风光场景生成模型,生成风光输出的典型与非典型场景,构建沙戈荒基地配套输‑储协同规划模型,包括规划层和运行模拟层;基于风光场景的输出,规划沙戈荒基地配套外送输电起落点与基地电化学储能容量及功率,构建所述规划层;结合典型特高压直流输电曲线集构建方法与系统失负荷风量化指标,以随机‑时序运行模拟为基础,构建运行模拟层;引入系统失负荷风险规避系数,通过该系数调节电力负荷保供需求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偏好程度,以沙戈荒基地外送系统的运行模拟成本最低为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场景分析法求解得到每个时序场景中的系统各灵活性资源及特高压直流曲线的运行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58612.8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刘栋 , 李凡 , 郭国栋 , 秦博宇 , 李晖 , 王智冬 , 孙珂 , 李恒毅 , 王丹 , 薛雅玮 , 张章 , 孟健 , 梁涵卿 , 秦继朔 , 张逸兴 , 宋天力 , 桂旭 , 周波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92 , G06N7/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网络内部介质流动的动态特性,建立HCNG网络的非等温模型和DHN网络的热力学模型,以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动态模型,从而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网络之间的互动灵活性裕度;利用所述互动灵活性裕度,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及实时两阶段调度模型;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对调度模型的决策过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调度结果。能够基于HCNG网络的非等温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及实时两阶段调度模型,提高调度模型的可靠性,并解决没有不确定性先验知识情况下的调度运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8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446622.2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栋 , 史锐 , 秦继朔 , 毛志航 , 张啸虎 , 但扬清 , 徐敏 , 董骁翀 , 王智冬 , 孙珂 , 孙英云 , 武佳卉 , 许凌 , 王丹 , 薛雅玮 , 于昊洋 , 李凡 , 郭国栋 , 刘忠健 , 佟宇梁 , 王晨轩 , 胡蓉 , 孙飞飞 , 李万伟 , 冯智慧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分析和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行为与数量演变的动态分群方法和系统,包括:计算智能电表采集数据的用户对象,及其对应的负荷数据;对负荷数据进行改进的离散小波转换,获得负荷特征向量;将负荷特征向量输入动态分群算法模型,动态分群算法模型中第一日采用初始化聚类中心,从第二日开始,初始化聚类中心采用上一日的历史聚类中心 ,获得所有日的用户动态分群标签结果序列;输出所有日的用户动态分群标签结果序列。其可更好地应对用户的时变性与不确定性,给出了一种考虑用户行为和数量演变、分群一致性、抗噪能力与鲁棒性的动态分群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4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84381.6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Inventor: 刘栋 , 郭国栋 , 王千辰 , 孙珂 , 孙英云 , 王丹 , 薛雅玮 , 李凡 , 孟健 , 秦继朔 , 梁涵卿 , 章程 , 陶太堃 , 张紫桐 , 宋汶秦 , 陈文哲 , 游沛羽 , 司远 , 胡天宇 , 佟宇梁
IPC: G06Q50/06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沙戈荒能源基地的专项工程输电定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力市场出清模型和备用调节机制,构建基于电能‑备用联合出清的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双层优化模型;利用场景分析法调节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双层优化模型,以使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双层优化模型求得最优解;根据最优解确定专项输电工程的输电价格。根据电力市场出清模型和备用调节机制,构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双层优化模型能够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给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对该模型进行调节,能够根据电力市场交易情况规划输电价格和跨区输电实际需求量,更能反映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新型电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97850.5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李凡 , 刘栋 , 秦博宇 , 王智冬 , 孙珂 , 王丹 , 薛雅玮 , 张哲 , 李梦骄 , 于昊洋 , 刘忠健 , 梁涵卿 , 张逸兴 , 张柯欣 , 秦继朔 , 谢宇峥 , 游沛羽 , 陶太堃 , 章程 , 蒋诗谣 , 司远 , 郭国栋 , 胡天宇
IPC: G06F18/243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方面专门适用于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决策树的电力系统薄弱支路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电气量样本数据、电网拓扑结构样本数据、支路薄弱程度样本标签数据,采用基于信息增益的决策树框架,训练电力系统薄弱支路辨识模型;通过电力系统薄弱支路辨识模型得到电网支路开断状态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排序。本发明构建基于信息增益决策树算法的电力系统薄弱支路辨识模型,使得数据分析过程透明、可解释,能够得到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后输入特征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得到电力系统支路的薄弱程度排序,为针对性保护提供指导,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