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病人上下床的电动轮椅

    公开(公告)号:CN103393507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10305967.6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病人上下床的电动轮椅,轮椅车体一侧的纵向支架上安装固定块,固定块的侧面设置卡槽,轮椅车体该侧的扶手在竖直状态下位于卡槽里,轮椅车体该侧的横向支架上安装连接轴轴套,轮椅车体该侧的扶手通过弯管连接头安装在轮椅车体该侧的横向支架上,弯管连接头与连接轴轴套形成转动连接,弯管连接头下方连接下弯管,轮椅车体上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连接并推动下弯管,从而使得扶手和下弯管能够绕弯管连接头转动直至扶手到水平位置。本发明方便病人从侧面上下轮椅,操作简单,对于有些病人和老人可以自主完成上下床动作,减轻了医护人员及家人的工作负担。

    一种便于便后清理的护理轮椅

    公开(公告)号:CN103381116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10303774.7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便后清理的护理轮椅,包括轮椅架、座位、靠背,座位和靠背安装在轮椅架上,座位固定在座位固定板上,座位开有排便口,靠背固定在靠背固定板上,座位固定板和靠背固定板固连形成L形,靠背固定板后方的轮椅架上安装导轨支架,导轨支架上安装有导轨,靠背固定板面上向导轨支架一侧安装滑板固定板,滑轮固定板上安装有滑轮和上固定轴,滑轮可带动靠背固定板沿导轨滑动,上固定轴连接电动推杆的上端,轮椅架下部固定有电动推杆固定板,电动推杆的下端通过下固定轴连接电动推杆固定板。本发明解决了瘫痪病人、残疾人士的排便问题,极大的改善了他们的便后护理工作,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一种检测足底力的脚踏板及足底力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51420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49966.7

    申请日:2013-04-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足底力的脚踏板及足底力检测装置,检测足底力的脚踏板包括前脚掌下层踏板、前脚掌上层踏板、后脚掌下层踏板、后脚掌上层踏板,前脚掌下层踏板和后脚掌上层踏板之间通过蝶形铰链相连,前脚掌上层踏板安装在前脚掌下层踏板上,后脚掌上层踏板安装在后脚掌下层踏板上;足底力检测装置包括电机、曲柄圆盘、滑轨、连杆、导向滑轮和检测足底力的脚踏板,电机连接并驱动曲柄圆盘转动,连杆一端安装在曲柄圆盘上随曲柄圆盘做往复运动,连杆另一端连接检测足底力的脚踏板,检测足底力的脚踏板前端连接导向滑轮,检测足底力的脚踏板后端连接铰接在与其相对倾斜的滑轨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耐用性强、测量简单。

    一种刚柔混合型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5617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49967.1

    申请日:2013-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柔混合型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风力机塔架下端的风轮支撑梁上分别安装伺服电机、主动链轮、第一-第三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第一-第三从动链轮同轴分别安装第一-第四传动链轮,风轮支撑梁的中部分别安装第一-第四内层叶片驱动链轮,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主动链轮,第一链条连接主动链轮、第一-第三从动链轮,第二链条连接第一传动链轮、第一内层叶片驱动链轮,第三链条连接第二传动链轮、第二内层叶片驱动链轮,第四链条连接第三传动链轮、第三内层叶片驱动链轮,第五链条连接第四传动链轮、第四内层叶片驱动链轮。本发明由一个伺服电机分别实现了内外两层叶片的统一变桨距控制和独立变桨距控制。

    一种带跖骨关节的步态康复机器人脚踏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2900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179844.9

    申请日:2010-05-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跖骨关节的步态康复机器人脚踏板装置。包括脚前板、后脚板、电机和绳索,电机包括脚踝电机和跖骨电机,还包括编码器、接近开关、安装在后脚板一侧的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支撑头、安装在跖骨电机上的大滑轮、安装在脚前板下方的绳索柱、连接绳索柱和脚踝电机的弹簧,脚踝电机和跖骨电机均位于后脚板的下方,脚踝电机通过固定于后脚板底部的连接块连接后脚板,编码器分别安装在脚踝电机和跖骨电机的高速端,跖骨电机的另一端安装大滑轮,绳索绕过绳索柱、支撑头和大滑轮。本发明更符合脚部的真实运动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训练效果,适应于各种人群,改变步态数据可以完成多种运动方式的训练。

