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5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41459.3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535 , G06F16/9536 , G06F16/95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科技资源智能推荐系统,包括内容刻画功能模块、用户刻画功能模块、精准推荐功能模块和价值挖掘功能模块;内容刻画功能模块通过算法识别科技资源内容,通过机器学习、逻辑分类、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内容标签特征,构建科技内容画像图谱;用户刻画功能模块通过主动和被动的收集用户属性信息、偏好信息、行为信息,全面描述单一用户的信息全貌,形成用户标签;精准推荐功能模块通过识别科技内容画像图谱中的科技资源特征,将其与用户特征进行快速匹配,高效、准确的为科技创新各阶段的用户主体推荐科技资源;价值挖掘功能模块通过对于用户界面的公示展示从而保持重要科技资源的曝光率。本发明能够实现科技资源的智能推荐。
-
公开(公告)号:CN1194773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953457.3
申请日:2023-07-31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利益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第一成本分摊模型,包括多个利益主体;基于每个利益主体的环保贡献度,确定每个利益主体的环保修正系数,其中,环保贡献度与利益主体的环保投入成本相关;获取每个利益主体的环保权重参数,其中,环保权重参数与环保修正系数相关;基于环保权重参数和环保修正系数,对基于第一成本分摊模型确定的价值分配结果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价值分配结果。本发明充分考虑各利益主体的环保贡献度,根据各利益主体的环保贡献度对价值分配结果重新进行调整,保证各利益主体的价值分配公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71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421776.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加热脱氢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液罐、第一动力泵、脱氢反应器、气液分离装置、冷凝器和缓冲罐,第一动力泵设于连接储液罐和脱氢反应器的管路上;设备还包括预热电源,连接储液罐和脱氢反应器的管路为硬管,且其中包括多节加热段,加热段内设有网状加热丝,网状加热丝支撑于管路的内壁,并通过导线连接至预热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连接储液罐和脱氢反应器的管路上设置加热段,进行多级预热,从而提高进入脱氢反应器的液体的温度,从而可以减小脱氢反应器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3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25373.9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40/194 , G06F40/284 , G06F4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文本挖掘的技术标准智能辨识方法,包括对技术标准的智能挖掘与分析处理、对专业的智能挖掘与分析处理、对自定义专业的智能挖掘与分析处理、根据文本相似的计算方法构建技术标准智能辨识模型等步骤。本发明的基于文本挖掘的技术标准智能辨识方法,以文本挖掘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技术标准智能辨识两阶段模型,以文本挖掘技术为核心对专业、自定义专业及技术标准数据进行全面的智能分析和挖掘处理,通过扩充标准信息、提取专业关键信息、提取前沿技术领域关键信息,揭示各标准、各专业、各技术领域之间的显式关联关系和隐性关联关系,从而高效地识别到科研工作者想搜索的知识点和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标准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180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29470.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排水装置,包括电缆沟、集水井、排水沟、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流动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器;电缆沟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内设有抽水装置,抽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排水沟连通;第一液位传感器安装在集水井内,用于检测集水井的液位高度,第二液位传感器安装在电缆沟内,用于检测电缆沟的液位高度,流动传感器安装在排水管上,用于检测排水管中是否有液体流动;报警器用于发出报警信息;控制器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流动传感器、报警器和抽水装置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在存在积水时自动排水并报警,满足无人值守的变电站的排水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1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30244.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用户数量和用户位置;(2)设定基础设施参数;(3)建立目标函数;(4)建立约束条件包括:所需要的基站数量、所需要的基站激增数量、覆盖面需求、带宽需求、位置需求;(5)利用混合整数规划的数学启发式算法和gurobi求解器计算最优部署位置;本发明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和设定约束条件,建立布局优化模型,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多个目标和多个约束条件,以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从而能够应对大规模的决策问题,更具有鲁棒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529486.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型电力安全工具柜,包括柜体、第一推拉板、第二推拉板、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除湿箱、盖板、转动驱动机构、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柜体第一侧壁包括进风区和第一承载区,第一推拉板安装在第一侧壁上,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推拉板相连,用于驱动第一推拉板的第一挡风区盖住或离开进风区;柜体第二侧壁包括出风区和第二承载区,第二推拉板安装在第二侧壁上,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推拉板相连,用于驱动第二推拉板的第二挡风区盖住或离开出风区;除湿箱安装在柜体的第一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湿度传感器进行柜内湿度检测,由湿度高低触发除湿箱的工作,风扇不需要持续工作,保证除湿效果并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82206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30745.8
申请日:2021-08-13
IPC: G06F40/284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6Q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图构建的小样本专利分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专利文献的文本数据;S2、提取每篇专利文献的文本形式的关键词向量,构建词汇表;S3、根据词汇表构建多篇专利文献的专利特征图;S4、构建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专利特征图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完成专利分类模型的构建。本发明的专利分类方法,在获得关键词向量后先构建词汇表;根据词汇表构建多篇专利文献的专利特征图;通过专利特征图构建训练集对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实现专利分类模型的构建。本发明的专利分类方法,不需要大量该行业的专利文献数据集,同时分类准确率达80%;在小样本专利分类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98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50708.5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噪声无线监测系统,包括:由电源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噪声传感器、控制器和无线数据收发器组成的噪声监测单元,电源模块分别连接噪声传感器、控制器和无线数据收发器,控制器为单片机;防水外壳,用于安装并容纳噪声监测单元;噪声监测单元共设有多个,防水外壳的数目与噪声监测单元的数目相同,各防水外壳分别安装并容纳各噪声监测单元,各噪声监测单元均匀分布于变电站外缘,系统还包括上位机,上位机分别连接至各噪声监测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计多个噪声监测单元以及防水外壳可以实现露天安装,实现各噪声监测单元均匀分布于变电站外缘,进而可以通过三角定位原理确定噪声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1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06959.0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标准体系构建效用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新型电力系统对技术标准的需求作为评价指标,得到评价因素集;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评语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新型电力系统进行实际评判,根据实际评判结果,确定评价因素集与评价评语集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利用模糊乘法运算完成权重向量和模糊综合评判矩阵的计算,得到模糊评判矩阵;将评价等级赋值,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新型电力系统最终得分,根据得分对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标准体系构建效用进行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评估,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和客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