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0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74287.9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串联式金属气囊的二级变形翼,属于航空领域。解决了现有变形翼装置繁重、翼面变形展收比低以及多级变形翼面气动外形的连续性差等问题。它包括飞行器基体、第一旋开翼支架、第二旋开翼支架、供气及控制系统和翼面蒙皮,第一旋开翼支架中,第一翼前缘的两端分别与飞行器基体和第一后翼铰接,第一金属气囊能驱动第一翼前缘转动,带动第一后翼伸展;第二旋开翼支架中,第二翼前缘的两端分别与飞行器基体和第二后翼铰接,第二金属气囊能驱动第二翼前缘转动,带动第二后翼伸展;供气及控制系统能控制第一金属气囊和第二金属气囊充气。它驱动翼面变形的方式简单,响应快,相较于单独的金属气囊单元,提供了更大的驱动行程和转动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2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74292.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适用跨域飞行的翻转‑旋开多级变形翼,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跨域飞行变形翼技术无法同时解决驱动及传动装置繁重、翼面变形展收比低以及多级变形翼面气动外形的连续性差的问题。包括飞行器基体及变形翼骨架,飞行器基体与变形翼骨架之间通过翻转组件连接,所述变形翼骨架包括底梁、一级翼前缘、一级折展组件、二级翼前缘及二级折展组件,一级翼前缘的前端部与底梁的前端部铰接。基于折展组件与翼前缘相结合的几何布局和二级旋开翼分级排布、连续展开的思想,提出了二级旋开的翼面结构,变形翼具有完全折叠翼、翼面翻转、一级旋开翼、二级旋开翼四种不同飞行工况下的气动外形,适用于跨域飞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1252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077818.9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体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出翼、旋出翼和操纵翼的耦合变形机构装置,包括:机身基板,机身基板的两侧设有框架,框架内设有旋出翼面和推出翼面、以及操纵翼面,旋出翼面和推出翼面上设有解锁凹槽,推出翼面具有初始位置和推出位置,推出翼面和操纵翼面之间设有伸缩传动杆;推出机构,设于机身基板上,且推出机构与推出翼面连接;该推出翼、旋出翼和操纵翼的耦合变形机构装置在变形尺度上,通过大尺度改变飞行器的整体气动构型,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飞行环境,大幅度提升飞行器整体的气动性能和飞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535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789049.9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体飞行器设计及可靠性验证、飞行器地面模拟试验方法、机翼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展收机翼阵列式随动加载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机身;加载器,对称设于基座上,加载器包括包括缸体和基础板、以及气缸阵列,缸体设于基础板上,气缸阵列设于基础板上,且贯穿缸体,气缸阵列与的机翼抵接;气动系统,设于加载器上,电控系统,设于基座内,且电控系统与气动系统、以及气缸阵列连接。该可展收机翼阵列式随动加载装置中,各气缸组件行程相互独立,可模拟展收机翼沿展开方向变形曲线以及沿机翼轴线方向的变形曲线,及其相互交织的复杂曲面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69236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5859.X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体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展开翼面变形前后刚度增强装置包括:基板上设有驱动源燃气推力机构和框架;可展开翼面,设于基板上,且位于框架内,可展开翼面与驱动源燃气推力机构连接,并在可展开翼面上设有凹槽,可展开翼面具有初始位置和形变后位置;翼面初始压紧系统,包括压紧杆和拉伸机构,压紧杆设于可展开翼面上,压紧杆上设有凸台,可展开翼面处于初始位置,凸台插入至凹槽内,拉伸机构设于压紧杆的两端。该可展开翼面变形前后刚度增强装置的可展开翼面变形前后的刚度大幅度增强。可展开翼面初始压紧系统可以利用拉伸机构实现可调力的施加;可展开翼面到位以后的驱动管刚度可调,可以有效输出所需的压紧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535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89049.9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体飞行器设计及可靠性验证、飞行器地面模拟试验方法、机翼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展收机翼阵列式随动加载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机身;加载器,对称设于基座上,加载器包括包括缸体和基础板、以及气缸阵列,缸体设于基础板上,气缸阵列设于基础板上,且贯穿缸体,气缸阵列与的机翼抵接;气动系统,设于加载器上,电控系统,设于基座内,且电控系统与气动系统、以及气缸阵列连接。该可展收机翼阵列式随动加载装置中,各气缸组件行程相互独立,可模拟展收机翼沿展开方向变形曲线以及沿机翼轴线方向的变形曲线,及其相互交织的复杂曲面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2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26310.9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D5/00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空基绳杆支撑双链循环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属于无人机回收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无人机空中回收易受气流扰动影响,且回收效率低及无法高效、连续、稳定回收问题。它包括支撑系统、传动系统和仓储系统,支撑系统包括吊索、液压伸缩杆和支撑架,仓储系统包括仓储箱和转运机械臂;传动系统包括吊索卷收控制装置、链轮组、驱动电机、双链卷收控制装置、安装平台和双链条,双链卷收控制装置用于蜷缩或释放双链条长度;吊索卷收控制装置带动吊索蜷缩或释放;在无人机飞过拦阻绳下方时拉钩钩住拦阻绳,实现无人机捕获;通过双链条运转将无人机运送至机舱内,转运机械臂将无人机转运移至仓储箱存储。本发明适用于无人机空基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6923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0995859.X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体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展开翼面变形前后刚度增强装置包括:基板上设有驱动源燃气推力机构和框架;可展开翼面,设于基板上,且位于框架内,可展开翼面与驱动源燃气推力机构连接,并在可展开翼面上设有凹槽,可展开翼面具有初始位置和形变后位置;翼面初始压紧系统,包括压紧杆和拉伸机构,压紧杆设于可展开翼面上,压紧杆上设有凸台,可展开翼面处于初始位置,凸台插入至凹槽内,拉伸机构设于压紧杆的两端。该可展开翼面变形前后刚度增强装置的可展开翼面变形前后的刚度大幅度增强。可展开翼面初始压紧系统可以利用拉伸机构实现可调力的施加;可展开翼面到位以后的驱动管刚度可调,可以有效输出所需的压紧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603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74293.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展收比的二级旋开翼,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解决了变形翼驱动及传动装置繁重、翼面变形展收比低和多级变形翼面气动外形连续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飞行器基体上设有第一级旋开翼、第二级旋开翼和气路控制系统;第一级旋开翼前端和飞行器基体铰接,铰接处设有一级气囊,一级气囊驱动第一级旋开翼展开,第一级旋开翼后端和第二级旋开翼连接;第二级旋开翼前端与滑块铰接,滑块滑动设在飞行器基体上,第二级旋开翼后端与飞行器基体之间设有串联式气囊,串联式气囊驱动第二级旋开翼展开。本发明对飞行器的质量和空间占用小,输出功率体积比高,响应快,易于控制,相比单独的金属气囊,提供了更大的驱动行程和转动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252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77818.9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体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出翼、旋出翼和操纵翼的耦合变形机构装置,包括:机身基板,机身基板的两侧设有框架,框架内设有旋出翼面和推出翼面、以及操纵翼面,旋出翼面和推出翼面上设有解锁凹槽,推出翼面具有初始位置和推出位置,推出翼面和操纵翼面之间设有伸缩传动杆;推出机构,设于机身基板上,且推出机构与推出翼面连接;该推出翼、旋出翼和操纵翼的耦合变形机构装置在变形尺度上,通过大尺度改变飞行器的整体气动构型,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飞行环境,大幅度提升飞行器整体的气动性能和飞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