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0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953741.5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即期‑远期碳排放金融市场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建立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实际碳排放生命周期评估模型,获得综合能源系统实际碳排放量;基于B‑S定价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综合能源系统实际碳排放量,分别建立碳排放权即期交易模型、碳排放权远期交易模型;建立即期‑远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即期‑远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通过考虑耗能用户的需求响应,能够有效地放缓耗能用户的电负荷及气负荷波动,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降低了IES的运行成本和耗能用户的购能成本,实现了IES与耗能用户间的双赢;即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价格信号指引碳排放资源合理分配,促进碳减排;远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积累出售,带来额外金融效益,积极引导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14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1488673.7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塔的智能减振装置,包括感应装置、减振装置和控制中心;感应装置包括外壳A、绝缘层、电缆、环形铁芯和线圈A;减振装置包括外壳B、电磁铁、导体板及连接弹簧A、连接弹簧B,其中电磁铁包括铁芯以及环绕于铁芯的线圈B,电磁铁的八个角通过连接弹簧B连接于外壳B的八个角内侧;外壳B的八个角通过连接弹簧A连接至输电塔上;控制中心内含振动传感器和整流器,上述线圈A和线圈B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工厂模块化生产;安装维修方便,提高现场效率。同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与电涡流阻尼相结合,配合两套TMD减振系统,极大地提升阻尼器的工作效率,实现多频率成分的振动控制以及多维减振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39688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0536824.3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预制式导电混凝土结构,该预制式导电混凝土结构包括底板,底板底部设有若干插地杆,底板的顶部设有若干肋板,肋板侧面穿过L形杆状的导电杆,底板顶部设有矩形块状的导电块本体,且导电杆延伸出导电块本体外部部位包裹有一层绝缘套,导电杆位于导电块本体外部一端安装有接线端子。该预制式导电混凝土结构可以预先制造好,直接固定安装在施工地地面上,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效率,而且坚固耐用,导电性能好,安装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58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594454.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接火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部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贯穿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端设置有线夹组件,所述安装板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共同固定安装有导向件,所述安装板上端后部固定安装有增高台,所述增高台内部开有一组一号滑槽,所述一号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下端贯穿安装板后部,所述驱动机构位于线夹组件后侧,所述安装板后部开有一组二号滑槽,且一组二号滑槽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板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锁紧件。该装置扩大接火装置适用范围,可实现线夹组件的手动驱动,满足低成本的要求,保证接火装置的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07478.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接入电网运行的可行域评价方法,属于配电的电路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步骤2):构建联网光伏发电模型;步骤3):将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匹配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使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再判断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步骤4):对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进行评价,得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评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的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以评估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对联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2356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810162921.6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H05K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卡扣结构,包括顶部开口的矩形箱状箱体和盖板,所述箱体两侧设有平板状的凸缘,两凸缘上均开有若干安装孔,箱体顶部设有矩形板状的盖板,箱体内部底面垂直设有两L形的支撑杆,两支撑杆中间均设有一段弹簧,两支撑杆顶端均垂直设有C形管状的卡环,两卡环组成一个圆环形状;所述盖板底部中心处垂直设有连杆,连杆底部连接有球形的插球,插球的直径大于卡环的内直径,当盖板盖在箱体上时,插球穿过两卡环。该电气设备卡扣连接结构紧固,稳固性能好,长时间使用依然能够保持严密,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2491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514244.8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自动收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旋转机构、收放线机构以及收放线驱动机构,旋转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收放线机构安装在旋转机构上,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收放线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收放线驱动机构与收放线机构连接,收放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收放线机构收放线。该装置能够自动完成收放线操作,不需要人工操作,省时省力,在收放线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旋转机构实现收放线角度的调节,能够适应不同操作环境下的收放线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70977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85476.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属于区块链及计算机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上链存证、数据存储、数据维护这三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通过源头数据存证、新能源云数据上链存证和后期验证是否被篡改的方式,保证提供给用户的数据真实可信提高平台的公信力,为数据的对外共享提供可信保障。本发明区块链电子合同则无需认证设备费用和认证服务费用,优化了认证环节,提高了认证效率;从工作效率看,传统并网签约效率低。本发明通过共同制定供需双方合理的交易规则,实现供需双方资源的合理分配。本发明优化供需双向的交易流程,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81249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059567.0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长时间序列分析的输电线路地表形变预警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SAR影像,通过InSAR技术处理SAR影像生成输电线路地表的形变图;在形变图中选取兴趣点,通过形变图获取兴趣点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结合预设识别规则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构建长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通过长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兴趣点的地表形变进行预测。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有关输电线路地表形变的预测与预警问题,基于地表形变时间序列,引入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能够对兴趣点的地表形变进行后续时间序列地表形变值的预测,实现高精度的输电线路地表形变预测,突破了现有输电线路地表形变停留在形变监测的局面。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402142.1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75 , G06N3/084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环境侵蚀的输电塔近断层地震易损性能评估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输电塔的大气环境参数计算输电塔的腐蚀速率后,在输电塔表面设置镀锌涂层,根据输电塔的腐蚀速率计算输电塔的锈蚀深度,确定镀锌涂层的有效防护年限后,构建并训练BP神经网络,再建立塔‑桩‑土‑线‑时间耦合有限元模型,将BP神经网络合成的近场地震动作用在塔‑桩‑土‑线‑时间耦合有限元模型上,模拟得到近断层地震和大气环境侵蚀共同作用下输电塔的易损性曲面,多次改变模型参数模拟得到多个易损性曲面,多参数回归分析后建立输电线路抗损性能评估公式。本发明实现了全寿命周期内输电塔抗损性能的快速评估,有利于保障输电塔的运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