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感性下垂控制的光伏微网系统离并网无缝切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8882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910207033.6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基于改进感性下垂控制的光伏微网系统离并网无缝切换系统,涉及离并网无缝切换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离并网无缝切换控制中采用的下垂控制存在控制速度较慢,对瞬态的网侧电压波动及直流输入侧的波动无法实现良好的动态补偿,并且无法对逆变器输出电流进行直接控制,并网状态下注入电网中的电能质量不可控,并网电流波形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的问题。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离网控制系统中逆变器输出电压和并网控制系统中电网电压,当检测到电网发生故障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时,断开静态开关,在离网控制系统控制下工作,当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过零点与电网电压的过零点重合时,闭合静态开关,在并网控制系统控制下工作。它用于实现离并网无缝切换。

    基于逆下垂控制的光伏微网系统离/并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714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708619.1

    申请日:2017-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H02J3/383 H02J2003/388

    Abstract: 基于逆下垂控制的光伏微网系统离/并网控制方法,涉及离/并网切换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下垂控制无法对逆变器输出电流进行直接控制,并网状态下注入电网中的电能质量不可控,并网电流波形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的问题。离并网状态下均采用统一的电流型控制器,离网恒功率输出模块用来驱动开关管T0,从而使前级变换器输出功率等于后级逆变器输入的功率,离网逆变电压输出模块用来驱动全桥逆变电路,从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并输出正弦交流电压;并网功率最大化输出模块用来驱动开关管T0,从而实现逆变器最大功率的输出,并网电流输出模块用以驱动全桥逆变电路,从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并使输出电流单位功率因数并网。用于逆变器的离并网无缝切换。

    光伏并网逆变器虚拟电抗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822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31801.3

    申请日:2014-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光伏并网逆变器虚拟电抗控制方法,涉及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光伏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实际电网阻抗、逆变器输出阻抗以及逆变器输出阻抗稳定性判据获得虚拟电感量及其等效内阻和虚拟电容量;根据虚拟电感量及其等效内阻,并结合全桥增益获得虚拟电感的等效前馈通路传递函数;根据虚拟电容的电容量,并结合全桥增益、实际滤波电容、滤波电感及其寄生电阻、电流环传递函数和反馈滤波环传递函数获得虚拟电容的等效前馈通路传递函数;将虚拟电感和虚拟电容的等效前馈通路传递函数进行离散化,获得差分方程:将差分方程与电流环的输出量进行叠加。本发明适用于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

    单相全桥交错并联光伏并网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0376288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5598.8

    申请日:2014-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单相全桥交错并联光伏并网逆变器,属于光伏逆变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并网逆变器交流侧采用串联大电感来实现滤波,存在动态响应慢的问题。本发明方案:S1和S2构成一个桥臂;该桥臂输出端连接电网的一端;S3和S4构成一个桥臂;该桥臂输出端通过电感L1连接电网的另一端;S5和S6构成一个桥臂;该桥臂输出端通过电感L2连接电网的另一端;三个桥臂均并联在太阳能电池PV的两端;六个开关管的开关时序为:在电网电压正半周期间,S1导通,S3和S5均关断,S4和S6互补导通,留有死区时间;在电网电压负半周期间,S2导通,S4和S6都关断,S3和S5互补导通,留有死区时间。

    一种三端口变换器的虚拟电感和虚拟电容功率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3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130001.6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一种三端口变换器的虚拟电感和虚拟电容功率分配方法,涉及一种三端口变换器接入直流微电网后的功率分配技术,为了实现混合储能系统通过三端口变换器接入直流微电网后的功率合理分配。本发明是在储能单元中,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同时,利用三端口变换器低压侧实时电流反馈值形成虚拟电感和虚拟电容;虚拟电感与下垂控制结合后,通过恒压控制作为移相控制的一个输入端;虚拟电容与下垂控制结合后,通过恒压控制后,再次与超级电容电压恢复控制相结合作为移相控制的另一个输入端;移相控制的输出端分别作用于三端口变换器中的开关管Q1至开关管Q12,达到混合储能功率的合理分配。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功率的合理分配。本发明适用于直流混合储能系统。

    一种箝位电路及具有提升升压比并抑制直流母线电压尖峰的Y源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0795943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1367579.5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一种箝位电路及具有提升升压比并抑制直流母线电压尖峰的Y源逆变器,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Z源逆变器功率等级受限,且电路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二极管D2的阴极同时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电感L0的一端,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感L0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容C3的另一端作为箝位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电感L0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作为箝位电路的电压输出端。Y源网络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箝位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箝位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逆变桥电路的电压输入端,逆变桥电路用于为负载或电网供电。

    一种抑制直流链尖峰电压的Y源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095866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37069.4

    申请日:2019-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5387 H02M1/32 H02M2001/0038

    Abstract: 一种抑制直流链尖峰电压的Y源逆变器,涉及Y源逆变器领域,为了解决现有Y源逆变器的直流链电压尖峰过高的问题。电感Lin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感Lin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解电容C2的负极,二极管D2的阴极同时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解电容C3的正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耦合电感N1的同名端,耦合电感N1的异名端、N2的同名端和N3的同名端相耦合,N2的异名端连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电解电容C1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3的负极同时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和逆变桥电路的负向输入端,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N3的异名端和逆变桥电路的正向输入端。本发明不仅抑制了直流链电压尖峰,而且提高了电路效率。

    具有弹性有功功率分配的双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2060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231572.X

    申请日:2016-04-14

    Abstract: 具有弹性有功功率分配的双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涉及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并联逆变系统受有功功率波动影响的问题。包括:利用具有弹性有功功率分配的双下垂控制方程的ωi和Vi对并联逆变器进行控制,所述双下垂控制方程:ωi为逆变器输出电压角频率参考值,ω0i为逆变器额定输出电压角频率,kpi和kqi分别为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下垂系数,Pi为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P0i为逆变器额定输出有功功率,kf为下垂曲线平移量△ωI的平移系数,VDCi为直流母线电压,VDCref为直流母线参考电压,Vi为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参考值,V0i为逆变器额定输出电压幅值,Qi为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Q0i为逆变器额定输出无功功率。

    单相全桥交错并联光伏并网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0376288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35598.8

    申请日:2014-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单相全桥交错并联光伏并网逆变器,属于光伏逆变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并网逆变器交流侧采用串联大电感来实现滤波,存在动态响应慢的问题。本发明方案:S1和S2构成一个桥臂;该桥臂输出端连接电网的一端;S3和S4构成一个桥臂;该桥臂输出端通过电感L1连接电网的另一端;S5和S6构成一个桥臂;该桥臂输出端通过电感L2连接电网的另一端;三个桥臂均并联在太阳能电池PV的两端;六个开关管的开关时序为:在电网电压正半周期间,S1导通,S3和S5均关断,S4和S6互补导通,留有死区时间;在电网电压负半周期间,S2导通,S4和S6都关断,S3和S5互补导通,留有死区时间。

    光伏并网逆变器自适应准PRD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085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78698.8

    申请日:201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H02J3/383 H02J3/01

    Abstract: 光伏并网逆变器自适应准PRD控制方法,涉及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光伏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阻抗变化适应性差,和弱电网下光伏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通过扰动电流注入法向电网中注入特定频率的扰动电流,然后基于闭环极点参数配置的原则得到电流控制器参数与电网阻抗的关系式,当电网电阻Rg和电网电感Lg发生变化时,实现对控制器参数Kp、Kr、Kd的自适应调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网阻抗,提高了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适应性与稳定性。它可用于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