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7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50856.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玉米雄花小穗开花散粉的基因ZmKO1及其在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制种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玉米雄花小穗开花散粉的基因ZmKO1,通过突变ZmKO1基因可导致细胞核雄性不育现象。还明确了基于ZmKO1基因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或突变基因回交转育技术,可实现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培育。本发明还发现在不育系吐丝期,对雄穗喷施外源赤霉素可恢复不育系雄花育性,可正常自交繁殖,作为保持系,实现不育系的经济高效保持。因此,基于ZmKO1基因位点创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具有一系两用的特点,可用于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制种,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ZmKO1基因突变实现玉米两系法不育化杂交制种的技术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7318640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610335.9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野生薏苡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年内对入选单株有性生长和无性生长阶段的特定性状,进行两次选择和鉴定”的步骤,即在景洪市,每年短日照时,在野生薏苡有性生长阶段,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一次选择,收获种子后,在长日照时,快速无性扩繁放大群体,再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二次选择。本发明开辟了野生薏苡资源利用新途径;充分利用野生薏苡即可有性繁殖又可无性繁殖的特点发明了针对特定单株的两阶段选择法;结合景洪市的气候特点和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发明了针对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不同目标性状的选择法。1年内对同一单株进行两次目标性状的选择,提高了选择压力和选择效率,加速了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94664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423569.3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作物分子标记领域的玉米摩擦禾单体附加系核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由SEQ ID No:2和SEQ ID No:3组成的用于扩增上述分子标记的SCAR引物对。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分子标记进行回交和轮回选择育种的方法。本发明分子标记不受时间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可在苗期对玉米摩擦禾单体附加系核不育基因进行鉴定和筛选,易于进行选择和淘汰,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了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进程和时间,显著降低了育种成本;此外,本发明还可作为大规模进行玉米轮回选择的工具,不断扩大玉米遗传基础,有利于选出突破性的玉米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422999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412990.X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nventor: 唐祈林 , 岳玲玲 , 郑名敏 , 李燕 , 范东东 , 荣延昭 , 程明军 , 李华雄 , 董新春 , 吴元奇 , 周树峰 , 蒋伟 , 曹墨菊 , 卢艳丽 , 兰海 , 刘坚 , 刘海岚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河流湖泊污染治理方法领域的水生薏苡(Coix aquatic Roxn)在原位修复富营养化水体上的应用,以及利用水生薏苡原位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该方法将水生薏苡植株分蔸,然后将分蘖苗在泥沙混合基质中培养25~30天,再在清水中驯化培养,最后移栽于欲修复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即可。本发明中水生薏苡为六倍体,其生物量、株高、分蘖显著大于四倍体薏苡,对氮磷吸收力明显比四倍体薏苡强;其次,水生薏苡对水生环境适应性更强,本身属野生植物,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不需要进行特殊管理;此外,水生薏苡为多年生,可定期反复刈割;水生薏苡为无性繁殖,只进行营养生长,不会造成大肆蔓延和生物入侵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4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350642.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16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1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与所述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16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在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19bp处存在SNP位点,所述SNP位点的碱基类型包括G和A,基因型包括GG、GA和AA,基因型为GG或GA的玉米花药表现为可育;基因型为AA的玉米花药表现为不育。本发明发现的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16对于丰富我国的玉米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78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140125.4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5/10 , C12N15/11 , C12Q1/6895 , A01H1/02 , A01H5/12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幼苗黄白叶蛋白及其编码基因,该蛋白由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其编码基因由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还公开了它们在培育幼苗黄白叶玉米品种、杂交种纯度鉴定或去杂保纯、以及在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作为标记性状在SPT或MCS种子生产技术上的应用等用途。本发明玉米幼苗黄白叶性状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并能稳定遗传;其次,该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可通过回交转育或转基因方法将其转育到自交系中,育种方法简单;此外,本发明玉米幼苗黄白叶性状仅在出苗后短期内显现,后期快速转绿,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影响,在玉米制种和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等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42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068464.4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nventor: 曹墨菊 , 时子文 , 朱永卉 , 牛群凯 , 李川 , 易洪杨 , 杨聪 , 唐津 , 张鹏 , 刘孝伟 , 董博晓 , 魏桂 , 夏远燕 , 赵卓凡 , 关淑仙 , 牟碧涛 , 王靖文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39的分子标记,属于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领域。该分子标记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本发明分子标记与雄性核不育基因ms39连锁紧密,鉴定结果准确、可靠,为核不育基因ms39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其次,用本发明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简单,且可在苗期进行,能满足轮回选择等需要进行大量杂交的育种需要,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育种效率,对于扩大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有极大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9697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96938.8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远源杂交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通过远源杂交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二倍体薏苡为母本,四倍体薏苡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多年生饲用薏苡。本发明将杂种优势和多倍体营养生长发达的特点充分结合,创制双重优势于一体的新型饲草;发现不同倍性薏苡间远源杂交成功的关键是亲本的选配,二倍体薏苡适合做母本,四倍体薏苡适合做父本,该规律的发现为今后薏苡远源杂交中,亲本的合理选配,提供了技术上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731864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10335.9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野生薏苡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年内对入选单株有性生长和无性生长阶段的特定性状,进行两次选择和鉴定”的步骤,即在景洪市,每年短日照时,在野生薏苡有性生长阶段,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一次选择,收获种子后,在长日照时,快速无性扩繁放大群体,再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二次选择。本发明开辟了野生薏苡资源利用新途径;充分利用野生薏苡即可有性繁殖又可无性繁殖的特点发明了针对特定单株的两阶段选择法;结合景洪市的气候特点和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发明了针对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不同目标性状的选择法。1年内对同一单株进行两次目标性状的选择,提高了选择压力和选择效率,加速了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232764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46335.6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玉米低磷响应基因ZmARF31基因的SNP分子标记,该SNP标记位于玉米第10号染色体148636105bp位置,等位基因为T和G,位点侧翼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由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的引物扩增得到。该SNP分子标记在正常磷水平和低磷胁迫下与玉米总干重显著相关,位点基因型为G/G的玉米自交系在正常磷水平和低磷胁迫下总干重均高于位点基因型为T/T的自交系。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用于玉米辅助育种,加速玉米磷高效特异材料创制与新品种选育进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