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575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610958001.6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16/9535 , G06F16/335 , G06F16/35 ,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话题热度预测方法。它包括话题检测、热度预测建模、预测热度值计算三个步骤。话题检测部分负责从网络数据中获取与用户给定话题关键词相关的话题数据。预测建模部分按照用户设定的时间粒度大小统计话题检测结果中每个时间段内的话题热度值,并计算高斯过程模型关于话题热度统计时间点的协方差矩阵,构建基于高斯过程的预测模型。预测热度值计算部分针对用户给定的预测时间点,利用构建的高斯过程模型计算话题在给定时间点的热度值。本发明综合利用信息检索技术、分类技术进行话题检测,利用高斯过程模型来进行话题热度预测,提高了话题预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28828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47840.3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自注意力的观点及其持有者的联合抽取方法:S1.构建提取观点及其持有者的语料集;S2.识别包含观点的语句;S3.联合抽取观点及其持有者。本发明优点:1、文本分类模型避免了抽取出的句子不包含观点的情况;2、观点及其持有者联合抽取模型摆脱了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和句法依存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环节,避免这些环节出现误差对模型提取效果的影响,且该模型有很高灵活度和覆盖面;3、本发明包含构建提取观点及其持有者的语料集,识别包含观点的语句,联合抽取观点及其持有者。4、本发明在双向LSTM的基础上使用self-attention有效结合两者优点,使词语序列的表示语义更丰富,训练的模型准确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62882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10347840.3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40/30 , G06F40/289 , G06F16/3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自注意力的观点及其持有者的联合抽取方法:S1.构建提取观点及其持有者的语料集;S2.识别包含观点的语句;S3.联合抽取观点及其持有者。本发明优点:1、文本分类模型避免了抽取出的句子不包含观点的情况;2、观点及其持有者联合抽取模型摆脱了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和句法依存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环节,避免这些环节出现误差对模型提取效果的影响,且该模型有很高灵活度和覆盖面;3、本发明包含构建提取观点及其持有者的语料集,识别包含观点的语句,联合抽取观点及其持有者。4、本发明在双向LSTM的基础上使用self‑attention有效结合两者优点,使词语序列的表示语义更丰富,训练的模型准确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57552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958001.6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话题热度预测方法。它包括话题检测、热度预测建模、预测热度值计算三个步骤。话题检测部分负责从网络数据中获取与用户给定话题关键词相关的话题数据。预测建模部分按照用户设定的时间粒度大小统计话题检测结果中每个时间段内的话题热度值,并计算高斯过程模型关于话题热度统计时间点的协方差矩阵,构建基于高斯过程的预测模型。预测热度值计算部分针对用户给定的预测时间点,利用构建的高斯过程模型计算话题在给定时间点的热度值。本发明综合利用信息检索技术、分类技术进行话题检测,利用高斯过程模型来进行话题热度预测,提高了话题预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64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17911.9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345 , G06F17/27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评论产生式摘要方法。首先,基于标点符号对评论进行短语分割、分词并标记每个词语的词性,进而基于评论对象参数字典和句法模板过滤掉与评论对象无关的短语;然后,计算短语情感极性强度值,根据评论对象参数的所有短语的情感极性强度值对评论对象参数的重要性进行排序,选取最重要的一部分参数进行摘要生成;最后,针对选取的每个参数,选取一个对该参数最重要的一个评论短语,把选取的所有短语置入到设计好的摘要模板中以生成评论摘要。本发明综合利用了情感分析、词性分析等技术提取有效的用户评论信息,并根据设计好的模板生成摘要,对提高摘要的可读性和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91451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710464424.7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35 , G06F16/2458 ,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用户群体消息传播异常分析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在线社交网络中用户群体的历史聊天记录,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跨度,获取历史聊天记录在时间跨度内用户群体中所有用户所发布的消息,作为消息集合;对于消息集合,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范围统计用户群体在每个时间范围内所发布的消息总数;基于时序相关性的特征提取法,对每个消息总数的特征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结果集合为样本集合;根据消息总数并采用聚类算法为样本集合对样本集合进行聚类,生成异常样本;根据异常样本判定其所在的用户群体存在消息传播异常。由此本发明能够应对数据涌发现象,同时算法直观简单,准确率更高,且本发明应用场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4296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244277.7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次单类型采集结果的综合异常判断系统,涉及网络预警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阈值生成单元和异常判断单元;所述阈值生成单元,在从被采集系统上获取到的采集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判断阈值;所述异常判断单元,在所述判断阈值和所述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判断被采集系统运行是正常还是异常。本发明所述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多种方式进行判断,从而在不接触被监测系统后台日志或硬件数据的情况下准确识别出被检测系统的运行状况,解决了因使用平均值计算抗干扰性太弱,固定阈值判断性能太差,阈值波动范围设置方案单一且低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2660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610453319.9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2458 , G06F16/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文本新词发现方法。本方法为:1)从当前短文本中提取一字符串s,计算该字符串s的对称条件概率SCP(s)以及该字符串s的左邻熵HL(s)和右邻熵HL(s);2)取左邻熵HL(s)和右邻熵HL(s)的较小值,记为BE(s);3)计算该字符串s的成词概率Prword(s),根据Prword(s)的值确定词s是否为新词。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新词发现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6368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08801.5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社交网络谣言识别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如何在考虑谣言转发评论信息的情况下,准确识别社交网络中谣言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中社交网络谣言识别方法,首先利用三种不同的神经网络分别获取用户特征向量、原文特征向量和传播信息特征向量,然后将用户特征向量、原文特征向量和传播信息特征向量融合为新的特征向量,最后利用第四种神经网络对融合后的特征向量进行谣言识别。基于上述步骤,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检测到社交网络中的谣言。同时,本发明中的系统能够执行并实现上述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84296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44277.7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L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0631 , H04L41/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次单类型采集结果的综合异常判断系统,涉及网络预警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阈值生成单元和异常判断单元;所述阈值生成单元,在从被采集系统上获取到的采集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判断阈值;所述异常判断单元,在所述判断阈值和所述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判断被采集系统运行是正常还是异常。本发明所述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多种方式进行判断,从而在不接触被监测系统后台日志或硬件数据的情况下准确识别出被检测系统的运行状况,解决了因使用平均值计算抗干扰性太弱,固定阈值判断性能太差,阈值波动范围设置方案单一且低效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