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95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6398.1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被动式储热及发电一体化能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储热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工质传热热管结构复杂、热传导效率低,温差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它包括太阳能集热板、蓄热热管、储热罐、罐体以及环形温差发电器,所述罐体包括罐壁以及分层式储热供热模块,所述分层式储热供热模块由下而上依次为储热层、缓冲层以及供热层,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均布在罐体内储热层部分的外侧,所述储热层内设有若干个储热罐,所述储热罐通过蓄热热管与太阳能集热板连接,所述环形温差发电器安装在供热层的外侧,所述储热罐内填充的相变材料为石蜡或聚乙二醇,所述蓄热热管内设有传热工质。该装置适用于月球基地储热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98147.8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一种热化学储热材料储释热循环测试装置,它涉及一种材料储释热循环测试装置。本发明能够实验不同热化学储热材料储释热循环测试,尤其是氢氧化物体系和水合盐体系的热化学储热材料。本发明包括压力测试单元、保温层、换热盘管、反应腔、电加热和封头;保温层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保温层的上部和下部由法兰连接在一起,反应腔设置保温层内,反应腔上端的开口与封头连接,电加热设置在反应腔的外侧壁与保温层之间,换热盘管设置在反应腔内,换热盘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封头上的换热盘管进口和换热盘管出口连接,所述压力测试单元安装在封头上,封头上还设有真空口、进液口、排气口和进料口。本发明属于热化学储热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9788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823525.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23/427 , H01L23/433 , H01L23/367 , H01L23/3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强制接触增强熔融的可循环相变散热装置,属于散热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相变材料在吸收足够热量后无法再持续性散热的问题。包括相变材料、壳体、槽状结构、活塞结构和动力模块,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槽状结构,所述动力模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塞结构,两个活塞结构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侧,且活塞结构与壳体滑动连接,两个活塞结构之间具有相变材料。相变散热过程能够持续进行,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满足了发热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为元件的安全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9788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23525.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23/427 , H01L23/433 , H01L23/367 , H01L23/3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强制接触增强熔融的可循环相变散热装置,属于散热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相变材料在吸收足够热量后无法再持续性散热的问题。包括相变材料、壳体、槽状结构、活塞结构和动力模块,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槽状结构,所述动力模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塞结构,两个活塞结构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侧,且活塞结构与壳体滑动连接,两个活塞结构之间具有相变材料。相变散热过程能够持续进行,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满足了发热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为元件的安全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