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4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12747.1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辽宁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精细分离工艺的再生沥青路面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研究目的与范围;步骤二: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步骤三:生命周期影响分析;步骤四:生命周期影响解释。本发明从生命周期角度,全面分析了沥青路面建设各个阶段的能耗量与排放值,确定了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主导阶段,量化了不同再生沥青路面与新建沥青路面的环境影响,明确了在沥青路面建设中高效利用物理精细分离RAP所带来的巨大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9593.3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衢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E01C23/01 , G01C5/00 , G01B21/08 , G01N19/04 , G06Q50/08 , G06F18/25 , G06F18/2131 , G06N3/0442 , G06F18/214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8/243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沥青路面结构强度的检测系统,包括:路面数据采集模块、路面数据处理模块、路面数据分析模块以及异常预警模块;路面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环保沥青路面数据;路面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环保沥青路面数据,获得路面结构强度指数模型;路面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基于路面结构强度指标以及路面结构强度指数模型,对环保沥青路面结构强度进行评估,获得评估结果;异常预警模块,用于基于评估结果,进行环保沥青路面异常预警。本发明通过对环保沥青路面结构强度的检测,为沥青材料优化以及路面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57248.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RA设备路面荷载在冻结融化期内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如下:一、在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布设相应传感器;二、研究不同深度的温度湿度随冻结融化时间的变化;三、研究各层位应变以及路标弯沉随冻结融化时间的变化;四、基于冻结融化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演化规律,建立经验模型;五、通过分析经验模型中的自变量与路面结构性能的关系,确定经验模型中相关参数;六、确定经验模型误差,总结冻结期间超载引起的力学响应变化,根据测试和建模结果明确冬季荷载对路面的损伤特点,提出冬季冻结融化过程中荷载限制。该方法能够探究冻结期间沥青路面结构性能变化,为寒冷气候地区的动态荷载限制范围的提出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111358227.X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
IPC: G01N3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方法,属于固体废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选择具有代表性且能表征沥青中沥青质、胶质、饱和分、芳香分四种组分的分子结构;根据沥青各组分间的比例,计算各种沥青中各种组分的分子配比;根据沥青分子配比计算结果,对沥青分子模型进行优化;玉米秸秆分子模型构建;界面模型构建与模拟计算;通过分子扩散系数对沥青分子模型的扩散行为进行描述,进而评价玉米秸秆纤维在不同条件下对于沥青中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扩散系数越大,分子扩散速率越快,即玉米秸秆纤维在当前条件下对沥青中的该组分吸附能力越强。本发明用于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56)对比文件王宇 等.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环境科学.2008,(第03期),全文.郎森 等.秸秆纤维路用性能试验研究.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第0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464060.4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环保型温拌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沥青再生剂材料扩散效果不好以及拌和温度较高的问题。制备方法:一、称取生物沥青,环氧豆油,固化剂,秸秆纤维和环氧树脂作为原料;二、将原料中的生物沥青置于反应器中,加入固化剂,在50~60℃温度下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加入原料中的环氧豆油,在50~60℃温度下搅拌处理,加入秸秆纤维,在50~60℃温度下继续搅拌,得到再生剂有效组分;三、将再生剂有效组分和原料中的环氧树脂混合。本发明采用生物沥青等有效组分恢复老化沥青性能,通过环氧大豆油增强扩散作用,且实现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温拌生产,生产工艺简单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86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63560.2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7/002
Abstract: 沥青材料多因素老化试验箱,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速沥青材料老化试验的装置,它为了解决现有沥青材料的老化装置模拟因素比较单一的问题。本发明老化试验箱中包含紫外荧光灯管、喷淋水管、加热管、转盘、旋转电机、鼓风机、水箱、分隔厚板体和电气控制箱,老化试验箱通过分隔厚板体分成老化试验室和控制室,顶盖上设置有喷淋水管和紫外荧光灯管,转盘由旋转电机控制,厚板体为中空结构,在厚板体的下板面开有回流水孔,回流水孔通过水管与水箱和喷淋水管组成水循环系统,在控制室中还设置有电气控制箱和鼓风机。本发明的老化试验箱能够模拟光、热、水等因素对沥青材料的综合作用,实现沥青材料在多因素耦合状态下的老化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94438.3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沥青混合料生物质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去除秸秆叶子、穗部,裁剪为秸秆小段,加热洗涤后烘干;二:研磨细化秸秆段;三:将细化秸秆浸泡于氢氧化钠溶液中,60~80℃条件下保温并搅拌、冲洗至细化秸秆pH值至6.5~7.5;四:将细化秸秆浸泡于氢氧化镁溶液中,磁力搅拌,筛出后干燥至恒重;步骤五:二次研磨细化秸秆,得到生物质填料。本发明利用低碳方式将农作物秸秆制作成为具备吸附沥青能力的高附加值生物质填料,从而替代传统沥青混合料填料。本发明既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可节约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同时有利于提升沥青路面的服役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29447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91737.1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Abstract: 基于深度学习的建筑固废组分快速识别与比例估算方法,属于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场堆积多源建筑固废组分识别及估算的难题,具体步骤为:构造零散工况和密集工况下的室内立体固废场;随机调整室内固废的位置及姿势,并拍摄照片;拍摄拆迁现场堆积的建筑固废照片;对采集到三种工况下的图像做物体标注并做训练集预处理;利用YOLOv5训练得到识别模型,基于此识别模块识别建筑固废组分,编写比例估算模块,利用程序统计图像中各类建筑固废数量,得到各组分比例。本发明的识别方法能够识别现场堆积的多源建筑固废,识别精度和速度较好,并且能够估算拆迁现场建筑固废各组分比例,为后续建筑固废处理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8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00349.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聚合MDI的复合型冷拌冷铺液体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聚合MDI的复合型冷拌冷铺液体沥青混合料,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集料100份、液体沥青5.0~6.5份、聚合MDI0.15~0.3份、矿粉1.4~2.8份和PO.42.5水泥0.6~1.2份。本发明中一部分MDI与液体沥青中的活性氢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聚氨酯链,剩余MDI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将短的聚氨酯链转变为复杂的分支网络结构,降低了液体沥青的整体弹性,提高了其韧性。随着液体沥青中稀释剂的挥发,聚合MDI的作用更加明显,与稀释剂中的活性羟基和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提高液体沥青的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64071.2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道路用生物沥青的化学合成方法,本发明涉及道路用生物沥青的制备方法,它要解决现有生物沥青使用性能较差的问题。化学合成方法:一、将生物油和有机溶剂按质量比为1:1~3混合,搅拌均匀使生物油完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生物油溶液;二、生物油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得到混合溶液;三、将促进剂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反应溶液;四、在85~130℃的温度下反应2~8h,得到道路用生物沥青。本发明添加引发剂和促进剂,对小分子量的生物油实现自由基聚合为长链分子,以此增加生物油的黏度和与矿料间的黏附性,合成工艺简单,制备的生物沥青满足道路用沥青的使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