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增塑剂改性沥青最佳配比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4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89418.1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增塑剂改性沥青最佳配比的确定方法,涉及增塑剂改性沥青性能分析技术领域。制备不同掺量的增塑剂改性沥青同时保留沥青样本,制备长期老化后的沥青试样,进行弯曲蠕变试验,对蠕变时间和劲度模量取对数,得到蠕变时间与劲度模量曲线,采用时温等效原理对劲度模量曲线进行水平移动,采用Burgers模型拟合得到劲度模量主曲线,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并一阶求导得到dlogS‑dlogt曲线,对比沥青样本与不同掺量的增塑剂改性沥青的dlogS/dlogt曲线,确定增塑剂最佳配比。能够较精确的判断增塑剂掺量变化引起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质变的临界,有助于了解增塑剂对沥青的低温效益,实现增塑剂最佳含量的预测。

    双机制作用下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4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19262.2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双机制作用下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应力扫描试验确定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的线性黏弹范围,确定疲劳试验控制荷载;然后进行疲劳试验,分析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动态模量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接着在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试件两端通直流电,使其在“自修复‑热诱导”双机制作用下间歇一段时间;间歇时间结束后再次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进行疲劳试验,对比间歇前后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性能恢复情况,验证双机制愈合效果。该测试方法能够更准确的评价双机制作用下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的自愈合效果,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的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沥青微观动态流变性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681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586596.0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微观动态流变性测试方法,属于沥青动态流变性测试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沥青样品进行普通力曲线测试确定测试所需探针型号,接着扫描沥青微观形貌图并选取测试点,控制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压入沥青材料表面,当探针针尖与沥青样品之间的作用力到达一定值时,保持探针位置不变,以一定频率和振幅在沥青内部振动并记录振动过程中的力曲线,振动结束后抬起探针间歇一定时间至沥青表面稳定,以相同的振幅和不同的频率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对沥青微观动态流变性进行了测试,能够得到沥青微观动态黏弹参数,有助于了解沥青微观流变性能,对于沥青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关系的建立和提高沥青性能测试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19261.8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基质沥青和石墨烯微胶囊沥青应变扫描试验曲线交点确定疲劳试验控制荷载取值范围;然后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进行连续加载模式下的疲劳试验,记录初始模量G0,终止模量G1和荷载作用次数N1;接着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进行间歇加载模式下的疲劳试验,记录初始模量G0’,终止模量G1’和荷载作用次数N2;最后,分别计算两种不同加载模式下疲劳曲线破坏率和以作为愈合指数,评价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的自愈性。本发明有助于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自愈性的准确评价,对于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的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沥青多阶段蠕变损伤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4663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047304.1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沥青多阶段蠕变损伤测试方法,首先基于应力扫描试验确定多阶段蠕变试验中频率扫描试验的控制荷载;然后根据常规蠕变试验中蠕变柔量变化规律选定频率扫描测试节点,第一个测试节点为试验起始点即时间零点;在第一个测试节点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后继续进行蠕变试验,直至到达第二个测试节点时再次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如此循环直到试验结束;基于每个测试节点的频率扫描试验结果建立黏弹参数主曲线;采用黏弹本构模型拟合每个测试节点的主曲线;最后基于黏弹本构模型参数分析沥青蠕变损伤变化规律。本发明有助于了解沥青的损伤特性和蠕变损伤演化机理,对于沥青性能评价指标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沥青微观动态流变性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68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86596.0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微观动态流变性测试方法,属于沥青动态流变性测试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沥青样品进行普通力曲线测试确定测试所需探针型号,接着扫描沥青微观形貌图并选取测试点,控制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压入沥青材料表面,当探针针尖与沥青样品之间的作用力到达一定值时,保持探针位置不变,以一定频率和振幅在沥青内部振动并记录振动过程中的力曲线,振动结束后抬起探针间歇一定时间至沥青表面稳定,以相同的振幅和不同的频率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对沥青微观动态流变性进行了测试,能够得到沥青微观动态黏弹参数,有助于了解沥青微观流变性能,对于沥青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关系的建立和提高沥青性能测试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沥青多阶段蠕变损伤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466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47304.1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沥青多阶段蠕变损伤测试方法,首先基于应力扫描试验确定多阶段蠕变试验中频率扫描试验的控制荷载;然后根据常规蠕变试验中蠕变柔量变化规律选定频率扫描测试节点,第一个测试节点为试验起始点即时间零点;在第一个测试节点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后继续进行蠕变试验,直至到达第二个测试节点时再次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如此循环直到试验结束;基于每个测试节点的频率扫描试验结果建立黏弹参数主曲线;采用黏弹本构模型拟合每个测试节点的主曲线;最后基于黏弹本构模型参数分析沥青蠕变损伤变化规律。本发明有助于了解沥青的损伤特性和蠕变损伤演化机理,对于沥青性能评价指标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机制作用下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44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619262.2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双机制作用下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应力扫描试验确定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的线性黏弹范围,确定疲劳试验控制荷载;然后进行疲劳试验,分析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动态模量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接着在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试件两端通直流电,使其在“自修复‑热诱导”双机制作用下间歇一段时间;间歇时间结束后再次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进行疲劳试验,对比间歇前后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性能恢复情况,验证双机制愈合效果。该测试方法能够更准确的评价双机制作用下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的自愈合效果,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的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流变性的沥青路用性能评价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482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5022.7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变性的沥青路用性能评价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所述实验系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采用精细化3D建模、动画仿真和人机交互等技术进行三维场景的搭建,对沥青动态剪切流变实验以及弯曲梁流变实验的实验操作进行还原,包括实验场景模拟、实验器材模拟、实验参数设置、数据采集和监测、实验步骤模拟,其中实验步骤具体为系统开机、主机校准、试件处置、实验进行、实验结束,成绩展示。本发明借助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将沥青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与虚拟现实技术深度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实验方法和教学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交互环节,高度还原沥青性能评价实验的真实场景和实验操作,可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种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619261.8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基质沥青和石墨烯微胶囊沥青应变扫描试验曲线交点确定疲劳试验控制荷载取值范围;然后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进行连续加载模式下的疲劳试验,记录初始模量G0,终止模量G1和荷载作用次数N1;接着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进行间歇加载模式下的疲劳试验,记录初始模量G0’,终止模量G1’和荷载作用次数N2;最后,分别计算两种不同加载模式下疲劳曲线破坏率和以作为愈合指数,评价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的自愈性。本发明有助于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自愈性的准确评价,对于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的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