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24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19021.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IPC: F24F11/47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88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楼宇传热特性的聚合空调负荷新能源消纳方法,包括:1、基于楼宇RC传热模型,针对墙体温度进行有限差分并进行线性假设,建立考虑楼宇传热特性的单体空调负荷模型;2、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影响,引入预测平均投票数指标,确定空调温度设置值约束范围;3、基于负荷聚合商云平台,提出一种面向新能源消纳场景,包含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四个环节的聚合空调负荷系统协同控制策略。本发明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渗透引起的电网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过负荷聚合商聚合空调负荷协调控制参与系统调节以及削峰填谷方面展现的巨大潜力,以精准消纳新能源发电,保障电网的供需平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35245.X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和Logistic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群两阶段实时功率分配方法,包括:1、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出力模型建立各个可控单元出力规则;2、考虑氢储能系统和电化学储能的容量,基于各可控单元的运行特性计算综合能源系统的载荷裕量;3、应用一致性算法进行迭代,反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各可控单元的功率指令;4、考虑电‑氢混合储能的互补机制,基于Logistic函数构建电‑氢混合储能的功率实时分配策略。本发明充分利用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能量互济互补,能合理分配各可控单元的功率指令,从而对综合能源系统群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18215.0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38 , F17C5/06 , F17C13/00 , F17C1/00 , H01M8/0656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C25B1/02 , F01K3/00 , F01K25/10 , F04B4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缩氢气储能系统,涉及氢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制氢装置、氢气储罐、氢气膨胀机和发电装置;制氢装置和氢气膨胀机分别与氢气储罐连接;制氢装置和发电装置分别与电网连接;制氢装置用于将电网提供的电转换为压缩后的氢气;氢气储罐用于存储压缩后的氢气;氢气膨胀机用于对氢气储罐提供的压缩后的氢气进行膨胀降压,得到降压后的氢气;发电装置用于利用降压后的氢气进行发电,并将发电产生的电量传输给电网。本发明提高了氢和电之间的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64672.6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H01M8/023 , H01M8/0247 , H01M8/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蜂窝结构且可压缩的柔性空气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空气极集流体为金属元素与镧系元素、碱土金属元素或者过渡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其中,所述金属元素为Fe、Co、Ni、Cu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元素占柔性空气极集流体的体积份数在20%以上并形成相互连通的网络。本发明采用相转化流延法制备空气极集流体生坯,利用可剥离的石墨牺牲层形成蜂窝结构,在空气中排胶后,在混合气氛下烧结,得到柔性空气极集流体。柔性空气极集流体具有很强的可压缩性,可以降低空气极的界面接触电阻,提高电池或电池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9815.9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1G15/00 , H01M10/0525 , H01M8/1011 , B82Y40/00 , B82Y30/00 , B82Y15/00 , H01L31/108 , H01L31/09 , H01L27/146 , H01G9/20 , B01J23/08 , B01J35/58 , B01J35/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羟基氧化镓纳米线、α‑三氧化二镓纳米线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α‑羟基氧化镓纳米线,所述α‑羟基氧化镓纳米线的长度为1~30μm,直径为10~100nm。本发明提供的α‑羟基氧化镓纳米线尺寸小且形状规则,具有高质量一维纳米结构。同时,本发明提供的α‑三氧化二镓纳米线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弱相互作用诱导策略制备了高质量的一维α‑羟基氧化镓纳米线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7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35369.3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32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20/00 , C25B9/65 , C25B9/60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功率调控方法,包括:1、基于能量耦合关系对含电能、热能、天然气、氢能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数学建模;2、根据系统中设备调节速度的差异性,提出上层长时间尺度功率调控策略和下层短时间尺度功率调控策略,并构建系统的约束条件;3、将该功率调控问题转换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运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对上层智能体和下层智能体进行训练,用训练后的策略网络制定多时间尺度下的功率调控决策。本发明不依赖于对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精确预测,能够动态地对源荷的波动做出快速的调控决策,满足综合能源系统功率供需平衡需求,降低系统碳排放水平,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8643.3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氢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调控领域,方法包括:确定电氢综合能源系统的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根据电热功率平衡、储氢罐储氢质量、电解槽电解效率以及设备运行功率,确定目标约束条件;基于第一目标函数、第二目标函数和目标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获取电氢综合能源系统在运行周期内不同时段的目标数据;基于电氢综合能源系统在运行周期内所有时段的目标数据,采用NSGAII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得到决策变量的最优解,并根据功率调度策略对电氢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调控。本发明实现了对电氢综合能源系统的有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1735.0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协同配合的低碳优化运行方法,其步骤包括:1.获取光伏发电出力场景;2.对光伏发电出力场景进行聚类;3.建立考虑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协同配合的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运行目标函数;4.确定考虑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协同配合的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运行约束条件;5.利用Cplex求解由所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运行模型,得出在总功效系数最大时电力系统机组的开机、停机状态。本发明能够考虑光伏预测误差的时序相关性,促进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的协同配合运行,提升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5796.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多目标的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能量转换精细化模型;构建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调峰收益模型、新能源消纳率模型及综合能效模型;构建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内各可调机组的出力,形成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支撑控制策略。还包括多目标的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装置。本发明能实现多种能源间的生产、转换、存储和消费,实现多种能源的协同管理、交互响应与互补互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15979.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光氢热电综合利用电站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调度指令、氢气储量和电站实时发电量;判断调度指令为发电指令还是负荷指令;当调度指令为发电指令时,将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根据电站实时发电量和目标发电功率计算发电量缺口,并在氢气储量能够弥补发电量缺口时,利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发电并网,在氢气储量不能弥补发电量缺口时,购买氢气发电并网;当调度指令为负荷指令时,将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和市电用于制氢储能,并在氢气储量超出储氢阈值时售卖氢气。本发明能够充分调动综合能源电站所有能源形式,响应电网调度,降低弃风弃光等能源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