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830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25763.X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陶亚光 , 吕中宾 , 张瑚 , 刘泽辉 , 张博 , 林芳 , 李清 , 叶中飞 , 伍川 , 炊晓毅 , 马伦 , 张世尧 , 谢凯 , 高超 , 陈钊 , 张帅 , 宋高丽 , 李梦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线耐张绝缘子串,包括主拉金具、备拉金具、上联板、绝缘子串、下联板和耐张线夹,所述绝缘子串有至少两串,其两端分别与上联板、下联板钩拉连接,所述耐张线夹的一端与所述下联板钩拉连接,所述主拉金具和备拉金具均与上联板钩拉连接,使用时,两条所述备拉金具的挂点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拉金具的两侧,所述主拉金具承力时,所述备拉金具屈曲设置。以提供2个以上挂点的地线耐张绝缘子串。
-
公开(公告)号:CN212010567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1047354.9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柏晓路 , 刘文勋 , 张瑚 , 韩鹏飞 , 江卫华 , 吴海洋 , 黄欲成 , 徐维毅 , 吴高波 , 李清 , 周成均 , 吕健双 , 但京民 , 陈麒任 , 林芳 , 李健 , 夏峰 , 汪如松 , 刘思宁 , 向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挂点地线悬垂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地线复合绝缘子和二联板;两个地线复合绝缘子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于二联板一侧两端;二联板另一侧的中间设置有挂点金具;二联板在挂点金具固定点的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UL型挂环;两个地线复合绝缘子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悬垂线夹与预绞式护线条相连接;所述挂点金具和两个第一UL型挂环分别与杆塔地线支架的挂线支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1190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18069.7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程峰 , 徐玉波 , 康建国 , 岳华刚 , 周楠 , 张力 , 张瑚 , 黄欲成 , 李健 , 刘文勋 , 吕健双 , 柏晓路 , 吴高波 , 周魁 , 张冯硕 , 林芳 , 岳浩 , 向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复合材料的输电线路防风偏杆塔,具体设计一种输电线路防风偏杆塔的结构。它包括塔身,塔身的顶部两端均连接有导线横担,还包括柔性阻拦索,所述柔性阻拦索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联塔延长金具、第一带伞裙的柔性复合绝缘子、无伞裙的柔性复合绝缘子、第二带伞裙的柔性复合绝缘子、第一连接金具、拉索、第二连接金具、弹簧和第三连接金具,每个导线横担的空余端端部与塔身的中部之间均连接所述柔性阻拦索,所述联塔延长金具与导线横担的空余端端部连接,第三连接金具与塔身的中部连接。本发明避免了以往工程中出现的导线对杆塔的风偏闪络问题,提供了输电线路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11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611218069.7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程峰 , 徐玉波 , 康建国 , 岳华刚 , 周楠 , 张力 , 张瑚 , 黄欲成 , 李健 , 刘文勋 , 吕健双 , 柏晓路 , 吴高波 , 周魁 , 张冯硕 , 林芳 , 岳浩 , 向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复合材料的输电线路防风偏杆塔,具体设计一种输电线路防风偏杆塔的结构。它包括塔身,塔身的顶部两端均连接有导线横担,还包括柔性阻拦索,所述柔性阻拦索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联塔延长金具、第一带伞裙的柔性复合绝缘子、无伞裙的柔性复合绝缘子、第二带伞裙的柔性复合绝缘子、第一连接金具、拉索、第二连接金具、弹簧和第三连接金具,每个导线横担的空余端端部与塔身的中部之间均连接所述柔性阻拦索,所述联塔延长金具与导线横担的空余端端部连接,第三连接金具与塔身的中部连接。本发明避免了以往工程中出现的导线对杆塔的风偏闪络问题,提供了输电线路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25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89716.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配电网基频节点导纳矩阵;步骤2、修正配电网基频节点导纳矩阵;步骤3、求取修正后配电网基频节点阻抗矩阵;步骤4、求取并联谐振频率及谐振模态阻抗;步骤5、获得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评价阻抗;步骤6、根据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评价阻抗的幅值对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进行评价。本申请补充了原模态分析法不能实现对诺顿型间谐波源评价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不足,在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配电网不同位置需要对节点阻抗矩阵进行修正的情况下,建立了评价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88245.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一个频段的间谐波并联谐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电网参数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步骤二、接入SVC等效电纳,更新节点导纳矩阵,基于模态分析法得到新的所有模态的并联谐振频率;步骤三、比较并联谐振频率和间谐波源频率,判断并联谐振频率与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的大小,如果并联谐振频率在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之间,则改变接入SVC的等效电纳,继续进行步骤二,如果并联谐振频率不在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之间,即并联谐振频率偏移出电网间谐波频率频段,则进行步骤四;步骤四、使所有模态并联谐振频率偏移出电网间谐波频率频段的接入的SVC为有效SVC,该有效SVC可以避免一个频段间谐波并联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889714.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间谐波谐振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最佳接入点判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电网参数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步骤二,更新接入电能质量治理装置SVC后的节点导纳矩阵,依次建立各节点的优化模型;步骤三,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各节点能够避免发生并联谐振的SVC最小等效电纳接入值;步骤四,比较各节点接入SVC等效电纳,选择接入SVC等效电纳最小的节点为电能质量治理装置SVC的最佳接入点。本发明通过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优化模型,来选择一个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最佳接入点,以避免一个频段的注入间谐波激励系统发生并联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88245.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一个频段的间谐波并联谐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电网参数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步骤二、接入SVC等效电纳,更新节点导纳矩阵,基于模态分析法得到新的所有模态的并联谐振频率;步骤三、比较并联谐振频率和间谐波源频率,判断并联谐振频率与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的大小,如果并联谐振频率在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之间,则改变接入SVC的等效电纳,继续进行步骤二,如果并联谐振频率不在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之间,即并联谐振频率偏移出电网间谐波频率频段,则进行步骤四;步骤四、使所有模态并联谐振频率偏移出电网间谐波频率频段的接入的SVC为有效SVC,该有效SVC可以避免一个频段间谐波并联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89714.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间谐波谐振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最佳接入点判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电网参数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步骤二,更新接入电能质量治理装置SVC后的节点导纳矩阵,依次建立各节点的优化模型;步骤三,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各节点能够避免发生并联谐振的SVC最小等效电纳接入值;步骤四,比较各节点接入SVC等效电纳,选择接入SVC等效电纳最小的节点为电能质量治理装置SVC的最佳接入点。本发明通过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优化模型,来选择一个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最佳接入点,以避免一个频段的注入间谐波激励系统发生并联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25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889716.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配电网基频节点导纳矩阵;步骤2、修正配电网基频节点导纳矩阵;步骤3、求取修正后配电网基频节点阻抗矩阵;步骤4、求取并联谐振频率及谐振模态阻抗;步骤5、获得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评价阻抗;步骤6、根据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评价阻抗的幅值对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进行评价。本申请补充了原模态分析法不能实现对诺顿型间谐波源评价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不足,在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配电网不同位置需要对节点阻抗矩阵进行修正的情况下,建立了评价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