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779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468702.7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支撑构件及若干绳索构件。每组绳索构件均包括两绳索本体、若干第一拉索、若干第二拉索、四第一调节件和若干第二调节件。绳索本体的两端固定于设于承载基面的第一调节件上,第一调节件用以调节绳索本体的预紧力。若干第一拉索和若干第二拉索分别沿两绳索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第一拉索和每一第二拉索均设有一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用以调节绳索本体的预紧力。本发明通过对绳索本体的预紧力进行调节,可大大提高光伏支架整体的结构刚度,使得其能够在更大跨度和更复杂的场景中使用,大大提高了经济和实用性能。

    一种可调节预应力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659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386451.8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支架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预应力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及系统,柔性光伏支架包括多个支撑架、承重索组件和多个拉索组件,支撑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承重索组件包括第一承重索、第二承重索、稳定索和调节套筒,第一承重索与第二承重索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承重索和第二承重索两端分别通过调节套筒与两个支撑架连接,调节套筒长度可调节,稳定索位于第一承重索和第二承重索下方,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连接;拉索组件包括第一拉索、第二拉索和连接件,第一拉索与第一承重索及连接件连接,第二拉索与第二承重索及连接件连接,第一拉索与第二拉索及稳定索连接。本发明可提高抗风吸、风压能力,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减小风振影响。

    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77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68702.7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支撑构件及若干绳索构件。每组绳索构件均包括两绳索本体、若干第一拉索、若干第二拉索、四第一调节件和若干第二调节件。绳索本体的两端固定于设于承载基面的第一调节件上,第一调节件用以调节绳索本体的预紧力。若干第一拉索和若干第二拉索分别沿两绳索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第一拉索和每一第二拉索均设有一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用以调节绳索本体的预紧力。本发明通过对绳索本体的预紧力进行调节,可大大提高光伏支架整体的结构刚度,使得其能够在更大跨度和更复杂的场景中使用,大大提高了经济和实用性能。

    智能刀柄用非接触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7835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067477.6

    申请日:2015-02-10

    Abstract: 智能刀柄用非接触供电装置,属于旋转部件电力传输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刀柄供电方式存在功率低、不能适应高转速及不易换刀的问题。它包括发射端装置和接收端装置;接收端装置包括接收端电路、接收线圈组和接收支架;接收支架套在刀柄上,接收线圈组设在接收支架外表面,接收端电路设在接收支架内部;发射端装置包括发射端电路、发射线圈组和发射支架;发射支架一侧为弧形面,发射线圈组固定在发射支架弧形面内侧,发射端电路设在发射支架内部;发射线圈组和接收线圈组构成基本传输模型;根据所述基本传输模型、发射端电路和接收端电路采用磁谐振耦合能量传输原理为刀柄上的传感器进行供电。用于为切削加工的智能刀柄供电。

    一种可调节预应力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65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86451.8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支架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预应力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及系统,柔性光伏支架包括多个支撑架、承重索组件和多个拉索组件,支撑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承重索组件包括第一承重索、第二承重索、稳定索和调节套筒,第一承重索与第二承重索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承重索和第二承重索两端分别通过调节套筒与两个支撑架连接,调节套筒长度可调节,稳定索位于第一承重索和第二承重索下方,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连接;拉索组件包括第一拉索、第二拉索和连接件,第一拉索与第一承重索及连接件连接,第二拉索与第二承重索及连接件连接,第一拉索与第二拉索及稳定索连接。本发明可提高抗风吸、风压能力,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减小风振影响。

    智能刀柄用非接触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7835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67477.6

    申请日:2015-0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5

    Abstract: 智能刀柄用非接触供电装置,属于旋转部件电力传输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刀柄供电方式存在功率低、不能适应高转速及不易换刀的问题。它包括发射端装置和接收端装置;接收端装置包括接收端电路、接收线圈组和接收支架;接收支架套在刀柄上,接收线圈组设在接收支架外表面,接收端电路设在接收支架内部;发射端装置包括发射端电路、发射线圈组和发射支架;发射支架一侧为弧形面,发射线圈组固定在发射支架弧形面内侧,发射端电路设在发射支架内部;发射线圈组和接收线圈组构成基本传输模型;根据所述基本传输模型、发射端电路和接收端电路采用磁谐振耦合能量传输原理为刀柄上的传感器进行供电。用于为切削加工的智能刀柄供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