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29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63360.4
申请日:2024-03-08
IPC: G06Q10/0637 ,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零能耗建筑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方法将实时气象数据分别输入三个预测模型,三个预测模型分别输出高频IMF分量预测值、中频IMF分量预测值和低频IMF分量预测值,对高频IMF分量预测值、中频IMF分量预测值和低频IMF分量预测值进行叠加重构,得到近零能耗建筑负荷预测值。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EMD将全部数据进行分解的方法,对近零能耗建筑的负荷进行逐日分解,考虑了负荷的时序特征,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较,预测精度更高,偏差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75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8386.1
申请日:2023-08-28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生产与存储于一体的电热冷氢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方法,基于碳排放以及各个成本,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上层是配置优化阶段,在规划层面上优化得到系统的多组设备配置方案集合;下层是运行优化阶段,在运行层面上优化得到多组规划方案下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上层配置优化阶段的规划结果作为下层运行优化阶段的输入参数,直接影响下层目标函数,下层运行优化阶段的运行结果会及时反馈到上层,检验上层规划结果的准确性,并促使规划阶段模型重新寻找最优规划方案,不断循环,达到整体最优,从而实现系统的在经济、环保方面的最优容量和最优运行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9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67399.3
申请日:2022-09-23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采暖负荷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训练SOM,利用已训练SOM模型,将跟踪周期内的家庭用电数据处理成特征向量之后输入已训练模型,确定电采暖开启/关闭事件及其对应的时间,形成启停时刻表,根据启停时刻表动态获取电采暖负荷数量;根据动态获取的电采暖负荷数量,计算初始退避时间窗口;采用自适应控制的方式进行电采暖设备控制,不仅可以做到实时监测,还可以实时调整,有效规避了由多台电采暖设备同时启/停造成的负荷峰谷差过大和电压越限问题,确保了用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9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167399.3
申请日:2022-09-23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采暖负荷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训练SOM,利用已训练SOM模型,将跟踪周期内的家庭用电数据处理成特征向量之后输入已训练模型,确定电采暖开启/关闭事件及其对应的时间,形成启停时刻表,根据启停时刻表动态获取电采暖负荷数量;根据动态获取的电采暖负荷数量,计算初始退避时间窗口;采用自适应控制的方式进行电采暖设备控制,不仅可以做到实时监测,还可以实时调整,有效规避了由多台电采暖设备同时启/停造成的负荷峰谷差过大和电压越限问题,确保了用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18729.9
申请日:2022-11-29
IPC: G06Q10/0639 , G06F16/36 , G06F16/90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电站二次设备数字化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变电站二次设备历史运行状态数据,建立变电站二次系统状态评价指标集;获取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数据,构建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数字化评价知识图谱;根据所建立的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数字化评价知识图谱和变电站二次系统状态评价指标集,使用灰色聚类法、层次分析法次建立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价模型,并根据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价模型所计算的模型值得大小评价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模型的计算值的大小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通过计算值评价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的好坏,结果准确和全面,为设备的检修做出良好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54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518729.9
申请日:2022-11-29
IPC: G06Q10/0639 , G06F16/36 , G06F16/90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电站二次设备数字化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变电站二次设备历史运行状态数据,建立变电站二次系统状态评价指标集;获取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数据,构建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数字化评价知识图谱;根据所建立的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数字化评价知识图谱和变电站二次系统状态评价指标集,使用灰色聚类法、层次分析法次建立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价模型,并根据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价模型所计算的模型值得大小评价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模型的计算值的大小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通过计算值评价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的好坏,结果准确和全面,为设备的检修做出良好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63360.4
申请日:2024-03-08
IPC: G06Q10/0637 ,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零能耗建筑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方法将实时气象数据分别输入三个预测模型,三个预测模型分别输出高频IMF分量预测值、中频IMF分量预测值和低频IMF分量预测值,对高频IMF分量预测值、中频IMF分量预测值和低频IMF分量预测值进行叠加重构,得到近零能耗建筑负荷预测值。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EMD将全部数据进行分解的方法,对近零能耗建筑的负荷进行逐日分解,考虑了负荷的时序特征,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较,预测精度更高,偏差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80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567059.5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区块内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其中,所述区块为配电网中两个测量仪表之间的馈线;判断所述最大电压或最小电压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当所述最大电压或最小电压超出设定阈值时,通过控制FDS注入配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整配电网节点电压。本发明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通过FDS的有功、无功功率实现电压控制,相较传统电压控制方法如有载变压器调压、无功补偿、网络重构等可以提高调节精度,加快响应速度。避免了传统电压控制中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换分接头以及线路的频繁倒闸操作造成的器件磨损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88386.1
申请日:2023-08-28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生产与存储于一体的电热冷氢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方法,基于碳排放以及各个成本,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上层是配置优化阶段,在规划层面上优化得到系统的多组设备配置方案集合;下层是运行优化阶段,在运行层面上优化得到多组规划方案下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上层配置优化阶段的规划结果作为下层运行优化阶段的输入参数,直接影响下层目标函数,下层运行优化阶段的运行结果会及时反馈到上层,检验上层规划结果的准确性,并促使规划阶段模型重新寻找最优规划方案,不断循环,达到整体最优,从而实现系统的在经济、环保方面的最优容量和最优运行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7059.5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区块内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其中,所述区块为配电网中两个测量仪表之间的馈线;判断所述最大电压或最小电压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当所述最大电压或最小电压超出设定阈值时,通过控制FDS注入配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整配电网节点电压。本发明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通过FDS的有功、无功功率实现电压控制,相较传统电压控制方法如有载变压器调压、无功补偿、网络重构等可以提高调节精度,加快响应速度。避免了传统电压控制中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换分接头以及线路的频繁倒闸操作造成的器件磨损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