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2O NCs-C-Co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72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54032.8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2O NCs‑C‑Co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解决了现有双金属串联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纯化后的乙炔黑、Copc加入到第一液态分散剂中,经超声、离心处理后,收集下层沉淀物;对沉淀物洗涤、干燥,制备得到Copc‑C;将Copc‑C和Cu2O NCs分散于第二液态分散剂中,其中Copc‑C和Cu2O NCs的质量比为1:(1~4);经超声、离心处理后,收集下层沉淀物;对沉淀物洗涤、干燥、研磨,最终得到Cu2O NCs‑C‑Copc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在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方法中的应用。可广泛应用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一种气-液界面反应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8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061809.1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液界面反应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其解决了气‑液界面反应不能实时对中间产物进行监测的技术问题;包括液滴式气‑液界面反应器、萃取系统、离子化系统和靠近离子化系统输出端的质谱仪,液滴式气‑液界面反应器悬挂于萃取系统;液滴式气‑液界面反应器为呈球形的含表面活性剂的水系溶剂体系,液滴式气‑液界面反应器的外表面用于进行气‑液界面反应。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气‑液界面反应在线监测技术领域。

    一种气-液界面反应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61809.1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液界面反应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其解决了气‑液界面反应不能实时对中间产物进行监测的技术问题;包括液滴式气‑液界面反应器、萃取系统、离子化系统和靠近离子化系统输出端的质谱仪,液滴式气‑液界面反应器悬挂于萃取系统;液滴式气‑液界面反应器为呈球形的含表面活性剂的水系溶剂体系,液滴式气‑液界面反应器的外表面用于进行气‑液界面反应。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气‑液界面反应在线监测技术领域。

    一种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782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83580.2

    申请日:2019-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研究装置需高压电离环境等因素对反应有干扰、尤其是不能对电中性分子的检测、造成对反应机理研究不透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装置,依次包括反应器、进样系统、热辅助管装置、偏转电场装置、电离源和质谱仪;反应器为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样口的密闭的结构,反应器的出样口通过毛细管与热辅助管的进口端相连通;进样系统被毛细管贯穿,且其内部设有雾化气套管;热辅助管的出口端处连接设有偏转电场装置,电离源设置于偏转电场与仪器接口之间的中轴线上;同时提供其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技术领域。

    一种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8061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90821.1

    申请日:2018-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制作难度高、操作难度大、电化学反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差、不适用于对复杂电化学体系的进行实时、原位监测与分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包括质谱仪和电化学反应装置,电化学反应装置设有电源工作站、电化学电极组合和电化学反应平台,电化学反应平台为至少带有一个尖角的载体,载体的一个尖角设为样品角;电化学电极组合通过电源工作站控制提供电化学反应的电压和样品溶液的电离喷雾电压,使样品角处的待测样品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并产生电喷雾电离,电喷雾的离子进入质谱进样口;同时提供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

    一种质谱离子源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9549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491641.0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谱离子源装置,其包括针尖电极、绝缘介质、电源、仪器接口及气体导管;所述绝缘介质位于针尖电极与仪器接口间,所述针尖电极尖端部分与绝缘介质接触,另一端与电源相连,仪器接口接地并与电源另一端连接,针尖电极与仪器接口间形成强电场,放电气体经气体导管充满于绝缘介质与仪器接口间,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等离子体束,该等离子体束与绝缘介质表面待测物相互作用,使待测物电离,实现分析检测。本发明除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溶剂、高通量等优点外,针尖电极与仪器接口形成的线性电场,提高了离子的传输效率。此外该质谱离子源装置也可用于质谱成像分析。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可充气展开机翼蒙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7805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301021.9

    申请日:2010-02-01

    Abstract: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可充气展开机翼蒙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展开机翼蒙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充气可展开机翼上的蒙皮在展开变形前后均为柔性材质,机翼内部冲压小不能满足飞机飞行所需要的强度与刚度;冲压大机翼易于破损和漏气的问题。方法:一、设计模具;二、配制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三、将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涂敷在纤维增强材料的上、下面上;四、将涂敷有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纤维增强材料置于模具内;五、将模具放置在加热箱内加热,加热温度为70~80℃,加热时间为16~24小时;六、脱模:从加热箱中取出模具,脱模后即得到纤维增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上蒙皮或下蒙皮。本发明用于充气展开机翼蒙皮的制造。

    一种Cu2O NPs-PcCN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86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54027.7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2O NPs‑PcCN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解决了现有石墨烯材料的片层结构难以完全包裹小尺寸催化剂颗粒,裸露的晶面可与反应物质发生更直接的相互作用,析氢反应严重,从而影响反应的途径和速率的技术问题。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纯化后的CNT、Pc加入到第一液态分散剂中,其中纯化后的CNT与Pc的质量比为1:(0.5~2);经超声、离心处理后,收集下层沉淀物;对沉淀物洗涤、干燥、研磨,制备得到PcCNT;将PcCNT和Cu2O NPs分散于第二液态分散剂中,经超声、离心处理后,收集下层沉淀物;对沉淀物洗涤、干燥、研磨,最终得到Cu2O NPs‑PcCNT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在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方法中的应用。可广泛应用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一种连接电热蒸发进样与微等离子体的气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652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54089.1

    申请日:20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电热蒸发进样与微等离子体的气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电热蒸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装置存在单一气源气路系统无法同时满足电热蒸发进样及微等离子体激发是各自所需最优气体环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电热蒸发进样与微等离子体的气路系统,其包括互相连通的电热蒸发进样管和微等离子体反应管,电热蒸发进样管为双管式结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两端分别为内管进气口和内管出气口,内管出气口设于外管的内部,内管的内部设有电热蒸发进样装置,位于内管上、靠近内管出气口处还设有外端部穿过外管的进样支管,且进样支管的外端口为进样口;可广泛应用于光分析检测技术领域。

    介电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032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64238.5

    申请日:2008-04-03

    Abstract: 介电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介电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介电弹性体材料介电常数低、形变量小、产生形变所施加的电压接近于材料的击穿电压的问题。介电弹性体材料由硅树脂BJB TC5005中的可塑剂、催化剂、硅橡胶原胶和驰豫型铁电陶瓷材料制成。制备方法:先将除驰豫型铁电陶瓷材料以外的原材料进行常温搅拌,再加入驰豫型铁电陶瓷材料再次进行常温搅拌,将制得物倒入制模模具中进行固化处理。本发明介电弹性体材料介电常数高、形变量大、形变所需电压远低于本发明介电弹性体材料的击穿电压。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工艺容易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