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玉米雄花小穗开花散粉的基因ZmKO1及其在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制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07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50856.3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玉米雄花小穗开花散粉的基因ZmKO1及其在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制种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玉米雄花小穗开花散粉的基因ZmKO1,通过突变ZmKO1基因可导致细胞核雄性不育现象。还明确了基于ZmKO1基因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或突变基因回交转育技术,可实现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培育。本发明还发现在不育系吐丝期,对雄穗喷施外源赤霉素可恢复不育系雄花育性,可正常自交繁殖,作为保持系,实现不育系的经济高效保持。因此,基于ZmKO1基因位点创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具有一系两用的特点,可用于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制种,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ZmKO1基因突变实现玉米两系法不育化杂交制种的技术体系。

    一种利用野生薏苡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8640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610335.9

    申请日:2017-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野生薏苡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年内对入选单株有性生长和无性生长阶段的特定性状,进行两次选择和鉴定”的步骤,即在景洪市,每年短日照时,在野生薏苡有性生长阶段,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一次选择,收获种子后,在长日照时,快速无性扩繁放大群体,再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二次选择。本发明开辟了野生薏苡资源利用新途径;充分利用野生薏苡即可有性繁殖又可无性繁殖的特点发明了针对特定单株的两阶段选择法;结合景洪市的气候特点和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发明了针对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不同目标性状的选择法。1年内对同一单株进行两次目标性状的选择,提高了选择压力和选择效率,加速了育种进程。

    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16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164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350642.8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16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1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与所述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16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在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第19bp处存在SNP位点,所述SNP位点的碱基类型包括G和A,基因型包括GG、GA和AA,基因型为GG或GA的玉米花药表现为可育;基因型为AA的玉米花药表现为不育。本发明发现的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16对于丰富我国的玉米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种通过远源杂交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9697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96938.8

    申请日:2017-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远源杂交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通过远源杂交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二倍体薏苡为母本,四倍体薏苡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多年生饲用薏苡。本发明将杂种优势和多倍体营养生长发达的特点充分结合,创制双重优势于一体的新型饲草;发现不同倍性薏苡间远源杂交成功的关键是亲本的选配,二倍体薏苡适合做母本,四倍体薏苡适合做父本,该规律的发现为今后薏苡远源杂交中,亲本的合理选配,提供了技术上的指导。

    一种利用野生薏苡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864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10335.9

    申请日:2017-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野生薏苡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年内对入选单株有性生长和无性生长阶段的特定性状,进行两次选择和鉴定”的步骤,即在景洪市,每年短日照时,在野生薏苡有性生长阶段,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一次选择,收获种子后,在长日照时,快速无性扩繁放大群体,再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二次选择。本发明开辟了野生薏苡资源利用新途径;充分利用野生薏苡即可有性繁殖又可无性繁殖的特点发明了针对特定单株的两阶段选择法;结合景洪市的气候特点和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发明了针对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不同目标性状的选择法。1年内对同一单株进行两次目标性状的选择,提高了选择压力和选择效率,加速了育种进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