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367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383105.4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成本分摊的电力系统碳排放量降低方法及装置,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电力市场双边竞价模型下获得各发电机组出力数据,通过碳排放流的追踪模型以及各机组的出力数据获得碳流,再通过合作博弈的方法使用改进Shapley的方法降低计算复杂度去对负荷侧以及发电侧的碳责任进行具体的分摊,从而获得每个区域的具体碳排放的评价方法以及其包含碳属性的更新节点电价,从市场机制实现系统的进一步降低碳排。本发明的电力系统中碳排放的成本分摊方法充分考虑了需求决定供给的原则,从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成本分摊,采用改进Shapley方法减少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7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83105.4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成本分摊的电力系统碳排放量降低方法及装置,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电力市场双边竞价模型下获得各发电机组出力数据,通过碳排放流的追踪模型以及各机组的出力数据获得碳流,再通过合作博弈的方法使用改进Shapley的方法降低计算复杂度去对负荷侧以及发电侧的碳责任进行具体的分摊,从而获得每个区域的具体碳排放的评价方法以及其包含碳属性的更新节点电价,从市场机制实现系统的进一步降低碳排。本发明的电力系统中碳排放的成本分摊方法充分考虑了需求决定供给的原则,从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成本分摊,采用改进Shapley方法减少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87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210561938.5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直驱风电多馈入系统电网强度量化与优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目标系统为含直驱风电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首先依据初始下垂系数,目标系统的网架参数和设备输出功率信息,计算短路比及其临界值的差值以此判断系统电压稳定裕度;根据初始下垂系数对应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进行迭代优化,获得能够提升交直流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优化下垂系数,完成对目标系统电压稳定裕度的提升。本发明一方面有助于准确判断混合多馈入系统的电网强度,利于风电场站的规划与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对下垂系数进行优化,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电网强度,避免接入风电场站对系统造成恶化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15965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58591.4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的光充储系统运营效益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步构建运营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上述指标的指标值进行样本数据采集,然后对样本的准则层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2: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综合主客观因素确定光充储系统运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3:以经典物元可拓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最大接近经典域中值确定关联度的计算方法形成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从而对光充储系统运营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充储系统运营效益分析的标准化和有效性,更加全面地反映当前光充储系统的运营情况,且更加可靠地支持企业的未来经营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02007.8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杭州似然数据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41 , G06N3/0455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inTrans短时用电负荷预测算法系统,简单线性与复杂模型的并联结构。该结构高效的提高了用电负荷预测任务的平均精度,并极大地降低了最大误差,通过在输入输出间设计Linear Link Block简单线性连接结构,从而放大输出对输入中人工特征的敏感度,设计了长周期信息提取器Long Time Information Extractor,LTIE,用于提取用电负荷预测任务重的广泛依赖关系,在设计LTIE时,相比于基于transformer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更加简单的Encorder特征编码结构与Decoder特征解码结构,大大降低了时间复杂度,可节约推理时间5‑1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4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854452.5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杭州似然数据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段样条回归‑WaveNet两阶段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得到修正后的分段样条线性回归模型;得到所述训练集用滤波后的残差序列;利用所述训练集用滤波后的残差序列对WaveNet电力负荷残差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结束后的WaveNet电力负荷残差预测模型;获得测试合格的分段样条回归‑WaveNet两阶段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电力负荷数据输入所述分段样条回归‑WaveNet两阶段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对应所述待预测的电力负荷数据的电力负荷预测值。本发明对于中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高,可解释性与鲁棒性好,灵活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86268.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LSTM的用户电量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用电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和对应的相关变量值,得到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输入到E‑LSTM模型中进行训练,构建电量预测模型;将测试集输入到电量预测模型中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优化损失电量预测模型的超参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对电量预测模型输出的结果精度进行评价。通过基于LSTM结合进化算法训练电量预测模型,进一步优化隐藏层,根据评价指标选择出最优的模型,使得电量预测模型对数据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提高了电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81667.1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杭州似然数据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内分时用电负荷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介质,通过根据预设的标准日用电负荷曲线集合,确定与待预测日匹配的目标标准日用电负荷曲线,根据预设的日总用电量算法,计算所述待预测日的日总用电量;根据所述日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标准日用电负荷曲线,计算得到初始的日用电负荷曲线;根据所述待预测日的前n天的真实的日用电负荷曲线,计算时滞因子序列,来对初始的日用电负荷曲线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的日用电负荷曲线,根据所述日用电负荷曲线确定发电站的目标发电量,控制所述发电站的运行状态。采用本发明,通过引入时滞因子来平滑衔接处的用电负荷,有效提高日内分时用电负荷预测的精准性,从而保证发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61938.5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直驱风电多馈入系统电网强度量化与优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目标系统为含直驱风电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首先依据初始下垂系数,目标系统的网架参数和设备输出功率信息,计算短路比及其临界值的差值以此判断系统电压稳定裕度;根据初始下垂系数对应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进行迭代优化,获得能够提升交直流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优化下垂系数,完成对目标系统电压稳定裕度的提升。本发明一方面有助于准确判断混合多馈入系统的电网强度,利于风电场站的规划与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对下垂系数进行优化,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电网强度,避免接入风电场站对系统造成恶化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68465.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换流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主控制器,该方法和装置应用于主控制器,具体为采集所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出口侧的有功功率和总电流值;根据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总电流值计算实际斜率;根据所述实际斜率和设定斜率对所述电力电子换流设备执行预定控制方案。本方案不需要知道实际的网络侧参量,只需基于设备出口侧电气量的检测,通过实测数据与设定判据条件对比,即可实现对电力电子换流设备的控制,保证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