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5953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408951.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
IPC: C08L79/04 , C08L83/10 , C08G77/452 , C08G73/06
Abstract: 一种耐温阻燃的POSS改性双邻苯二甲腈与氰酸酯共混树脂体系,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温阻燃的POSS改性双邻苯二甲腈与氰酸酯共混树脂体系,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双邻苯二甲腈聚合物工艺性差的问题,本发明POSS改性双邻苯二甲腈与氰酸酯共混树脂体系是将POSS改性的双邻苯二甲腈预聚物与阻燃氰酸酯均匀混合后,加热溶解得到的;其中POSS改性双邻苯二甲腈与氰酸酯共混树脂体系中POSS改性的双邻苯二甲腈预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50%。本发明共混树脂体系耐温性很好,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400℃,本发明应用耐温复合材料制品成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484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00525.2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G77/452
Abstract: 一种含倍半硅氧烷POSS结构的双邻苯二甲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倍半硅氧烷POSS结构的双邻苯二甲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制备双邻苯二甲腈聚合物时固化温度高、固化时间长的问题,在体系中引入POSS不仅可以提高反应活性还可以进一步改善耐热性。本发明一是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POSS结构引入到双邻苯二甲腈单体中,二是通过POSS基团的反应官能团接枝在双邻苯二甲腈预聚物上,本发明制备的含有POSS结构的双邻苯二甲腈聚合物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在空气中900℃下的质量保留率46%,固化温度为200-300℃,固化时间为8-16h。本发明应用于双邻苯二甲腈聚合物的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6595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08951.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L79/04 , C08L83/10 , C08G77/452 , C08G73/06
Abstract: 一种耐温阻燃的POSS改性双邻苯二甲腈与氰酸酯共混树脂体系,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温阻燃的POSS改性双邻苯二甲腈与氰酸酯共混树脂体系,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双邻苯二甲腈聚合物工艺性差的问题,本发明POSS改性双邻苯二甲腈与氰酸酯共混树脂体系是将POSS改性的双邻苯二甲腈预聚物与阻燃氰酸酯均匀混合后,加热溶解得到的;其中POSS改性双邻苯二甲腈与氰酸酯共混树脂体系中POSS改性的双邻苯二甲腈预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50%。本发明共混树脂体系耐温性很好,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400℃,本发明应用耐温复合材料制品成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3819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400896.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注入层的复合材料绕线轴成型方法,属于模具成型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带有流体物料夹层的复合材料绕线轴无法成型的问题。将模本体安装在卧式缠绕机上,用200目砂纸打磨模本体外表面之后,再用棉纱清理打磨后模本体表面,并在模本体上刷涂脱模剂;将步骤一涂有脱模剂的模本体表面涂刷本体胶,将碳纤维安装在卧式缠绕机的缠绕张力器上,对模本体的外表面进行碳纤维的第一层环向缠绕,设定第一层环向缠绕的碳纤维的初始张力为30±3N/团,缠绕角度为85°~90°,重复2~4次缠绕,缠绕长度为150mm~500mm的第一层环向缠绕碳纤维层,第一层环向缠绕碳纤维层的总缠绕层厚度为0.5mm~2mm。本发明实现流动物料夹层与第一、二碳纤维复合层一体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38194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400896.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注入层的复合材料绕线轴成型方法,属于模具成型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带有流体物料夹层的复合材料绕线轴无法成型的问题。将模本体安装在卧式缠绕机上,用200目砂纸打磨模本体外表面之后,再用棉纱清理打磨后模本体表面,并在模本体上刷涂脱模剂;将步骤一涂有脱模剂的模本体表面涂刷本体胶,将碳纤维安装在卧式缠绕机的缠绕张力器上,对模本体的外表面进行碳纤维的第一层环向缠绕,设定第一层环向缠绕的碳纤维的初始张力为30±3N/团,缠绕角度为85°~90°,重复2~4次缠绕,缠绕长度为150mm~500mm的第一层环向缠绕碳纤维层,第一层环向缠绕碳纤维层的总缠绕层厚度为0.5mm~2mm。本发明实现流动物料夹层与第一、二碳纤维复合层一体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208197607U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20629452.X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注入层的复合材料绕线轴用成型模具,具体属于模具成型领域。解决现有的带有流体物料夹层的绕线轴无法成型的问题。所述的模本体为回转体,所述模本体的横截面为圆柱面或圆台面,所述模本体的中心沿轴线方向上固定安装有贯穿的中心轴;外模水平设于模本体上方,所述的外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端头台肩与右端头台肩;模本体右端设有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的密封端盖,密封端盖的上端搭接于所述右端头台肩上;模本体与外模之间形成的腔体为流动夹层;密封端盖上设有注入孔,所述的注入孔正对流动夹层。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模具的快速预热,整个结构可实现旋转固化,使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快速,质量好,精度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1553104.6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材料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各向异性砂土三轴试样制备装置。其包括拆卸式的试样制备箱体、倾斜式的万向支撑机构、直筒取样器、基座,试样制备箱体由底板和多个侧板拼接成具有取样开口的箱体结构,基座上设有滚轴,试样制备箱体底板的一端通过滚轴铰接在基座上,试样制备箱体装入砂土三轴试样并压实后绕滚轴倾斜,万向支撑机构一端连接在基座上、另一端固定住倾斜状态的试样制备箱体,直筒取样器从倾斜的箱体取样开口处竖直向下切入试样中取样。本装置可制备具有不同初始沉积角度的各向异性砂土三轴试样,解决传统砂土三轴制样器无法制备具有不同初始沉积角度试样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95245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255473.6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5/00
Abstract: 双馈风力发电机定转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属于电气控制领域。它是为了解决双馈风电系统的定转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发生故障后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定转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电压和磁链方程的基础上推导电流状态方程,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建立了定转子电流观测器;通过分析观测器状态变量输出误差,然后比较电流各相观测值和实际值找出传感器故障具体来源。本发明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电流观测值不依赖于相应的传感器采样值,提高了故障判断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本发明适用于为双馈风力发电机定转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进行故障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397315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242168.3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7/5387
Abstract: 电感不平衡条件下三相PWM并网逆变器的解耦控制方法,本发明属于电气控制领域。为了解决在三相PWM并网逆变器交流侧电感不平衡时无法实现对dq轴有效解耦的问题。包括:获得电网三相电压信号和逆变器交流侧三相电流信号;将获得的信号分别经Clark变换和Park变换获得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信号和交流侧电流信号;根据逆变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且逆变器交流侧三相电感不平衡时,建立逆变器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和获得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信号,建立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环控制器,实现在电感不平衡时对三相PWM并网逆变器的解耦控制。它用于对电感不平衡的三相PWM并网逆变器的进行解耦。
-
公开(公告)号:CN10311201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041122.0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5J17/00
Abstract: 一种变速比串并联弹性驱动转动关节机构,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机器人转动关节不能连续改变传动比,不具有缓冲的功能,致使关节受到冲击载荷会产生震动的问题。电机连接摩擦轮滑动导杆,小摩擦轮通过滑动键可在该导杆轴向滑动,并能跟随转动。大摩擦轮与转轴固连,转轴靠一对滚针轴承支撑,实现轴向移动。推力弹簧通过推力轴承作用在转轴上,使两摩擦轮压力;舵机带动两个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第一曲柄可间歇地带动第二曲柄运动,第一连杆带动止推块上下移动,止推块上开有凹槽,止推块上下移动过程中,滚动圆柱嵌入和嵌出凹槽,从而推动转轴发生轴向移动。本发明能实现连续改变传动比,具有弹性驱动器的特性,并能进行储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