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7376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92474.1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差速器原理的对称式双螺旋桨驱动装置的三体船,包括主船体、螺旋桨、安装在主船体上的船舶主机、安装在主船体两侧的两个侧船体、差速器,差速器的输入轴连接船舶主机,差速器的传动半轴连接螺旋桨,螺旋桨有两个,第一螺旋桨通过第一螺旋桨轴安装在主船体和第一侧船体中间,第二螺旋桨通过第二螺旋桨轴安装在主船体和第二侧船体中间,两个螺旋桨相对于主船体对称安装。本发明能有效的降低螺旋桨运行时的振动噪声,节约动力装置运行的能耗,有效的提高三体船的灵活性和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7056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11322.2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Y02T10/166 , C09K5/045 , C09K2205/22 , F01K23/00 ,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余热回收朗肯循环混合工质1,1,1,3,3-五氟丙烷和1,1,1-三氟乙烷及余热回收方法。采用带有回热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回收柴油机排气余热和中冷器的热量,通过采用所选择的二元混合工质,效果非常明显。通过回收柴油机排气余热能量和中冷器余热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达到综合回收柴油机余热,显著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降低燃油耗指标,减少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2754138U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20275612.8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差速器原理的对称式双螺旋桨驱动装置的三体船,包括主船体、螺旋桨、安装在主船体上的船舶主机、安装在主船体两侧的两个侧船体、差速器,差速器的输入轴连接船舶主机,差速器的传动半轴连接螺旋桨,螺旋桨有两个,第一螺旋桨通过第一螺旋桨轴安装在主船体和第一侧船体中间,第二螺旋桨通过第二螺旋桨轴安装在主船体和第二侧船体中间,两个螺旋桨相对于主船体对称安装。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降低螺旋桨运行时的振动噪声,节约动力装置运行的能耗,有效的提高三体船的灵活性和快速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