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080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82201.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玉米雄花颖壳闭合突变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ctg1突变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对,该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突变体ctg1和分子标记为玉米两系杂交制种技术提供了材料基础,并加快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的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30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23455.2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用薏苡的无性扩繁方法。该方法为扦插扩繁,包括如下步骤:取饲用薏苡主茎开始开花后5-10天的植株,以主茎地上部分第1节至第15节中的至少一节作为种茎,于每节间的1/3处切断,将节插入土中2-4cm。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扦插大黑山薏苡,其扦插后20天的成活率最高可达91.3%。本发明对于加速饲用薏苡特别是大黑山薏苡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将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695418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310723277.2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低磷胁迫响应基因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本发明在低磷胁迫响应基因的跨内含子的两侧外显子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即PSR‑ILP标记。在我国玉米生产及育种上广泛应用的30份骨干自交系中进PCR检测、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不同自交系中得到扩增长度不同的片段,银染显色为不同自交系的PSR‑ILP标记。为玉米磷胁迫响应基因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强的分子标记,为玉米磷高效育种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548674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66537.X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玉米异源多倍体培育非整倍体多年生饲草品种的方法,属于玉米远缘杂交领域。本发明以四川农业大学育成的MTF-1(Tripsazea creammaizeT.2n=76)为母本,以大刍草为父本杂交,然后对杂交后代从多年生、越冬性、分蘖数以及染色体数和染色体构成进行选择,选出多年生的异源非整倍体饲草品种。本发明方法将异源非整倍体作为饲草品种应用,创造性地拓宽了玉米近缘属种的应用范围,为玉米近缘属种材料利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其次,利用本发明方法育成的材料作为桥梁材料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此外,本发明可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固定杂种优势,且多年生,生产成本很低,但是产量和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大。
-
公开(公告)号:CN1926962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50613.9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草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利用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玉米种代换系068为母本,玉米近缘种四倍体多年生玉米种9475为父本杂交配制饲草玉米“SAUMZ1号”,主要采取调适播期、剪短花丝、合理密植、适宜行比、母本去雄、调节花期、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适时收获等措施。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饲草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131C
公开(公告)日:2000-11-08
申请号:CN95102892.8
申请日:1995-03-22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包括选配亲本、适期播种、适宜行比、合理密植、去杂去劣措施。采用正交“48-2×478”或反交“478×48-2”配制“川农单交11号”。该品种1992-1993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33.6公斤,比对照增产10.4%;并且抗大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耐旱性较强,耐粗放栽培;制种亩产可达200-250公斤,比对照增产20%以上。
-
-
公开(公告)号:CN107318640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610335.9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野生薏苡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年内对入选单株有性生长和无性生长阶段的特定性状,进行两次选择和鉴定”的步骤,即在景洪市,每年短日照时,在野生薏苡有性生长阶段,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一次选择,收获种子后,在长日照时,快速无性扩繁放大群体,再对特定性状进行第二次选择。本发明开辟了野生薏苡资源利用新途径;充分利用野生薏苡即可有性繁殖又可无性繁殖的特点发明了针对特定单株的两阶段选择法;结合景洪市的气候特点和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发明了针对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不同目标性状的选择法。1年内对同一单株进行两次目标性状的选择,提高了选择压力和选择效率,加速了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94664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423569.3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作物分子标记领域的玉米摩擦禾单体附加系核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由SEQ ID No:2和SEQ ID No:3组成的用于扩增上述分子标记的SCAR引物对。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分子标记进行回交和轮回选择育种的方法。本发明分子标记不受时间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可在苗期对玉米摩擦禾单体附加系核不育基因进行鉴定和筛选,易于进行选择和淘汰,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了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进程和时间,显著降低了育种成本;此外,本发明还可作为大规模进行玉米轮回选择的工具,不断扩大玉米遗传基础,有利于选出突破性的玉米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397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108347.8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磷转运蛋白上游调控基因ZmPHO2的同源基因ZmPHO2;H1,在耐低磷自交系178中克隆所得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本发明设置了正常磷浓度(1mmol/L)、四个低磷水平(无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处理12h和八天并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不同低磷浓度处理下该基因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磷水平,并且证实了该基因在耐低磷自交系178和低磷敏感自交系9782中不同的表达规律,为了该基因后续在研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