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旋转磁场高密度球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3945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910535465.X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一种基于旋转磁场高密度球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属于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等离子发生装置各自存在缺陷,不能满足多种工业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真空系统和放电系统,所述真空系统由球形等离子体主产生区及左右两侧对称与其真空连通的T型臂构成,两个T型臂的水平臂外半段端部封闭,两个T型臂的竖直臂端部通过快接法兰连接真空泵;放电系统的预电离线圈绕制在两个T型臂的水平臂内半段上,用于对球形等离子体主产生区内的气体进行预电离以得到种子电子;主放电线圈由x‑y平面内正交放置的两组线圈构成,用于在球形等离子体主产生区产生旋转磁场;约束线圈为z轴方向放置的线圈,用于约束电子以提高等离子体密度。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及采用该装置实现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616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293033.9

    申请日:2016-05-05

    Abstract: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及采用该装置实现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涉及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模拟空间等离子体的装置及方法缺少可靠的控制等离子体密度分布的问题。真空腔室为卧式圆柱形结构,以真空腔室的中心位置为圆心设置偶极场线圈,偶极场线圈用于产生模拟地球偶极场位型磁场,为ECR系统提供共振磁场结构,在真空腔室外圆柱形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窗口,且该两个窗口与偶极场线圈的轴线垂直,ECR天线为微波馈入系统,用于将外部ECR源通过两个窗口馈入到真空腔室中,对指定区域气体电离,产生以偶极场线圈为中心,且产生于偶极场线圈的外部的ECR等离子体。它用于产生可控的等离子体。

    一种壁材料中等离子体燃料热脱附/杂质沉积的原位激光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94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8323.4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约束可控热核聚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材料中等离子体燃料热脱附/杂质沉积的原位激光诊断系统及其方法。长脉冲激光模块发射长脉冲激光束,长脉冲激光束依次经过二向色镜Ⅰ、凸透镜、二向色镜Ⅱ、真空腔室上的石英玻璃辐照到待测样品的表面;短脉冲激光模块发射短脉冲激光束,短脉冲激光束依次经过二向色镜Ⅰ、凸透镜、二向色镜Ⅱ、聚变装置真空腔室上的石英玻璃辐照到待测样品的表面;待测样品经照射的辐射光依次通过聚焦透镜、光谱信号传递至光谱采集系统。可对壁材料中滞留的燃料气体进行高效原位的激光热脱附,也可进行杂质沉积的原位激光诊断,通过将两种方法灵活的耦合进一套系统中,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进行,为未来聚变堆偏滤器运行控制和壁材料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等离子体源烧蚀透波试验真空舱及基于级联电弧等离子体源的烧蚀透波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72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72778.6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等离子体源烧蚀透波试验真空舱及基于级联电弧等离子体源的烧蚀透波试验装置,涉及等离子体源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临近空间黑障问题的研究中,无法对任意目标头部形成的弓形激波做详细的研究的问题,以及采用地面模拟的方式会影响天线的测量误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等离子体源烧蚀透波试验真空舱,真空舱包括:真空腔室、等离子体源、天线保护罩和天线组;真空腔室为中空圆柱体;天线保护罩设置在真空腔室内部,用于容纳天线组、使天线组的放置方向与真空腔室的轴线平行;等离子体源设置在真空腔室的一端,体源的体源喷口与天线保护罩的端部同心对中。适合应用于临近空间黑障问题的研究中。

    一种模拟地球磁尾三维磁重联的地面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571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068513.9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一种模拟地球磁尾三维磁重联的地面模拟装置及方法,涉及低温等离子体应用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磁尾等离子体不能模拟真实三维磁尾重联结构的问题。一种模拟地球磁尾三维磁重联的地面模拟装置,两个磁镜场线圈镜像对称,偶极磁场线圈位于两个磁镜场线圈的对称轴上,使得偶极磁场线圈和两个磁镜场线圈产生磁场时能够模拟出地球磁尾磁场,两个磁镜场线圈的外侧分别设有LaB6等离子体源,两个磁镜场线圈之间的对称轴上设有等离子体枪,当两个LaB6等离子体源注入等离子体时,能够模拟出地球磁尾南北两侧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枪开启,能够驱动所述地球磁尾南北侧等离子体在磁零点线位置发生三维磁尾磁重联。

    一种驱动磁重联的等离子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7498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68511.X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一种驱动磁重联的等离子体装置,属于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空间等离子体地面模拟装置无法真实研究空间中三维磁重联过程的问题。本发明可实现磁层顶磁重联和磁尾磁重联;实现磁层顶磁重联时,通过偶极磁场线圈模拟地球磁场位形,通过磁镜场线圈模拟行星际磁场位形,通过等离子体枪喷射的等离子束流使地球磁场位形上形成的磁层侧等离子体和星际磁场位形上形成的磁层顶磁鞘侧等离子体在磁零点位置实现重联;实现磁尾磁重联时,偶极磁场线圈通电后模拟地球磁场位形,磁镜场线圈均用于模拟地球磁尾磁场位形,通过等离子体枪喷射的等离子束流使地球磁尾南、北侧等离子体在磁零点位置实现重联。本发明主要用于驱动磁重联过程发生。

    一种模拟大尺度磁层顶磁重联的地面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478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68521.3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一种模拟大尺度磁层顶磁重联的地面模拟装置及方法,涉及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缺少能直接反映行星际磁场的结构特点的装置的问题。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上磁镜场线圈和下磁镜场线圈的结构相同,且为椭圆形线圈,椭圆长径比大于或等于1.5,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源,用于向偶极磁场注入电磁波,使电磁波在偶极磁场产生的共振磁场面处电离真空腔室内的工作气体产生模拟空间的等离子体,上磁镜场线圈和下磁镜场线圈,用于产生磁镜场磁场,模拟均匀的行星际磁场,在偶极磁场线圈和上、下磁镜场磁场之间存在磁零点。它用于模拟磁层顶重联过程。

    地球环电流效应空间等离子体地面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6784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36048.1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地球环电流效应空间等离子体地面模拟装置,本发明涉及空间等离子体地面模拟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研究地球环电流效应对于空间等离子体影响的地面模拟研究装置。地球环电流效应空间等离子体地面模拟装置包括真空腔体(1)、偶极磁场线圈(2)、磁扰动线圈(3)、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源(4)、石英窗口(5)、观察窗(7);真空腔体(1)为圆柱形,真空腔体(1)顶盖设置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源(4)和石英窗口(5);真空腔体(1)外壁对称设置2个观察窗(7);真空腔体(1)内设置偶极磁场线圈(2)、磁扰动线圈(3)。本发明属于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技术领域。

    模拟三维非对称磁重联的等离子体模拟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7764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69337.0

    申请日:2019-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7/00

    Abstract: 模拟三维非对称磁重联的等离子体模拟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属于空间环境地面模拟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磁层空间等离子体研究模拟装置只能提供近似的三维重联结构,且通常所采用的用于重联的等离子体呈对称结构,并不能真实反映非对称磁层顶重联的结构特点的问题。本发明偶极磁场线圈通电后产生模拟地球磁场位形的磁场,上磁镜场线圈和下磁镜场线圈产生模拟磁镜场位形的磁场;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源在模拟地球磁场位形侧产生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在磁镜场磁场位形侧产生磁层顶磁鞘侧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枪驱动磁层顶磁鞘侧等离子体,使其与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在磁零点处发生三维非对称磁重联。用于对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