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5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10590.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博瑞翔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4L9/14 , H04L9/36 , H04L9/32 , H04L41/08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码测评工具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被测对象的应用场景拓扑图,其中,应用场景拓扑图至少包括:预先标识的测评点;根据应用场景拓扑图中的测评点,从素材库中选取用于对测评点进行测评的关键特征集合;依据关键特征集合,使用预设密码测评工具集合中的多个密码测评工具,构建用于对测评点进行测评的随机森林,随机森林包括:随机建立的多个决策树,每个决策树包括:预设密码测评工具集合中的部分或全部密码测评工具;在随机森林中,按照相同数量最多的决策树进行密码测评工具的调度。本发明解决了由于依赖人工进行密码测评工具的调度,造成的密码测评工具的调度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50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4875.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博瑞翔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密文加密算法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第一密文,并提取第一密文对应的第一特征集合;利用预训练的加密算法识别模型中的随机森林子模型对第一特征集合进行分析,得到第一叶节点索引矩阵;将第一叶节点索引矩阵和第一特征集合组合为第二特征集合;利用加密算法识别模型中的K最近邻子模型对第二特征集合进行分析,确定第一密文所使用的目标加密算法。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难以准确识别密文使用的加密算法,影响后续安全分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36151.4
申请日:2024-09-24
Inventor: 闫磊 , 董旭 , 刘铮 , 朴天高 , 白君泽 , 要天乐 , 公备 , 朱昊天 , 王鹏 , 王涵 , 张展鹏 , 李晓辉 , 白昊洋 , 张伍伟 , 庞迪 , 董峥 , 罗一航 , 杨玉欣 , 李哲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密码函数调用流程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密码函数;提取待检测密码函数的密码函数调用图,并收集待检测密码函数的执行数据;从执行数据中提取述待检测密码函数的隐式调用信息和间接跳转信息,并采用待检测密码函数的隐式调用信息和间接跳转信息对应密码函数调用图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密码函数调用图;基于修正后的密码函数调用图和预先确定的密码函数模型确定检测结果,其中,预先确定的密码函数模型中至少包含完整的密码函数调用流程。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密码整体执行流程不完整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976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01844.0
申请日:2023-08-29
IPC: H04L41/0631 , H04L41/0604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告警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络安全告警行为,其中,网络安全告警行为为电力业务系统的安全防御系统监测得到;将网络安全告警行为输入电力业务数字仿真验证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生成验证数据,其中,电力业务数字仿真验证系统为电力业务系统的仿真模型,电力业务数字仿真验证系统用于对网络安全告警行为进行映射和重放;根据验证数据,确定网络安全告警行为的识别结果,其中,识别结果包括:有效告警,无效告警。本发明解决了电力业务系统中存在海量的网络安全告警行为导致运维人员难以有效应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985618.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伟嘉 , 韩可欣 , 李晓辉 , 陈娟 , 刘小琛 , 刘伟东 , 孙源祥 , 门英君 , 曹国瑞 , 滕永兴 , 李祯祥 , 王崇 , 葛磊蛟 , 张革 , 赵宏伟 , 骆文涛 , 骆斌 , 吕帅 , 刘思桐 , 杜天硕
IPC: G01R22/06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433 ,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常用电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电子终端。其中,方法包括如下:获取用户的待测用电数据;对获取的用电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对清洗后的用电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结合待测用电数据的用电特征与针对历史用电数据提取的用电特征,获取待测用电数据的用电特征所对应的正常、嫌疑、异常的概率,并判定出第一异常用电嫌疑用户;基于所获取的待测用电数据的用电特征所对应的正常、嫌疑、异常的概率,构建多特征融合算法,根据所述多特征融合算法,判定出第二异常用电嫌疑用户;取步骤S4判定的第一异常用电嫌疑用户和步骤S5判定的第二异常用电嫌疑用户的交集为异常用电用户。采用本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6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727112.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开关管风险定位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设备包括的多个功率开关管各自的量测值;基于多个功率开关管各自的量测值,确定多个功率开关管各自在目标伏安平面的运行工作点,其中,目标伏安平面包括基于功率开关管的量测值来确定;基于多个功率开关管各自的标称运行参数,确定多个功率开关管各自在目标伏安平面的安全工作区;基于多个功率开关管各自的运行工作点与多个功率开关管各自的安全工作区的相对位置,确定多个功率开关管各自的健康状态;以及基于多个功率开关管各自的健康状态,得到目标设备的风险定位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495115.9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源微能量收集功率分布特性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微能量收集技术领域。首先根据应用地点的历史风速、光照、温度及射频场强信息,建立多自然环境变量相关耦合Copula函数模型,而后基于自然环境的概率密度分布特征,建立需要评估的采样点,然后基于各微能量收集设备的功率输出特性曲线,计算各个采样点混合型微能量收集系统对应输出的总功率,进而以各个自然境变量为因变量,建立该级采样点下的多源混合微能量收集系统输出功率评估函数,并通过嵌套自适应地增加采样点深度,直至确定最终的输出功率评估函数,最后生成输出功率样本序列,基于核密度估计确定该多源混合微能量收集系统输出功率概率密度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33135.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刘海光 , 陈汝斯 , 余笑东 , 刘艳 , 蔡德福 , 顾雪平 , 周鲲鹏 , 王作维 , 李晓辉 , 李少岩 , 王涛 , 万黎 , 王涛 , 王莹 , 王文娜 , 董航 , 张良一 , 孙冠群 , 王尔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Nash‑Q方法的市场化初期多利益主体参与下配电网日前市场交易方法,涉及配电网电力市场交易分配领域,其首先在配网中建立包括配电网运营商、分布式电源运营商、负荷聚合商在内的三方利益模型,三方均以分时阶梯电价为博弈策略;其次以按报价支付(Pay as Bid,PAB)模式结合三方利益模型建立市场结算模型,三方可在市场结算过程中根据已有信息修改己方报价;最后采用Nash‑Q方法求解该模型。与传统恒定/分时电价相比,本发明可在保证向用户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激励新能源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且提升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贡献度和降低配网消纳新能源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9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210119943.0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V2G网络跨域交易安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电动汽车向可信机构注册;步骤二,A域电动汽车EVA在接入A域电网时,区域管理中心RA在区块链上查询身份和证书的哈希值,当查询结果通过时,允许电动汽车EVA接入A域电网;步骤三,当A域电动汽车EVA进入B域接入电网前,通过区块链来进行跨域信任传递,完成V2G跨域认证过程。本发明利用了区块链技术不易篡改的特点,使用哈希算法对证书进行验证,减少了公钥算法签名与验证的次数,使得本发明效率高,可扩展性强。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为解决智能电网的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6231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443804.1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关键点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智能报警模块和智能终端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不同数据类型的监测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加密后,发送到云端。不同数据类型的监测数据包括监测实时数据、导体电阻的数据和绝缘延伸长度的数据。数据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与标称值进行比对,获取偏差度;偏差度数据大于阈值时,进行报警。本发明形成了超前管控、实时监测、智能分析、过程管检的物资质量管理新模式,实现电力物资从多方约时现场见证到远程实时自动监测,被动滞后监督到主动监管,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了物资质量管理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