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轨空间光通信终端像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179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381838.5

    申请日:2013-08-28

    Abstract: 在轨空间光通信终端像差补偿方法,涉及在轨空间光通信终端像差补偿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的空间光通信终在轨运行期间产生新的像差导致通信链路的中断的问题。在地面测试模拟阶段对空间光通信终端中各种可能产生的像差及其对应的光斑质心定位的影响进行模拟测量,在轨修正阶段通过比较地面主控中心接收到的数据与地面测试模拟阶段存储的所有数据,选择与在轨的空间光通信终端数据相似的数据作为成像测试结果,根据该结果计算相应的像差修正参数,实现对空间光通信终端的在轨运行修正,本发明提高了终端角探测精度,达到了保证了空间光通信终在轨运行期间通信链路正常运行的目的。本发明适用于航空、航天和通信领域。

    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0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351282.5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全局算法计算时间长,局部算法初始相位的设定对结果影响很大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1)确定高斯光束的直径D1,平顶光束的直径D2,以及两个光学元件的间距L;(2)根据能量守恒计算平顶光束的光强;(3)根据光线追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光线偏角;(5)确定整形元件的初始相位分布;(6)确定相位校正元件的初始相位分布;(7)局部算法优化计算相位分布。本发明应用于非成像光学领域。

    在轨空间光通信终端像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179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1838.5

    申请日:2013-08-28

    Abstract: 在轨空间光通信终端像差补偿方法,涉及在轨空间光通信终端像差补偿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的空间光通信终在轨运行期间产生新的像差导致通信链路的中断的问题。在地面测试模拟阶段对空间光通信终端中各种可能产生的像差及其对应的光斑质心定位的影响进行模拟测量,在轨修正阶段通过比较地面主控中心接收到的数据与地面测试模拟阶段存储的所有数据,选择与在轨的空间光通信终端数据相似的数据作为成像测试结果,根据该结果计算相应的像差修正参数,实现对空间光通信终端的在轨运行修正,本发明提高了终端角探测精度,达到了保证了空间光通信终在轨运行期间通信链路正常运行的目的。本发明适用于航空、航天和通信领域。

    基于地面测试的空间光通信终端的像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7904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81686.9

    申请日:2013-08-28

    Abstract: 基于地面测试的空间光通信终端的像差补偿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地面测试的空间光通信终端的像差补偿方法。它为了解决由于加工及装调工艺的限制,存在于空间光通信终端的像差对终端角探测精度的影响,对空间光通信产生影响的问题。该像差补偿方法通过二维微动平台、二维微动平台驱动器、主控计算机、空间光调制器驱动器、空间光调制器、第二分光棱镜、波前传感器、编码器、平行光管和半导体激光器,实现了对光斑的质心坐标的测量,并根据该测量结果对像差进行补偿,提高终端角探测精度,由于角探测精度是靠光斑质心定位精度决定的,从而保证了空间光通信过程中通信链路正常运行的目的。本发明适用于航空和通信等领域。

    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点环形光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0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351281.0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点环形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本发明是要降低卫星光通信终端接收系统的装调复杂度,简化终端光学系统结构。(1)确定入射光束的直径D0;(2)确定通信光束的口径D;(3)建立通信光束的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通信光束的光线偏角;(5)确定复合功能元件通信部分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6)确定复合功能元件通信部分的径向轮廓;(7)建立跟踪光束的一一对应关系;(8)计算通信光束的光线偏角;(9)确定复合功能元件跟踪部分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10)确定复合功能元件跟踪部分的径向轮廓。本发明应用于成像光学领域。

    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0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1282.5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全局算法计算时间长,局部算法初始相位的设定对结果影响很大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1)确定高斯光束的直径D1,平顶光束的直径D2,以及两个光学元件的间距L;(2)根据能量守恒计算平顶光束的光强;(3)根据光线追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光线偏角;(5)确定整形元件的初始相位分布;(6)确定相位校正元件的初始相位分布;(7)局部算法优化计算相位分布。本发明应用于非成像光学领域。

    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检测光斑灰度质心和现有灰度图像噪声去除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338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64097.2

    申请日:2013-06-28

    Abstract: 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检测光斑灰度质心和现有灰度图像噪声去除效果的方法,涉及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检测光斑灰度质心和现有灰度图像噪声去除效果的方法。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包括电源、CMOS图像传感器、整形透镜组件、平行光管、望远镜、二维微动单元、二维微动单元驱动器、半导体激光器、编码器和计算机,所述的二维微动单元表面粘贴平面镜,本发明采用自由空间光通信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提供了可控的硬件仿真环境,达到了获得现有光斑灰度图像噪声去除方法的精度的方法和获得待检测光斑灰度质心方法的精度的方法的结果更准确和更真实的目的,能直观的反应待检测方法的效果。本发明涉及光斑图像处理领域。

    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点环形光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0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1281.0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点环形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本发明是要降低卫星光通信终端接收系统的装调复杂度,简化终端光学系统结构。(1)确定入射光束的直径D0;(2)确定通信光束的口径D;(3)建立通信光束的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通信光束的光线偏角;(5)确定复合功能元件通信部分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6)确定复合功能元件通信部分的径向轮廓;(7)建立跟踪光束的一一对应关系;(8)计算通信光束的光线偏角;(9)确定复合功能元件跟踪部分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10)确定复合功能元件跟踪部分的径向轮廓。本发明应用于成像光学领域。

    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检测光斑灰度质心和现有灰度图像噪声去除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3387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64097.2

    申请日:2013-06-28

    Abstract: 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检测光斑灰度质心和现有灰度图像噪声去除效果的方法,涉及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检测光斑灰度质心和现有灰度图像噪声去除效果的方法。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包括电源、CMOS图像传感器、整形透镜组件、平行光管、望远镜、二维微动单元、二维微动单元驱动器、半导体激光器、编码器和计算机,所述的二维微动单元表面粘贴平面镜,本发明采用自由空间光通信光斑图像处理检测系统提供了可控的硬件仿真环境,达到了获得现有光斑灰度图像噪声去除方法的精度的方法和获得待检测光斑灰度质心方法的精度的方法的结果更准确和更真实的目的,能直观的反应待检测方法的效果。本发明涉及光斑图像处理领域。

    星地激光通信星上终端地球背景光的快速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766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424539.5

    申请日:2013-09-17

    Abstract: 星地激光通信星上终端地球背景光的快速模拟方法,本发明涉及星地激光通信星上终端的地球背景光仿真抑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模拟不同轨道高度星上终端地球背景光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仿真地球背景光对星地激光通信星上终端的影响时耗时很长的问题。(1)确定需要仿真的轨道高度;(2)计算地球对终端的半张角;(3)将整个发射空间区域化;(4)确定各部分区域需追迹的光线数;(5)仿真并计算不同轨道处的杂散光功率。本发明应用于卫星激光通信杂散光仿真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