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054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519858.4
申请日:2020-06-09
发明人: 李清 , 柏晓路 , 刘文勋 , 张瑚 , 韩鹏飞 , 吕中宾 , 张博 , 江卫华 , 吴海洋 , 黄欲成 , 徐维毅 , 吴高波 , 杨晓辉 , 马伦 , 李梦丽 , 周成均 , 吕健双 , 刘思宁 , 汪如松 , 雷雨泽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挂点地线悬垂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地线复合绝缘子和二联板;两个地线复合绝缘子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于二联板一侧两端;二联板另一侧的中间设置有挂点金具;二联板在挂点金具固定点的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UL型挂环;两个地线复合绝缘子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悬垂线夹与预绞式护线条相连接;所述挂点金具和两个第一UL型挂环分别与杆塔地线支架的挂线支架相连接。本发明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010567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1047354.9
申请日:2020-06-09
发明人: 柏晓路 , 刘文勋 , 张瑚 , 韩鹏飞 , 江卫华 , 吴海洋 , 黄欲成 , 徐维毅 , 吴高波 , 李清 , 周成均 , 吕健双 , 但京民 , 陈麒任 , 林芳 , 李健 , 夏峰 , 汪如松 , 刘思宁 , 向宇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挂点地线悬垂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地线复合绝缘子和二联板;两个地线复合绝缘子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于二联板一侧两端;二联板另一侧的中间设置有挂点金具;二联板在挂点金具固定点的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UL型挂环;两个地线复合绝缘子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悬垂线夹与预绞式护线条相连接;所述挂点金具和两个第一UL型挂环分别与杆塔地线支架的挂线支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46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1306.7
申请日:2016-05-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绝缘配合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按操作过电压水平选择招弧角间隙值;步骤2,按熄弧能力选择招弧角间隙值;步骤3,综合上述按操作过电压水平和熄弧能力选择间隙的结论,提出最终的招弧角配置结果。该方法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沿线过电压和招弧角熄弧能力,采用伏安特性曲线相交法确定招弧角间隙值,满足了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绝缘配合的要求,避免了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发生过电压击穿和直流续流无法熄弧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80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59594.1
申请日:2024-03-07
发明人: 柏晓路 , 罗瑞杰 , 陈媛 , 吕健双 , 刘文勋 , 吴高波 , 岳浩 , 刘钦宇 , 张程 , 江卫华 , 吴墨非 , 洪爱军 , 胡守松 , 徐维毅 , 雷雨泽 , 崔戎舰 , 周成均 , 韩鹏飞 , 刘思宁 , 汪如松
IPC分类号: G16C20/70 , G16C20/90 , G06F30/27 , G06F113/04 , G06F113/16 , G06F119/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海拔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空气间隙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拟建输电线路的沿线海拔高度和操作冲击放电电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拟建输电线路的海拔修正系数;基于与拟建输电线路工程环境类似的实际工程数据,获取实际的海拔修正系数;基于实际的海拔修正参数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到的海拔修正系数,构建海拔修正系数优化模型并进行参数识别;将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到的海拔修正系数代入海拔修正系数优化模型,得到优化后的海拔参数;基于优化后的海拔参数,计算得到拟建输电线路的空气间隙。本发明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9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0526533.9
申请日:2020-06-09
发明人: 柏晓路 , 周古月 , 刘文勋 , 张瑚 , 徐维毅 , 吴高波 , 黄欲成 , 吴庆华 , 吴海洋 , 李健 , 陈媛 , 但京民 , 周成均 , 陈麒任 , 吕健双 , 廖星 , 夏峰 , 韩鹏飞 , 雷雨泽 , 向宇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3/16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动力学法的大跨越β阻尼线防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导线自阻尼频响特性分析;b.选择与大跨越导线直径相当的钢芯铝绞线作为β阻尼线;c.计算大跨越输电线路导线的微风振动频率范围;d.根据导线微风振动频率范围计算β阻尼线最大和最小花边长度;e.在β阻尼线花边长度区间内,选取合适的阻尼线频率相对递增率γ,计算得到花边布置方案;f.选择在2~3个大花边中心位置安装防振锤;g.采用能量平衡法进行仿真计算,选择频率响应较优的布置方案作为推荐方案;h.通过进一步试验验证,复核导线动弯应变是否满足限值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9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26533.9
