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241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982092.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均匀分散且定向排列石墨烯增强沥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沥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石墨烯在沥青中易团聚、相容性差及分布不均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将基质沥青加热至熔融,然后加入石墨烯进行定向低剪切处理,然后再提高温度并进行高剪切处理,然后保温处理,得到均匀分散且定向排列石墨烯增强沥青复合材料。与基质沥青相比,石墨烯增强沥青复合材料车辙因子提高了480%~490%;在1.6kPa的加载条件下,回复率值提高了240%~245%,不可回复蠕变柔量值降低了80%~85%;石墨烯增强沥青复合材料在‑12℃条件下挠度值比基质沥青提高了110%~115%,可用于桥面铺装和路面铺装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4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82092.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均匀分散且定向排列石墨烯增强沥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沥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石墨烯在沥青中易团聚、相容性差及分布不均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将基质沥青加热至熔融,然后加入石墨烯进行定向低剪切处理,然后再提高温度并进行高剪切处理,然后保温处理,得到均匀分散且定向排列石墨烯增强沥青复合材料。与基质沥青相比,石墨烯增强沥青复合材料车辙因子提高了480%~490%;在1.6kPa的加载条件下,回复率值提高了240%~245%,不可回复蠕变柔量值降低了80%~85%;石墨烯增强沥青复合材料在‑12℃条件下挠度值比基质沥青提高了110%~115%,可用于桥面铺装和路面铺装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5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9645.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扬州得路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9D175/04 , G01N3/56 , C09D7/61 , C09D5/22
Abstract: 无溶剂聚氨酯基磷光道路标线涂料及其制备和耐久性评价方法,它涉及道路标线涂料及其制备和评价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环氧树脂基磷光道路标线对环境危害大、耐久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道路标线涂料由A、B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磷光粉、钛白粉、重质碳酸钙和助剂组成;其中助剂为防沉降剂、光稳定剂、消泡剂和硅烷偶联剂;制法:将A组分与除B组分之外的其它材料分散均匀,再与B组分分散均匀,得到涂料;通过加速磨耗试验对磷光道路标线与对照的耐久性已知的道路标线进行磨耗试验,通过衰退率为68%时的磨耗时间对比,得到磷光道路标线涂料标线的使用寿命。本涂料工艺简单、夜间视认性好、耐久性好、环保,可用于公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3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1653686.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24/28 , C04B18/167 , E01C7/26
Abstract: 一种就地温拌聚氨酯改性沥青全再生混合料及其设计方法,涉及再生沥青路面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老旧沥青路面难以实现全再生的技术瓶颈,以及传统就地再生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对级配较为敏感且因级配不易控制而造成其区域差异性较大的问题。方案要点:步骤包括原材料准备、旧沥青抽提、级配设计、集料配制、聚氨酯改性新沥青配制、基于Taguchi方法的材料与工艺参数确定、级配不敏感性验证和路用性能表征。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公路沥青路面的全再生,还适用于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全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6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32782.1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沥青路面厚度动态调整方法,属于三维探地雷达检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人工实时检查摊铺厚度存在操作不便、工作量大的问题以及检测结果准确率低、代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采集三维探地雷达数据,识别追踪雷达图像中的下层沥青表面连续信号以及沥青层底部连续信号,计算得到沥青路面厚度数据集;然后将沥青路面划分成摊铺调整单元,计算各单元的厚度均值;分别基于下层沥青层厚度设计值、下层沥青层厚度最小值计算基于规范验收标准厚度代表值要求的厚度补偿值、厚度极小值要求的厚度补偿值,结合上层沥青层厚度设计值确定上层沥青层厚度调整值,进而确定单元上层摊铺厚度调整值。本发明用于沥青路面厚度的动态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365498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966964.1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价树脂类胶结料与集料间界面粘结性能的试件成型装置及方法。该试件成型装置由不粘胶的硅橡胶制备而成,共包括集料端成型模具和整体试件成型模具。本发明提供的试件成型装置及方法操作简便、易推广;将不规则形状的集料嵌入树脂类胶结料中,利用切割的方式获得了具有一个平面的集料,采用拉拔强度和剪切强度评价界面粘结强度,有效解决了因集料形状不规则而较难定量地评价树脂类胶结料与集料间界面粘结强度的难题;可根据需要对所获得的集料平面进行纹理制造,研究不同类型的集料表面纹理对树脂类胶结料与集料间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与机理。本发明不仅适用于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等树脂类胶结料,还适用于环氧沥青胶结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54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71586.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扬州得路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高速抗滑仪用恒速旋转及防抱死控制器,包括U形轮架,轮架的两条支撑臂上设置有滑柱,轮架沿滑柱上下移动;轮架上端固定有荷载传感器组,荷载传感器组上端连接至液压组件;支撑臂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部署的抗滑主轴,抗滑主轴上套设有花键套,花键套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用于固定轮胎;抗滑主轴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液压马达连接至外部的变频油泵上;传动轴上套设有扭力传感器、电磁制动器。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恒速旋转及防抱死控制器,降低了噪声、震动,模拟效果好,实现了对高速轮组的刹车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948612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33340.3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0 , C08K7/10 , C08K2201/003 , C08K2201/004 , C08L63/10 , C08L67/06
Abstract: 一种乙烯基树脂用玄武岩短切纤维的分散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化学方法对玄武岩短切纤维进行分散时,有杂质引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高温加热溶解玄武岩短切纤维表面的工业石蜡,初步分散玄武岩短切纤维;然后用筛子将单丝状的玄武岩短切纤维层层过滤;最后采用机械搅拌方法将玄武岩短切纤维以空间三维方式均匀分散于乙烯基树脂中。本发明采用高温处理、筛分分散与机械搅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将玄武岩短切纤维进行分散,使玄武岩短切纤维在三维空间内均匀分散于乙烯基树脂中,保证了玄武岩短切纤维分散的均匀性,制备出高性能玄武岩短切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汽车、体育等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0689155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77702.3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521 , B29C70/525 , B29C70/54 , B29L203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黄麻混杂复合材料杆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通过拉挤成型工艺,黄麻纤维、碳纤维分别通过纱架、矩形纤维分散架、浸渍槽、圆环形纤维分散器、预成型模具,然后通过圆柱形高温口模固化成型。复合材料杆的直径为2~22mm,皮层厚度为0.5~2mm,树脂基体为环氧树脂、乙烯基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或聚氨酯树脂。本发明的碳纤维‑黄麻混杂纤维杆既具有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轻质、高阻尼等特点,同时具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拉挤工艺制备高效且解决了黄麻纤维难以用于拉挤工艺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3320.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扬州得路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磨光介质布施器及其组成的路面加速磨光机。在碾压测试过程中,因碾压前颗粒物散布方式的均匀统一性难以达到,从而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本发明包括支撑架、足尺轮胎、升降控制器、移动试验台和磨光介质布施器,移动试验台设置在支撑架内,移动试验台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足尺轮胎通过升降控制器设置在支撑架上,足尺轮胎的滚压面与移动试验台的顶面相配合设置,磨光介质布施器设置在支撑架上,磨光介质布施器的终端出料口朝向移动试验台的顶面设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