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2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07863.3
申请日:2024-06-21
IPC分类号: G06Q30/0201 , G06Q30/0202 , G06N5/025 , G06Q50/06 , G06Q50/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证碳市场模拟方法、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证碳市场数据,输入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证碳市场协同模型,仿真获得电证碳市场模拟结果;其中,所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证碳市场协同模型的构建方式如下:根据电证碳市场各子系统的关键因素,构建各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图;根据电证碳市场各子系统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的关联因素和各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图,构建电证碳市场协同耦合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根据电证碳市场协同耦合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建立电证碳市场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全面、准确反映市场协同发展中各因素对各市场及电源结构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1311602.5
申请日:2021-11-08
IPC分类号: H02J3/00 , G06F18/23213 , G06F18/211 , G06N3/04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Copula与LSTM的工企用能负荷预测方法,包括:采集待预测工业企业的选定要素实时数据,并输入训练好的LST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获得待预测工业企业的预测用能负荷;其中,所述的选定要素的选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多种类型的工业企业的用能负荷历史数据以及对应时间点的若干种待定要素历史数据,构成样本数据集;2)对样本数据集进行预处理;3)利用K‑Means算法对用能负荷历史数据进行聚类,获得若干个聚类;4)通过Copula算法对聚类与待定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进行分析,从所有待定要素中选出选定要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精准性高、稳定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43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246153.X
申请日:2020-03-31
申请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5/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选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的计算机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多方参与者,构建多方参与者的物理模型;(2)针对各方参与者,根据其可选的运行策略,构建该参与者在对应运行策略下的效用函数;(3)根据不同运行策略情况下各方参与者的效用函数,建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多方参与者演化博弈的支付矩阵;(4)基于支付矩阵进行演化博弈的稳定性求解,得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时各方参与者的最优运行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可观可靠地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各方参与者运行策略的选取,且该方法通过计算机智能实现,处理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6153.X
申请日:2020-03-31
申请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选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的计算机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多方参与者,构建多方参与者的物理模型;(2)针对各方参与者,根据其可选的运行策略,构建该参与者在对应运行策略下的效用函数;(3)根据不同运行策略情况下各方参与者的效用函数,建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多方参与者演化博弈的支付矩阵;(4)基于支付矩阵进行演化博弈的稳定性求解,得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时各方参与者的最优运行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可观可靠地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各方参与者运行策略的选取,且该方法通过计算机智能实现,处理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31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15474.3
申请日:2022-07-3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碳演进目标下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优选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待确定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多维度数据;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供能模型;建立长期动态优选数学模型;求解所述数学模型在零碳演进目标下技术最佳导入策略。本发明一方面,将能源互联网技术的设备配置安排得更加灵活,考虑到设备容量和安装时间,另一方面,将碳减排设置考虑进去,从而建立系统成本最优目标优化模型,对设备配置和环境效益进行优化。由于多维度数据能够表示出待确定行业的多个参数,使得确定的技术发展路径更加准确,并且根据约束条件进行确定,为行业规划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1514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1982.9
申请日:2023-08-29
IPC分类号: G06Q10/0637 , H02J3/00 , H02J3/14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阶梯碳交易与网络拓扑重构的多能互补系统配置方法,首先,建立了能量枢纽与多能网络输运拓扑模型;其次,构建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可调度负荷模型和奖惩阶梯碳交易模型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最后,以供能总成本最少和碳排放量最低为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优的系统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对设备规划配置的同时,协同考虑上层能源网络的重构问题,能够为综合能源系统最佳运行优化、多类型资源最佳配置、多能协同互济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9902.0
申请日:2023-05-25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Q50/06 , G06Q40/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工业园区分层碳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考虑工业园区不同的供能体系,划定工业园区的控排范围,确定参与碳交易的交易主体;根据供能体系、控排范围和交易主体,确定对应的碳交易模式,计算工业园区初始碳配额;确定碳定价形式及碳配额交易成本模型,融入CCER交易机制,构建碳交易成本模型;将碳交易成本模型引入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中,求解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使得系统的总成本最小,得到最优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避免了传统碳定价形式的单一性,提高工业园区用户参与碳交易积极性的同时,降低了工业园区低碳转型的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27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66474.0
申请日:2021-03-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学校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大学校园所在地区可被利用可再生资源类别,并收集大地热流值、逐时风速和逐时日照强度数据;(2)计算当地浅层地热能可利用量,对当地地热能资源进行评估;(3)根据当地全年逐时风速,计算出当地风功率密度,对当地风能资源进行评估;(4)根据当地太阳能辐射强度,计算出年水平面总辐照量、水平面总辐射稳定度以及太阳能资源直射比,对当地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5)根据可再生资源种类,结合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对当地可再生资源利用效果进行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评估结果可信度高,为大学校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34649.3
申请日:2023-04-21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柔性负荷与碳交易的多负荷聚合商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引入多个负荷聚合商,聚合综合园区内不同类型用户的柔性负荷资源,并对其进行分类;确定综合园区内不同类型用户所配备的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设备类型;构建阶梯型碳交易机制模型;根据不同类型用户柔性负荷分类、用户配备的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设备类型、阶梯型碳交易机制模型,建立以多个负荷聚合商之间进行电能交互的合作联盟运营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得到负荷聚合商合作联盟成本最低的优化调度方法,并通过Shapley值法进行成本分配,计算各负荷聚合商的运营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了不同类型用户的用能互补特性和碳交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10802.5
申请日:2022-12-14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企业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包括:收集工业企业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相关数据;基于工业企业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方参与主体,确定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配置;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配置,建立各设备模型和设备容量约束;建立多主体博弈模型,多主体博弈模型中多利益主体与工业企业用户之间非合作博弈,多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博弈;基于KKT‑BM方法对多主体博弈模型中的非合作博弈进行求解,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容量和交易价格;基于Shapley值法对多主体博弈模型中的合作博弈进行求解,对多利益主体进行效益分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考虑多主体利益交互,提高各参与主体效益,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能源供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