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压电驻极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0280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10500.4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一种复合压电驻极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压电驻极体相对于压电陶瓷等压电材料压电系数低、力学性能差而使其在柔性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一:制备聚丙烯压电薄膜;先将聚丙烯熔融,然后与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均匀的熔体;所述聚丙烯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025;将所述混合均匀的熔体注射到模具中,混合均匀的熔体注射完毕后,将模具在一定温度下保存一段时间,接着卸压冷却定型,得到具有孔洞结构的可用于压电材料的聚丙烯压电薄膜;步骤二:对聚丙烯压电薄膜进行一次膨化处理;步骤三:对聚丙烯压电薄膜进行二次膨化处理。本发明用于压电驻极体材料的制备。

    超高温电涡流传感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3331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93264.8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超高温电涡流传感器,属于传感器测量领域,本发明为解决采用磁电式结构的电涡流传感器在温度高于500℃时无法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外壳、陶瓷骨架、贵金属线圈和高温同轴线缆,所述外壳包括陶瓷顶板、连接筒和下部外壳,连接筒的一个开口端与陶瓷顶板固连,连接筒的另一个开口端与下部外壳的开口端固连,下部外壳的底板中心设有电缆口-,电缆口-嵌固高温同轴线缆;陶瓷顶板、连接筒和下部外壳围合成真空密封腔,在真空密封腔内设置陶瓷骨架,所述陶瓷骨架的上、下端面均设有螺旋槽,贵金属线圈绕制在两层螺旋槽,贵金属线圈的引出端通过高温同轴线缆与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一种温度自补偿式非本征法布里珀罗腔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4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734713.6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一种温度自补偿式非本征法布里珀罗腔及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非本征法布里珀罗腔受温度影响的问题,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非本征法布里珀罗腔包括蓝宝石膜片、二氧化硅基座和蓝宝石柱片,蓝宝石膜片位于二氧化硅基座顶部,所述氧化硅基座由二氧化硅侧壁和二氧化硅底座组成;二氧化硅侧壁和二氧化硅底座与蓝宝石膜片构成真空腔,蓝宝石柱片设置在真空腔内,并固定在蓝宝石膜片的底部中心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了制作方法。本发明增强了非本征F‑P腔的应用温度范围,降低了成本,又让光在F‑P腔中传输没有较大传输损耗,增加了F‑P腔的使用寿命,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光学信号的温度补偿,大大减小了光学解调部分的工作量。

    一种温度自补偿式非本征法布里珀罗腔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481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34713.6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一种温度自补偿式非本征法布里珀罗腔及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非本征法布里珀罗腔受温度影响的问题,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非本征法布里珀罗腔包括蓝宝石膜片、二氧化硅基座和蓝宝石柱片,蓝宝石膜片位于二氧化硅基座顶部,所述氧化硅基座由二氧化硅侧壁和二氧化硅底座组成;二氧化硅侧壁和二氧化硅底座与蓝宝石膜片构成真空腔,蓝宝石柱片设置在真空腔内,并固定在蓝宝石膜片的底部中心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了制作方法。本发明增强了非本征F-P腔的应用温度范围,降低了成本,又让光在F-P腔中传输没有较大传输损耗,增加了F-P腔的使用寿命,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光学信号的温度补偿,大大减小了光学解调部分的工作量。

    一种管状结构纳米锰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605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0424020.1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一种管状结构纳米锰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结构纳米锰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碳纤维和高猛酸钾为主要原料,将碳纤维与高猛酸钾放入硫酸溶液中,采用水浴反应法在碳纤维表面反应沉积不同质量锰氧化物,通过沉积锰氧化物的碳纤维煅烧去除制得了管状结构纳米锰氧化物材料。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重复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基于该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室温工作等特点,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发明应用于气体传感器、催化降解、能量储存、生物传感器、药物传递的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