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34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38470.3
申请日:2022-04-01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60L50/50 , B60L50/53 , B60L53/00 , B60L9/00 , B60L5/00 , B60L5/18 , B60M3/00 , B60M3/04 , G08B7/06 , G08B21/18 , G08B2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直流触网的大功率电动汽车供电系统及协调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地面端供电系统和车端供电系统。当集电杆或受电弓接触到滑触线取电后,切换电路断开,滑触线通过电机控制器给驱动电机供电,且滑触线通过车载充电机给动力电池充电;当集电杆或受电弓脱开滑触线且电机控制器输入端电压下降到动力电池电压以下时,切换电路自动接通,动力电池给电机控制器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5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910588731.5
申请日:2019-07-02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1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介质绝缘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已知绝缘特性的气体的化学结构及绝缘强度参数,将同一类别气体的性能参数作为一组样本数据;2)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将前述各组样本数据代入所述回归预测模型中,确定出回归预测模型的相应系数;通过交叉验证方法验证所述回归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3)获取所需评估的未知绝缘性的气体的化学结构参数,并代入确定出系数后的回归预测模型中,从而确定该所需评估的气体的绝缘性能参数。本发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预测未知气体的绝缘强度,保证预测模型的高精度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新型绝缘气体研发工作中的试验量,降低研究成本和设计风险,提高研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938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27558.6
申请日:2021-01-29
申请人: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B13/035 , H02B13/025 , H01H33/02 , H01H33/22 , H01H33/53 , H01H33/9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145KV~72kV复合式组合电器设备,包括:断路器,所述断路器顶部连接有两组三相充气复合套管,其中一组三相充气复合套管中每个充气复合套管底部套接有电压互感器并分别经由一个第一三工位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相连接,另一组三相充气复合套管中每个充气复合套管分别经由一个第二三工位隔离开关与断路器连接,所述第二三工位隔离开关分别与一个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断路器内还设有真空灭弧室;所述三相充气复合套管的气室、第一和第二三工位隔离开关的气室以及断路器的气室内充入无温室效应气体或其与N2或CO2的混合气体作为绝缘气体。本发明避免了SF6等高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231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633461.5
申请日:2019-07-15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5 , G16C10/00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介质灭弧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某一温度及气压下给定气体的局部热平衡态组分分布;(2)获得燃弧前后气体组分中的各种分子碰撞截面参数;(3)求解玻尔兹曼方程计算燃弧前后气体的电子群与输运参数,获得电负气体发生击穿的约化电场临界值(E/N)lim。本发明提供的气体介质灭弧能力评估方法,效率高,可排除实验和传统仿真手段中不同设备结构和灭弧形式等多方面外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86348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0612021.4
申请日:2020-06-30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H11/00 , H01H33/66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极柱部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真空灭弧室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粗糙化处理包括喷砂处理和酸蚀处理两种方式;对真空灭弧室表面进行硅溶胶涂覆;对灭弧室进行热处理;根据外包覆绝缘层的不同,利用自动化压力凝胶(APG)工艺或注塑工艺将固封极柱产品制备成型。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断路器极柱部件,由上述制备制造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断路器极柱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固封极柱耐机械冲击特性及改善局部放电特性,同时避免产品中多界面层的出现,提升工艺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1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76349.X
申请日:2020-08-05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H33/662 , H01H33/6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热塑性材料固封极柱及其制作方法,固封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室包括陶瓷绝缘体,在陶瓷绝缘体的上部设置有不锈钢盖板一,陶瓷绝缘体的下部设置有不锈钢盖板二,在所述不锈钢盖板上部设置有上出线金属嵌件,在真空灭弧室外部为热塑性壳体,其特征在于:在不锈钢盖板一与陶瓷绝缘体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保护层一,使不锈钢盖板一与热塑性壳体相隔离。本发明的固封极柱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特性,有效提高整体产品的电气安全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6348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12021.4
申请日:2020-06-30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H11/00 , H01H33/66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极柱部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真空灭弧室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粗糙化处理包括喷砂处理和酸蚀处理两种方式;对真空灭弧室表面进行硅溶胶涂覆;对灭弧室进行热处理;根据外包覆绝缘层的不同,利用自动化压力凝胶(APG)工艺或注塑工艺将固封极柱产品制备成型。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断路器极柱部件,由上述制备制造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断路器极柱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固封极柱耐机械冲击特性及改善局部放电特性,同时避免产品中多界面层的出现,提升工艺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030260.2
申请日:2023-01-10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缓冲层烧蚀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缆修复技术领域,电缆缓冲层烧蚀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有机羧酸盐类溶质10~20份,助剂0~10份,非水溶剂70~90份;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配比将助剂加入非水溶剂中,搅拌均匀,然后升温至130~150℃,保温30~120min,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降温至100~120℃,加入有机羧酸盐类溶质,搅拌均匀并保温30~12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提供的抑制剂具有粘度低、稳定性强、电导率高、长期可靠性高的特点,适用于长距离电缆修复,施工工艺简单,能够降低电缆的修复成本,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588731.5
申请日:2019-07-02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1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介质绝缘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已知绝缘特性的气体的化学结构及绝缘强度参数,将同一类别气体的性能参数作为一组样本数据;2)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将前述各组样本数据代入所述回归预测模型中,确定出回归预测模型的相应系数;通过交叉验证方法验证所述回归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3)获取所需评估的未知绝缘性的气体的化学结构参数,并代入确定出系数后的回归预测模型中,从而确定该所需评估的气体的绝缘性能参数。本发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预测未知气体的绝缘强度,保证预测模型的高精度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新型绝缘气体研发工作中的试验量,降低研究成本和设计风险,提高研发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