    一种刚柔混合型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56172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149967.1

    申请日:2013-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柔混合型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风力机塔架下端的风轮支撑梁上分别安装伺服电机、主动链轮、第一-第三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第一-第三从动链轮同轴分别安装第一-第四传动链轮,风轮支撑梁的中部分别安装第一-第四内层叶片驱动链轮,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主动链轮,第一链条连接主动链轮、第一-第三从动链轮,第二链条连接第一传动链轮、第一内层叶片驱动链轮,第三链条连接第二传动链轮、第二内层叶片驱动链轮,第四链条连接第三传动链轮、第三内层叶片驱动链轮,第五链条连接第四传动链轮、第四内层叶片驱动链轮。本发明由一个伺服电机分别实现了内外两层叶片的统一变桨距控制和独立变桨距控制。

    方便病人上下床的轮椅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81120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303800.6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病人上下床的轮椅,包括轮椅车体、可展开机构,可展开机构包括扶手、内套管、V形连接件,内套管包括由内套管横管和内套管立管组成的L型结构,内套管立管上设置有内套管孔,内套管横管与下方的轮椅车体通过蝴蝶铰链相连,内套管可绕蝴蝶铰链向外旋转,扶手包括由扶手横管和扶手立管组成的倒L型结构,扶手立管上设置有扶手孔,内套管立管和扶手立管套装配合,V形连接件的上端一侧固定在内套管立管或扶手立管里,另一侧为凸头,凸头通过伸出内套管孔和扶手孔从而固定内套管和扶手,按下凸头可将内套管和扶手分开,轮椅车体上设置卡块,扶手位于最下方时,扶手横管卡在卡块里。本发明病人或老人可以自主完成上下床动作。

    可辅助病人上下床的电动轮椅

    公开(公告)号:CN103381119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303797.8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辅助病人上下床的电动轮椅,包括轮椅车体、座位、可打开扶手机构、座位侧向移动机构和抬腿机构,轮椅车体包括两根立柱、两根横方管、两根侧边管、两根下边管,两根横方管按照前后位置关系固定在两根侧边管之间,下边管位于侧边管下方,两根立柱按照左右位置关系固定在侧边管和下边管的后方,可打开扶手机构包括扶手、固定块,座位侧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滑块连接板、滑轨、滑块、滑轮和滑轮导轨,抬腿机构包括支撑滚筒、支撑架、导向机构、第二电动推杆。本发明可以实现轮椅座位的侧向移动以及抬腿动作,操作简单,对于病人和老人可以自主完成上下轮椅或上下床动作,减轻了医护人员及家人的工作负担。

    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3386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17739.6

    申请日:2013-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包括一个伺服电机、一个闭合箱体,其内装有由一个驱动曲柄、四个传动曲柄和一个起“连杆”作用的旋转盘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以及四套同步带组;所述的伺服电机与所述闭合箱体一侧的驱动曲柄外伸轴头键连接;四个驱动轮分别固装在所述闭合箱体另一侧的传动曲柄外伸轴头上,并借助同步带与固装在叶片上的变桨轮组成“软传动”机构。闭合箱体借助螺栓固定在发电机外转子上。编码器安装在伺服电机的尾部用以反馈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角等信息。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主动控制的变桨距机构能主动跟随风向,时刻调节叶片桨距角,进而改善了风力机的气动性能,提高了垂直轴风力机的启动能力。

    多模式宇航员康复训练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2258846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172587.0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模式宇航员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机架、柔索、柔索驱动单元、拉力传感器,所述的柔索驱动单元固定在机架上,柔索连接柔索驱动单元,拉力传感器安装在柔索上。本发明机架为框架结构,柔索驱动单元模块化,机器人整体结构简单、质量轻、占用空间小,拆卸和安装方便,便于太空运输和宇航员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训练模式,通过改变机器人的构型和控制策略,更换运动辅助训练设备,满足不同训练模式的需要。实现了一机多用,为宇航员提供了更加综合有效的训练。柔索驱动单元可以保证在工作过程中柔索传动平稳,能够准确的缠绕在牵引轮上。同时,柔索导向轮减小了柔索传动摩擦,提高了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