申请日:2020-06-09
发明人: 柏晓路 , 周古月 , 刘文勋 , 张瑚 , 徐维毅 , 吴高波 , 黄欲成 , 吴庆华 , 吴海洋 , 李健 , 陈媛 , 但京民 , 周成均 , 陈麒任 , 吕健双 , 廖星 , 夏峰 , 韩鹏飞 , 雷雨泽 , 向宇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3/16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动力学法的大跨越β阻尼线防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导线自阻尼频响特性分析;b.选择与大跨越导线直径相当的钢芯铝绞线作为β阻尼线;c.计算大跨越输电线路导线的微风振动频率范围;d.根据导线微风振动频率范围计算β阻尼线最大和最小花边长度;e.在β阻尼线花边长度区间内,选取合适的阻尼线频率相对递增率γ,计算得到花边布置方案;f.选择在2~3个大花边中心位置安装防振锤;g.采用能量平衡法进行仿真计算,选择频率响应较优的布置方案作为推荐方案;h.通过进一步试验验证,复核导线动弯应变是否满足限值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9081178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23430695.6
申请日:2022-12-21
摘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拔挂线的直线塔,包括:直线塔身部、导线横担、倒V型悬垂绝缘子串;直线塔身部的上端设置有导线横担,导线横担上设置有倒V型悬垂绝缘子串;倒V型悬垂绝缘子串的外端固定于导线横担的上端;倒V型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联板用于连接导线;所述导线位于导线横担的上方;所述直线塔身部设置于两个杆塔之间;所述两个杆塔用于支承导线;所述倒V型悬垂绝缘子串处于拉紧状态。本实用新型利用倒置的悬垂绝缘子串固定导线,起到了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216893734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20345478.8
申请日:2022-02-21
申请人: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发明人: 柏晓路 , 王艳君 , 吕健双 , 洪爱军 , 张瑚 , 韩鹏飞 , 周成均 , 李健 , 徐维毅 , 吴高波 , 岳浩 , 罗楚军 , 刘剑英 , 夏峰 , 刘思宁 , 张冯硕 , 廖星 , 但京民 , 汪如松 , 崔戎舰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跨越耐张塔,包括塔身和塔头,塔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跨越线路地线横担、被跨越线路地线横担、跨越线路导线横担、被跨越线路导线横担;跨越线路地线横担和被跨越线路地线横担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被跨越线路地线横担和跨越线路导线横担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跨越线路导线横担和被跨越线路导线横担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跨越线路地线设置于跨越线路地线横担两端;跨越线路导线设置于跨越线路导线横担两端;被跨越线路地线设置于被跨越线路地线横担两端;被跨越线路导线设置于被跨越线路导线横担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实现交叉跨越,减少了导地线的空间交叉风险,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010568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1048109.X
申请日:2020-06-09
发明人: 柏晓路 , 庄新伟 , 刘文勋 , 杨健铭 , 姜鹏 , 张瑚 , 袁兵 , 张乾 , 韩鹏飞 , 黄欲成 , 江卫华 , 吴海洋 , 徐维毅 , 吴高波 , 周成均 , 吕健双 , 刘思宁 , 汪如松 , 向宇 , 夏峰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要交叉跨越的三挂点地线耐张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绝缘子、第一联板和第二联板;两个绝缘子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联板一侧两端;第一联板另一侧的中间设置有挂点金具;第一联板在挂点金具固定点的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UL型挂环;两个绝缘子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二联板一侧两端;第二联板另一侧中间与耐张线夹相连接;所述挂点金具和两个第一UL型挂环分别与杆塔地线支架的挂线支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791512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09013.6
申请日:2016-05-30
IPC分类号: H02H9/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招弧角,包括最小击穿距离L1、最大拉弧距离L2、最小拉弧角度α,招弧角呈羊角型,最小击穿距离L1为在过电压情况下,L1取0.82~0.85倍绝缘子串长;最大拉弧距离L2为直流电弧沿招弧角向外移动的最大可能距离,L2取300mm~400mm;拉弧角度α为保证电弧能向外移动的最小角度,最小拉弧角度α取30~85°,该招弧角可改善电弧运动轨迹,拉长燃弧长度,增强了招弧角的熄弧能力,更有效的保护了绝缘子串和导线,降低了接地极线路的故障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