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Scope的无刷电机控制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9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80636.3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J-Scope的无刷电机控制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于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上表面,无刷电机安装在横梁上,螺旋桨安装在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上,螺旋桨保护器安装在横梁上且无刷电机内置于螺旋桨保护器中,无刷电调胶黏在横梁的侧面,无刷电调通过三根相位输出线与无刷电机连接,控制器通过三联杜邦线与无刷电调连接。本发明是一个具体的控制对象,同时结合与上位机的串行通讯,实现了调速曲线的实时显示,直观易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更为直观,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

    基于J-Scope的无刷电机控制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959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480636.3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J‑Scope的无刷电机控制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于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上表面,无刷电机安装在横梁上,螺旋桨安装在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上,螺旋桨保护器安装在横梁上且无刷电机内置于螺旋桨保护器中,无刷电调胶黏在横梁的侧面,无刷电调通过三根相位输出线与无刷电机连接,控制器通过三联杜邦线与无刷电调连接。本发明是一个具体的控制对象,同时结合与上位机的串行通讯,实现了调速曲线的实时显示,直观易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更为直观,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

    一种适配低湿低背压工况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2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44968.9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一种适配低湿低背压工况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膜电极在低湿低背压工况下易失水、质子传导困难致性能快速下降的问题。本方法:一、制备氧硫共掺杂碳材料;二、制备烷基咪唑基质子型离子液体;三、配制保水层浆料;四、制备保水层;五、配制膜电极催化层浆料;六、制备膜电极。本发明的膜电极在背压为100kPa、相对低湿度为20%的H2/O2环境下的峰值功率密度最高能够达到1.44W/cm2,比传统膜电极提升了8.3%。通过电堆极化测试表明,发明的膜电极在0.65V时的电流密度达到1.65A/cm2,可比传统膜电极提升了16%,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

    一种适配低湿低背压工况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22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744968.9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一种适配低湿低背压工况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膜电极在低湿低背压工况下易失水、质子传导困难致性能快速下降的问题。本方法:一、制备氧硫共掺杂碳材料;二、制备烷基咪唑基质子型离子液体;三、配制保水层浆料;四、制备保水层;五、配制膜电极催化层浆料;六、制备膜电极。本发明的膜电极在背压为100kPa、相对低湿度为20%的H2/O2环境下的峰值功率密度最高能够达到1.44W/cm2,比传统膜电极提升了8.3%。通过电堆极化测试表明,发明的膜电极在0.65V时的电流密度达到1.65A/cm2,可比传统膜电极提升了16%,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