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冰原和雪地以及沙漠地带的快速机动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061503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856009.5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面运载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冰原和雪地以及沙漠地带的快速机动平台。本发明的推进装置由两个装有推进叶片的滚筒组成,推进叶片与滚筒轴线形成一定螺距角,可由液压装置驱动变矩装置进行控制,调整叶片的螺距角可以适合不同前进速度的要求,推进叶片与地面接触甚至嵌入地面,随着滚筒旋转产生向前推力,实现平台前进;叶片螺距角大时适合高速行驶,螺距角小时适合低速行驶。推进装置转动可驱动平台前进、转向。动力装置与液压装置均由控制台进行控制。这种用于冰原、雪地、沙漠地带的机动平台在质地较为松软的地面行驶时,滚筒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不易陷入地面,防止车辆人员被困。

    一种可升降主动式水下航行器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3740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16501.4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主动式水下航行器回收装置。在监测到待回收的水下航行器时,操作捕捉端口靠近待回收的水下航行器,开启捕捉端口内的螺旋桨,利用端口抽吸作用将水下航行器吸附到捕捉端口内,之后操作捕捉端口返回平台内部,通过螺旋桨反向作用将水下航行器送回仓库内,完成回收作业。本发明可以避免常规回收装置定位精度差、受海流影响大等不足,具有回收效率高的特点,适合多个水下航行器集群作业后的快速回收。

    一种水翼转角幅值控制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波浪能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8174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69189.6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波浪能航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翼转角幅值控制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波浪能航行器。水翼转角幅值控制装置安装在船体相连的流线型支架中。船体首尾底部安装支架,水翼通过轴承与轴安装在支架上,可绕轴旋转,水翼旋转时通过限位装置限定转动角度幅值。转角控制装置通过电动推杆控制。控制系统依据感知的波浪运动给出需要的转角幅值,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控制限位装置的旋转角度。当波浪能航行器在不同波高与波长的海浪中航行,根据预先设定的转角需要,调整水翼转动运动的限位角度幅值,可以适应不同海况,保证水翼在各种海况下提供推力,大幅提高波浪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一种双翼式发电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52578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357323.5

    申请日:201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8 Y02E10/70 Y02E10/723 Y02E1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种双翼式发电装置,包括基座,发电机,叶片转角和摆动控制机构,主轴端接发电机,另端固接主齿轮,主齿轮上伸出号轴作为曲轴与传动杆二铰接,传动杆二另端铰接上摆臂中部,摆臂端与基座铰接,另端装有叶片,上、下摆臂通过短连杆传动,可对称摆动。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副齿轮伸出五号轴作为曲轴与传动杆和传动杆三铰接,动杆和传动杆三的另端铰接上摇杆,大链轮与上摇杆固接并通过链条与叶片中央的小链轮连接。上、下摇杆通过短连杆传动,可对称摆动。本发明通过转角与摆动控制机构的匹配,可使叶片保持较为理想的振动幅度与转角,同时双翼对称振荡产生有利干扰可提高装置的能量采集效率。

    一种装有转角放大器的振动翼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75635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103142.5

    申请日:2015-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8 Y02E1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有转角放大器的振动翼发电装置,包括两个竖直支架、叶片、两个转角放大器、两个连杆、曲轴和发电机,每个竖直支架上设置有滑轨,每个滑轨上套装有滑块,每个滑块的端部与转角放大器的安装架固连,每个转角放大器的安装架上安装有小齿轮轴、换向齿轮轴和大齿轮轴,小齿轮轴、换向齿轮轴和大齿轮轴上分别套装有小齿轮、换向齿轮和大齿轮,叶片的转轴穿过所述端部隔板分别与两个小齿轮轴固定连接,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大齿轮上,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曲轴的对应位置铰接,曲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惯性轮且其中的一端与发电机连接。本发明可使叶片在确定的振动幅度内保持较为理想的攻角范围,大幅度提高能量采集效率。

