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7241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200870.3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6 , C08G73/1007 , C08J5/18 , C08J2379/08 , C08K3/36 , C08K7/26 , C08K2201/011 , C08L2203/16 , C08L2203/20 , C08L7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聚酰亚胺基体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制备的聚酰亚胺介电常数高,介电常数在2.6~3.9,难以满足微电子行业对于基材要求的问题。方法:一、制备纳米SiO2空心球粉末;二、制备纳米SiO2空心球/聚酰胺酸胶液;三、成膜及热亚胺化;四、脱膜,即得到基于聚酰亚胺基体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基于聚酰亚胺基体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低至2.1,可广泛适用于高速集成电路挠性覆铜箔板基材中。本发明用于一种基于聚酰亚胺基体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33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200866.7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聚酰亚胺基体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介电常数高,难以满足微电子行业对于基材技术要求的问题。方法:一、制备纳米SiO2空心球粉末;二、制备纳米SiO2空心球/聚酰胺酸胶液;三、制备三层纳米SiO2空心球/聚酰胺酸薄膜;四、热亚胺化;五、脱膜,即得到基于聚酰亚胺基体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基于聚酰亚胺基体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低至1.9,可广泛适用于高速集成电路挠性覆铜箔板基材中。本发明用于一种基于聚酰亚胺基体纳米SiO2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03776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510492210.1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iO2空心球/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法。目前覆铜箔板的基材采用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PI,PI具有的电绝缘性、耐高温性、阻燃性,随着电子信息产品向高频高速发展,集成电路信号容阻延迟、串扰及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而印制板的信号传输特性受印制板基材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影响很大,为满足信号传递的高速化,提高电子线路功能,亟需开发新型低介电常数材料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模板法制备“核‑壳”结构微球,在650℃的条件下烧结3h,制得纳米二氧化硅空心球,并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本发明用于SiO2空心球/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323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29679.3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用无机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改性纳米氧化铝粒子的方法。杜邦公司采用气溶胶的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铝,用于纳米掺杂改性高分子材料,以改善其耐电晕性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制成了耐电晕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Kapton100CR薄膜,将近二十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种用无机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改性纳米氧化铝粒子的方法,本方法共分为三步,第一步,在甲苯中充分溶解无机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的烃氧基化合物M[OR]n所得部分水解产物;第二步,异丙醇铝的水解反应;第三步,将第一步反应的水解产物加入到第二步反应中得到改性的γ-Al2O3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液。本发明用于改性高分子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8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495299.1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N27/327 , B82Y40/00 , B82Y30/00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蒲公英状铈‑锌氧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材料在检测多巴胺灵敏度低、基线漂移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主要制备方法如下:一、水热法合成法制备蒲公英状的铈‑锌双金属有机框架;二、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法制备蒲公英状的铈‑锌双金属有机框架/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三、利用自动喷涂法制备出铈‑锌双金属有机框架/还原氧化石墨烯/ITO电极;四、采用高温退火加热时将其转化为铈‑锌氧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烯/ITO电极;铈‑锌金属氧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烯/ITO电极在检测0~10μM的多巴胺时显示出优异的灵敏度为17.67μA·μM‑1·cm‑2,并且对多巴胺的检测限为2.1 nM。
-
公开(公告)号:CN10825074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160083.9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苯基倍半硅氧烷/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三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绝缘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基倍半硅氧烷/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三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复合薄膜无法兼顾降低介电常数的同时提高其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问题。方法: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苯基倍半硅氧烷/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三相复合薄膜。本发明应用于苯基倍半硅氧烷/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三相薄膜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200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92098.1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复合的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环氧树脂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应用于涂料、复合材料中,现有的环氧树脂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存在内应力大、质脆,耐冲击性和耐湿热性较差等缺点,限制了它在某些高端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本发明其组成包括:膨胀石墨、高锰酸钾、浓硫酸、硝酸、去离子水、双氧水,所述的膨胀石墨的重量份数为1,所述的高锰酸钾的重量份数为4-6,所述的浓硫酸的重量份数为60-75,所述的浓硝酸的重量份数为20-25,所述的去离子水的重量份数为160-200,所述的双氧水的重量份数为10-30。本发明用于三相复合的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03776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92210.1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iO2空心球/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法。目前覆铜箔板的基材采用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PI,PI具有的电绝缘性、耐高温性、阻燃性,随着电子信息产品向高频高速发展,集成电路信号容阻延迟、串扰及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而印制板的信号传输特性受印制板基材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影响很大,为满足信号传递的高速化,提高电子线路功能,亟需开发新型低介电常数材料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模板法制备“核-壳”结构微球,在650℃的条件下烧结3h,制得纳米二氧化硅空心球,并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本发明用于SiO2空心球/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59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92207.X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状纳米氧化铝/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制法。环氧树脂是一类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具备优良的性能,但由于纯的环氧树脂固化后分子链具有三维交联网络结构,固化物一般偏脆,抗剥离、抗开裂、抗冲击性能差,外界冲击载荷作用下,易发生应力开裂现象。本发明其组成包括:膨胀石墨、高锰酸钾、浓硫酸、硝酸、去离子水、双氧水,所述的膨胀石墨的重量份数为1,所述的高锰酸钾的重量份数为4-6,所述的浓硫酸的重量份数为60-75,所述的硝酸的重量份数为20-25,所述的去离子水的重量份数为160-200,所述的双氧水的重量份数为10-30。本发明用于针状纳米氧化铝/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323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10029679.3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用无机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改性纳米氧化铝粒子的方法。杜邦公司采用气溶胶的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铝,用于纳米掺杂改性高分子材料,以改善其耐电晕性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制成了耐电晕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Kapton100CR薄膜,将近二十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种用无机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改性纳米氧化铝粒子的方法,本方法共分为三步,第一步,在甲苯中充分溶解无机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的烃氧基化合物M[OR]n所得部分水解产物;第二步,异丙醇铝的水解反应;第三步,将第一步反应的水解产物加入到第二步反应中得到改性的γ-Al2O3纳米氧化铝粒子分散液。本发明用于改性高分子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