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0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953741.5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即期‑远期碳排放金融市场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建立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实际碳排放生命周期评估模型,获得综合能源系统实际碳排放量;基于B‑S定价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综合能源系统实际碳排放量,分别建立碳排放权即期交易模型、碳排放权远期交易模型;建立即期‑远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即期‑远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通过考虑耗能用户的需求响应,能够有效地放缓耗能用户的电负荷及气负荷波动,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降低了IES的运行成本和耗能用户的购能成本,实现了IES与耗能用户间的双赢;即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价格信号指引碳排放资源合理分配,促进碳减排;远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积累出售,带来额外金融效益,积极引导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51595.8
申请日:2024-09-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有机朗肯循环的虚拟电厂能量梯级利用的低碳优化调度方法,属于低碳经济调度领域。本发明包括建立考虑有机朗肯循环的虚拟电厂架构;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虚拟电厂架构,在考虑热能利用的#imgabs0#效率后,建立利用余热发电的有机朗肯循环出力模型;建立电转气运行模型;联立有机朗肯循环出力模型、电转气运行模型,建立含电转气、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热电联供机组出力模型;在碳配额机制下,建立阶梯式碳交易模型;建立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求解虚拟电厂最小综合运行成本。本发明以综合需求响应对虚拟电厂进行优化,挖掘了虚拟电厂中负荷侧的灵活和低碳运行潜力,促进风电消纳,降低虚拟电厂的购能成本和弃风成本,对虚拟电厂碳减排具有积极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2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38858.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能源定价影响下负荷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利用碳流追踪对网络节点的碳排进行实时量化;依据碳交易成本和负荷能源需求共同为综合能源定价,构建综合能源价格模型;建立分时电价为基准值标幺化综合能源系统内部价格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对构建的灵活能源定价影响下负荷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所提方法在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综合需求响应的同时,改善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碳排放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8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576758.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40/04 , G06Q30/0201 , G06F17/10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CS‑P2G的绿证‑碳交易联合交互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法,包括:建立含碳捕集和电转气的区域电网模型;引入阶梯式碳交易,综合考虑CET、GCT、CCER的联合机制,引导综合能源系统控制碳排放;引入CCS‑P2G联合运行的NCHP原理,构建考虑CCS‑P2G耦合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本发明在考虑碳交易与绿证交易机制的影响下,同时,在保证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分发挥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与经济性,为新能源消纳与低碳能源供应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6758.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40/04 , G06Q30/0201 , G06F17/10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CS‑P2G的绿证‑碳交易联合交互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法,包括:建立含碳捕集和电转气的区域电网模型;引入阶梯式碳交易,综合考虑CET、GCT、CCER的联合机制,引导综合能源系统控制碳排放;引入CCS‑P2G联合运行的NCHP原理,构建考虑CCS‑P2G耦合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本发明在考虑碳交易与绿证交易机制的影响下,同时,在保证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分发挥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与经济性,为新能源消纳与低碳能源供应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07478.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接入电网运行的可行域评价方法,属于配电的电路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步骤2):构建联网光伏发电模型;步骤3):将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匹配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使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再判断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步骤4):对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进行评价,得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评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的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以评估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对联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48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69772.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的混合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属于太阳能混合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某个时间段的储能装置内,构建至少两个发电的能量模型;步骤2):分析能量模型的容量是否完整;采用模型轮廓封闭法分析各个能量模型的容量是否完整;步骤3):根据各个能量模型的容量情况,分析各个能量模型的容量稳定性;步骤4):将各个能量模型进行相互碰撞,选择容量稳定性好的能量模型作为配电网的能量输出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各个能量模型进行相互碰撞,选择容量稳定性好的能量模型作为配电网的能量输出模型,实现了储能装置的容量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9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715984.0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3/06 , H02J3/38 , H02J3/00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天然气网掺氢的电气耦合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电气耦合系统模型,使其包括碳捕集系统子模型、电力系统系统子模型、耦合系统子模型、天然气系统、碳交易机制模型以及需求响应模型,并通过设计考虑需求响应成本、碳交易成本、运行成本和弃风成本的电气耦合系统模型的目标函数作为调度优化函数,以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来确定电气耦合系统中火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P2H装置以及P2M装置的出力值,从而完成对下一个调度周期的电气耦合系统进行调度。因此,本发明通过设计电气耦合系统模型及其调度优化函数,实现源测和负荷侧共同降低系统碳排放,并保证系统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07478.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接入电网运行的可行域评价方法,属于配电的电路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步骤2):构建联网光伏发电模型;步骤3):将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匹配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使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再判断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步骤4):对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进行评价,得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评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的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以评估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对联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0977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85476.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属于区块链及计算机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上链存证、数据存储、数据维护这三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通过源头数据存证、新能源云数据上链存证和后期验证是否被篡改的方式,保证提供给用户的数据真实可信提高平台的公信力,为数据的对外共享提供可信保障。本发明区块链电子合同则无需认证设备费用和认证服务费用,优化了认证环节,提高了认证效率;从工作效率看,传统并网签约效率低。本发明通过共同制定供需双方合理的交易规则,实现供需双方资源的合理分配。本发明优化供需双向的交易流程,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