    轨道控制式垂直轴轮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9948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36099.8

    申请日:2014-0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轨道控制式垂直轴轮机。包括动轮盘、传动轴、垂直翼,垂直翼通过轴承安装在动轮盘上,传动轴与动轮盘通过传动机构相连,还包括两圈导轨且两圈导轨之间存在两个交叉点,垂直翼上相连叉形导引杆,所述叉形导引杆包括与垂直翼相连的翼型转轴、连接于翼型转轴上的平行导引杆和垂直导引杆,平行导引杆和垂直导引杆的端部嵌入导轨中能够沿导轨平稳滑动。本发明通过布置固定的导轨或者导轨轮盘,引导翼型的转动,实现最优化运动,可以提高推进器的推进效率,提高风机或者水轮机的能量采集效率。

    一种拍动推进式推进器和推进系统及水陆两栖车

    公开(公告)号:CN11090131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1196463.9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陆两栖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拍动推进式推进器、一种拍动推进式推进系统及一种拍动推进式水陆两栖车。本发明将拍动翼推进技术和轮滑运动相结合。本发明的拍动推进式水陆两栖车的电机通过皮带轮驱动曲柄连杆机构绕曲轴转动,连杆带动拍动推进式推进器沿滑轨往复运动,拍动推进式推进器同时还做着转动运动。水中航行时,拍动推进式推进器的水翼部分驱动水流,产生向前推力,还可调节前后水翼的初始相位差,使串列翼达到最好的推进性能。陆地行驶时,拍动推进式推进器底部滚轮与地面接触,在往复转动过程中,两侧的推进器产生的横向力相互抵消,仅留下纵向力,实现推进。需要转向时通过控制舵机带动转向器转动,实现转向。

    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6383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316226.7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包括锥形捕捉端口、安装座、回转格栅、输送管、围壳、密封软罩、开合盖、液压缸。锥形捕捉端口、固定座、回转格栅、输送管顺序连接,输送管另一端与母船船尾连接;围壳与安装座两侧连接,围成一圈;围壳上、下沿分别连接上、下密封软罩,上密封软罩上侧、下密封软罩下侧分别连接上、下开合盖,并形成隔离空间;上、下开合盖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左、右液压缸两端分别与上、下开合盖上的横轴转动连接。本发明模仿鮟鱇鱼的捕食过程,通过迅速扩张液压缸,开启上、下开合盖,产生巨大的瞬间抽吸力,捕捉水下机器人,实现水下机器人的回收。本发明具有碰撞接触少、回收效率高的优点。

    轨道控制式垂直轴轮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9948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136099.8

    申请日:2014-0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轨道控制式垂直轴轮机。包括动轮盘、传动轴、垂直翼,垂直翼通过轴承安装在动轮盘上,传动轴与动轮盘通过传动机构相连,还包括两圈导轨且两圈导轨之间存在两个交叉点,垂直翼上相连叉形导引杆,所述叉形导引杆包括与垂直翼相连的翼型转轴、连接于翼型转轴上的平行导引杆和垂直导引杆,平行导引杆和垂直导引杆的端部嵌入导轨中能够沿导轨平稳滑动。本发明通过布置固定的导轨或者导轨轮盘,引导翼型的转动,实现最优化运动,可以提高推进器的推进效率,提高风机或者水轮机的能量采集效率。

    一种可升降主动式水下航行器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37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016501.4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主动式水下航行器回收装置。在监测到待回收的水下航行器时,操作捕捉端口靠近待回收的水下航行器,开启捕捉端口内的螺旋桨,利用端口抽吸作用将水下航行器吸附到捕捉端口内,之后操作捕捉端口返回平台内部,通过螺旋桨反向作用将水下航行器送回仓库内,完成回收作业。本发明可以避免常规回收装置定位精度差、受海流影响大等不足,具有回收效率高的特点,适合多个水下航行器集群作业后的快速回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