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5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63900.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斜柱转换框架柱节点结构,属于建筑领域。解决框架结构中竖向构件竖向局部变化时无法直通到基础且抗剪力差的问题。它包括转换组件和横梁,横梁设置有三个且由上到下依次布置,转换组件设有两个,两个转换组件对称设置在所有横梁的两侧;转换组件包括第一上层柱、竖向中层柱、中层斜柱、下层柱、第二上层柱和传递组件,第一上层柱、竖向中层柱和下层柱由上到下依次首尾相连,竖向中层柱和下层柱的连接处与靠下的横梁的一端相连,第二上层柱保持竖直的连接在靠上和中间横梁之间,传递组件设置在第二上层柱、竖向中层柱、中层斜柱和下层柱内用于将第二上层柱的竖向力转移到下层柱。它主要用于框架结构竖向件力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3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13565.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方法的浅层土导热参数全覆盖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1.5m以内土体芯样进行取样,获得土体沿深度方向干密度和含砂率;步骤二、采用多天线对空气耦合探地雷达设备,快速测定三维探地雷达覆盖区域土体介电常数;根据土体介电常数、土壤干密度,获取覆盖区域内沿时间与空间变化的土体体积含水率;步骤三、基于探地雷达技术的土体导热参数快速预测:利用土体干密度、含砂率与体积含水率,计算土体热导系数和土体体积比热容。本发明能用于获取降雨前后、干燥、湿润等气候条件下土体导热参数三维信息,实现土体导热参数全覆盖、高效、无损、三维呈现等效果,可大幅度提高土体导热参数测试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136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310162143.1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地上高层建筑的膨胀式后浇带,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后浇带长时间保留,阻碍了施工通道,加大了施工难度的问题。该膨胀式后浇带包括两段先浇普通混凝土楼板、后浇筑膨胀混凝土段以及模块化成品钢筋笼,所述后浇筑膨胀混凝土段的两侧浇注有先浇普通混凝土楼板,所述后浇筑膨胀混凝土段内设置有模块化成品钢筋笼。本发明与传统加强带相比,膨胀式后浇带在带宽范围以外采用普通混凝土即可,避免整个平面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大大节约造价;采用的模块化成品钢筋笼可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替代传统加强带、传统后浇带两侧的封挡装置和顶部温度应力钢筋,减小了现场钢筋焊接、绑扎等工作量,有利于标准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0334.3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Q10/04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加肋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工程中承载力计算方法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准确预测十字形加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的方法”,方法包括:获取钢材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所述性能参数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基于所述性能参数,建立钢材对混凝土截面的约束效应系数;基于所述约束效应系数和所述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十字形加肋钢管混凝土短柱等效轴压强度;基于所述十字形加肋钢管混凝土短柱等效轴压强度,计算得到十字形加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该方法采用约束效应系数来预测轴压承载力,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219451105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307770.5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地上高层建筑的膨胀式后浇带,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后浇带长时间保留,阻碍了施工通道,加大了施工难度的问题。该膨胀式后浇带包括两段先浇普通混凝土楼板、后浇筑膨胀混凝土段以及模块化成品钢筋笼,所述后浇筑膨胀混凝土段的两侧浇注有先浇普通混凝土楼板,所述后浇筑膨胀混凝土段内设置有模块化成品钢筋笼。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加强带相比,膨胀式后浇带在带宽范围以外采用普通混凝土即可,避免整个平面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大大节约造价;采用的模块化成品钢筋笼可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替代传统加强带、传统后浇带两侧的封挡装置和顶部温度应力钢筋,减小了现场钢筋焊接、绑扎等工作量,有利于标准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18933462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3302344.7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斜柱转换框架柱节点结构,属于建筑领域。解决框架结构中竖向构件竖向局部变化时无法直通到基础且抗剪力差的问题。它包括转换组件和横梁,横梁设置有三个且由上到下依次布置,转换组件设有两个,两个转换组件对称设置在所有横梁的两侧;转换组件包括第一上层柱、竖向中层柱、中层斜柱、下层柱、第二上层柱和传递组件,第一上层柱、竖向中层柱和下层柱由上到下依次首尾相连,竖向中层柱和下层柱的连接处与靠下的横梁的一端相连,第二上层柱保持竖直的连接在靠上和中间横梁之间,传递组件设置在第二上层柱、竖向中层柱、中层斜柱和下层柱内用于将第二上层柱的竖向力转移到下层柱。它主要用于框架结构竖向件力的转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