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6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83269.3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预热处理二氧化碳吸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储能及化工过程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附剂用热量大、热导率低、加热迟缓的问题。技术要点:加热初期系统升温缓慢,二氧化碳部分解吸,经高温换热设备加热后回流至吸附塔塔体,由于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实行非连续储能‑释能,该加热过程可于储能‑释能外的空闲时间完成。本发明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实现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从而降低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能量需求,降低系统的整体能耗,缓解加热系统的换热压力,缓解对加热设备换热功率的需求;吸附塔塔体内气体压力小幅升高,保障了吸附系统的二氧化碳连续、平稳释放供给,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65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8096.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53/04
Abstract: 基于碳材料极性官能团与电场耦合的CO2吸附捕集方法,属于CO2吸附捕集技术领域。方法如下:对碳基吸附剂进行极性官能团定向嫁接后与石英砂混合均匀而后放于固定床反应器内并调控床层温压至所需;将含10~20vol%浓度的CO2的工业烟气通入固定床反应器内;碳基吸附剂对CO2进行吸附捕集饱和后对碳基吸附剂施加外加电场;碳基吸附剂进行热再生。本发明通过嫁接极性官能团至碳基吸附剂,结合外加电场实现了CO2的高效吸附与低能耗再生,提升了吸附剂对CO2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还通过引导能量定向聚焦于CO2富集区域,降低了无效能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98002.8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电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量存储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耦合外热源的吸附塔与压缩机协同运行系统及方法,包括CO2吸附模块、CO2压缩模块以及CO2换热模块,CO2换热模块用于与外界高温热源连接,CO2压缩模块包括压缩部分和中冷部分,CO2吸附模块经压缩部分与中冷部分的输出流向形成CO2的第一流通路径;CO2吸附模块经中冷部分后回流至CO2吸附模块的输出流向形成CO2的第二流通路径。通过输入第一换热介质与中质换热,吸收系统内高温气体余热同时实现中冷作用,提升吸附式压缩CO2储能系统效率;同时利用低温CO2作为第二换热介质进入CO2换热模块与外界高温热源换热,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实现系统与外界余热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612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8703.5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1B32/312 , C01B32/348 , B01D53/04 , B01J20/20 ,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二氧化碳吸附热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活性炭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活性炭CO2吸附热高导致其再生能耗过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二氧化碳吸附热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初始活性炭进行高温热解或催化石墨化,得到热解活性炭或催化石墨化活性炭,实现了活性炭中氮氧官能团等杂原子的有效去除,使活性炭CO2吸附热的大幅降低,进而降低了再生能耗,提升了CO2吸附系统的运行经济性。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炭制备方法能够根据对CO2吸附容量的需求和CO2吸附热的降低需求,灵活选取实验方法以获得所需的活性炭,且该技术路线的活性炭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89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93259.9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小流量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压缩机组及运行方法,属于压缩气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末级压缩效率低、加工难度大、压缩效率低的问题。技术要点:首级压缩机的进口端通入低压气体,相邻两级压缩机间的管路上布置有间冷器和缓冲罐,间冷器与下一级压缩机的进口管路间连接有支路,支路上安装有阀门,缓冲罐的进出口管路上也安装有阀门,末级压缩机与间冷器、高压气体存储罐依次连接。本发明中低压气体经过多级压缩、级间冷却后进入高压气体储罐。在相邻两级压缩之间布置有缓冲罐,缓冲罐的作用为暂时存储压缩后的气体;本发明给压缩机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能够保证压缩机运行在一个高效率的状态,从而提高储能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30039.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电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耦合吸附压缩超临界CO2储能的动力循环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发电部分和吸附压缩超临界CO2储能部分,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发电部分包括煤气化单元、燃烧室、膨胀单元Ⅰ、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冷却及水分离单元、换热器Ⅰ和压缩单元Ⅰ;吸附压缩超临界CO2储能部分包括低压CO2吸附储罐、压缩单元Ⅱ、换热器II、超临界CO2储罐、换热器Ⅲ和膨胀单元Ⅱ。本发明发电系统采用超临界CO2循环高效发电,并与吸附压缩超临界CO2储能耦合。提升循环效率的同时满足电网基本需求,消纳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并将多余的超临界CO2进行封存或油田驱油等形式利用,实现发电零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19347379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654629.2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属于烧结矿热利用技术领域。解决烧结矿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包括锅炉、温差发电器和风箱,台车的上部与锅炉的入口建立安装,台车的侧面安装有温差发电器,台车的下部安装有风箱,所述温差发电器包括热端板、半导体和冷端板,若干所述半导体串联,半导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热端板、冷端板。在保证烧结矿降温的同时,做到了热量应收尽收,锅炉充分回收热风中携带的能量,温差发电器回收温度相对较低的台车显热,能量得到梯级利用,提高余热利用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